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全能退伍兵 > 第四十九章 故事

全能退伍兵 第四十九章 故事

作者:巨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57:57 来源:笔趣阁

赵老先生本名赵忠,别看只和某名嘴差了一个字,但是体格上可是天差地别,那时候的赵老先生又瘦又高,而且从小就是个打架的好手,不服管教,虽然说上了几年私塾,识几个字,但那时候已经没了科举,认字也没什么大用。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说起来赵老先生也是命苦,六岁的时候娘就没有了,他父亲一个人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去世了。

那时候赵老先生混虽然是混,但说实话,也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大小伙子,所以家族就把他父亲留给他的地和房子全收了回去,直接把他扫地出门。

那个年代,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没有学上,没有亲戚,手上也没有手艺,只能去大街上混,不过还好赵先生识字,帮派里一些稍微有技术性的活就让他来干,关键是赵先生不仅认字,而且打架也是一把好手,因此深得当时帮会上层人物的赏识。

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赵先生有幸接触到套瓷,就此走进古玩这一行当。

那天一早,赵先生正在屋里睡觉,他的大哥也就是组织中堂口的小头目把他叫了起来。

赵先生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到自己大哥,刚想说话,没想到对方却对他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本来像这种帮会底下的小弟分为两种,一种有家有业,白天出来混,晚上回家睡觉,另一种就是像赵先生这样没家的,基本就住在老大家里,有事儿跟着混,没事儿就帮老大做事,平时有事没有事老大会给他们点零花钱。

而且为了表示和老大亲近,很多有家的小弟也会在老大家里住下,但是老大家没那么大,一般来说这些小弟都会挤在一间屋子里。

比如说赵先生睡着的这间屋子就是一个大通铺,七八个小弟睡在一个火炕上,一开始赵先生看到老大把自己叫起来还有些迷糊,但看到老大神神秘秘的样子,知道老大肯定有什么任务交给自己,于是坐起身来,跟老大悄悄出了屋子。

赵先生的老大叫癞头三,本来姓李,但是由于头顶上有一块大癞子,并且家里排行第三,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绰号。

癞头三见赵先生出来,把他拉到墙角,这时候正是冬天,气温很低,虽然已经过了五更天,但还是很黑。

就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状态下,癞头三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对赵先生说:“阿忠,现在哥哥有件事情要你去办,你能不能办成?”

这时候赵先生已经在帮里头混了小一年了,什么事情都清楚得很,而且年轻气盛,正是讲义气的时候,听到这话不由得一拍胸脯:“老大,您放心,有什么事儿交给我,我妥妥地给您办成,不然的话叫我三刀……”

赵先生本来想说三刀六洞,但已经被癞头三拦了下来,说道:“都是自家兄弟,别发这么狠的毒誓,我手底下这些人就你识字,办事也牢靠。”

赵先生说道:“老大,您别这么说,你对我们这些小弟怎么样,你对我怎么样,都有目共睹,如果不是老大你罩着,我早就饿死街头了,有什么事儿您直接说,我肯定给您办到。”

癞头三听到这句话不由得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靠近赵先生耳边,如此这般交代了一遍。

赵先生越听越心惊,但是事情已答应下来了,没法推脱,只能硬着头皮遵照癞头三的吩咐行事。

大家要问了,这个时候赵先生不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么,什么事竟然让他心里害怕呢?

原来癞头三托付赵先生,让他去砸一个算命先生的摊子,那个时候可不像现在,如今大家都知道街头上摆摊算命的基本都是骗子,但那时候不同,在那纷乱的世道里,每个地方都有地痞流氓,如果手上没有点儿真本事,是不敢出去摆算命摊子的。

换句话说,能够摆算命摊子,都有真本事,而且民间传闻,那些算命先生都是能掐会算的主儿,如果你得罪了他,免不了要被人家诅咒报复,很可能不明不白就丢了性命,所以大家对于这种事情都非常谨慎。

而且这件事赵先生心里没什么底气,这时候正是江城两大帮派混战的时候,赵先生所属的大刀会就是其中之一。

据说前几天大刀会的总瓢把子去算命,被一个算命先生算出十日内必有血光之灾,为了这事儿总瓢把子焦虑异常,但按理说这时候应该是总瓢把子大把银子使出去请人家破解,怎么会去砸摊子呢?

到了后来赵先生才想明白,应该是老大的老大想要试试这一位算命先生是不是真有本事,如果有本事,那就大把银子送上去敬如上宾,如果没本事,那就活该被砸招牌。

可能有人要问,如果怀疑是骗子,直接找人揍一顿拆了摊子不就行了?如果有真本事,肯定不会被你砸,要是没本事打也就打了。

但事情不能这么说,流氓有流氓的规矩,越大的流氓规矩也越大。像是这种情况,除非说这个算命先生算得不准,才有借口打上门去,但人家那里起了许久的卦摊,就没有人说他算得不灵的,想去抄摊子都没有理由。

现在赵先生要做的,就是找个理由。

但这时候的赵先生却想不到那么多,心里非常纠结,但又不能不去,就这样,忐忑不安的赵先生被老大带出去换上一身读书人的长衫。

民国时许多地方长衫依旧是身份的象征,代表知识、文化和地位,中国自隋朝开始并且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让每一个人都对知识和读书人充满敬畏。

赵先生穿着一身长衫出门,按照自家老大的吩咐找到那个算命摊子,这时候那个算命摊子刚支起来,影影绰绰看不太清楚,具体只能看到一个鹤发童颜、留着白色胡须的老头子坐在算命摊子后面,手里把玩着什么东西。

当时赵先生就觉得不太对劲,这可是冬天,刚到卯时,按照现在的话说也就是六点钟不到,天很黑,而且正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街上的风仿佛刀子一样“嗖嗖”地刮着,饶是赵先生长衫下面套着两层衣服还是觉得冷彻心骨,这个老头子就穿着一身单衣坐在那里,肯定不是普通人。

但赵先生已答应自家老大的要求,这个时候只能硬着头皮往上走,按照自家老大的要求长施一礼,说道:“老人家,你这里可会算卦?”

老人没有睁眼,开口说道:“算卦,测字,批命,不准不灵不要钱。”

别看这老头看起来至少有六七十岁了,但说起话来中气十足,气息稳定,看起来真有几分仙风道骨。

走到这里赵先生才发现,原来老头手里头握着几枚铜钱,正在反复把玩,而且是正经的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由于制作精良,含铜量足,所以历朝历代都是很有名也很受欢迎的货币,尤其到了清朝,由于清朝制作发行的铜钱含铜量极低,开元通宝的含铜量差不多是七成左右,而且分量很足,而清朝的铜板大多数是铜五铅五,甚至雍正年间还出现了铜三铅七甚至铜二铅八的劣币。

按照玄学的说法,开元通宝从开元年间流传到民国,其间过了一千多年,这一千多年开元通宝在人世间流转不休,沾了不知道多少人气,这是最辟邪的东西,道士们的铜钱剑都要用开元通宝来做,而且一般起卦占卜,也要用到开元通宝。

赵先生继续按照老大的吩咐,说道:“小可有一事不明,需先生开解。”

那老先生睁开眼睛,就这一下,竟然给赵先生一种要被这光芒刺伤的错觉,就在赵先生心里打鼓的时候,老先生问道:“这位先生不知道要问什么?姻缘,财运,前程,还是命数?”

赵先生恭恭敬敬地说:“不敢欺瞒老先生,小可此番前来,是想问一问前程。”

“嗯……”

那老先生揉着胡子,问道:“既然是问前程,那么请问先生姓甚名谁,还有生辰八字都告诉老夫才好。”

“这个……”

赵先生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按照事先定好的剧本说道:“这位先生,我的生辰八字,不方便相告,之前先生说可以测字,不知道能不能让我写字代替?”

那老者微微蹙眉,惊讶地道:“我刚刚看先生的面相,必是穷苦之人,想必从前应该坎坷不断,先生竟然会写字,这真是有些出乎我的预料。”

赵先生藏在袖子里的手一抖,太神了,自己明明没说什么,而且又穿着一身读书人的长衫,他竟然就能够知道自己是个穷苦之人坎坷不断,但老大交代的事情不能够不做,于是不搭话,伸手拿下摆在摊子上的笔,在纸上写下一个“一”字。

老先生将纸拿过去,看了两眼,忽然说道:“不对,不对,先生你这个字不对。”

赵先生问道:“这不过是个一字,谁都是这么写的,有哪里不对?先生莫非是测不出来?”

说到这里,赵先生心中微微放松,他不怕这个人是骗子,而是怕这人有真本事,现在看来,这人并没有什么大本事,如此一来,砸摊子的时候赵先生心中也就少一点压力。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那老先生忽然怒目圆睁,说道:“这个字本来不是你要写的字,这个字是别人教你写的,是也不是!你知不知道,你大难到头了!”

赵先生吓得肝胆欲裂,“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您老饶命,您老饶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