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十八回 再遇奇案十八

谜案追凶 第十八回 再遇奇案十八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4:26:09 来源:笔趣阁

秦泰虽然不屑使用手段,但是不代表他不懂这些规矩。他知道胡宗宪一下台,李丁这种胡宗宪的手下,就算留在衙门或者军营,也不会过上什么好rì子。胡宗宪在的时候,他们有多威风就有多威风,他们想欺负谁就欺负谁。当胡宗宪下台之后,这些被他们欺负和作弄过的人一定不会放过他们。这就是所谓的“世态炎凉”,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习惯。胡宗宪当初离开江南的时候,据说朝廷对于他很严格。随从不得超过十名,东西不得多过两辆马车,而且不得携带武器和过多的金银。所以胡宗宪的大批亲信不得不分批离开或者就地安置,一些房产更是来不及处理。

秦泰派出不起眼的仇小球,用了一些酒菜和客套话,马上套出了李丁的行踪。因为他们找对了人,找到了一个曾经胡宗宪的亲兵,这个亲兵现在流落为一个无所事事的小混混。他虽然不是李丁的直接手下,但是对李丁的事情很清楚。据这个亲兵解释,李丁和他的待遇不一样。李丁受伤回来之后,并没有回到胡宗宪身边,不是胡宗宪不要李丁了,而是胡宗宪要李丁帮他管理后勤工作。虽然李丁的职务不高,但是他是胡宗宪的眼线,代表胡宗宪监控着后勤部门。当胡宗宪觉得自己要不妙的时候,多次派李丁等亲信运送物资和钱财回老家。当胡宗宪离开江南的时候,故意没有带走李丁。目的就是让李丁留下来,暗中处理胡宗宪的房产和田地。之所以胡宗宪不急着卖这些东西,就是担心动作过大引起朝廷或者敌对人员的注意。也希望过一段时间后,地方得到恢复之后,可以卖一个好价钱。当初胡宗宪就利用自己的职务和大家都急着套现离开江南的想法,用极为低廉的价格大量买下田地和房产。现在已经翻了近两倍,但是胡宗宪觉得不够,所以没有全部卖出去。胡宗宪留下李丁等亲信,要他们看管好这些产业的同时,等价格上升到一个高点的时候再把这些产业卖了。李丁在胡宗宪离开江南以前,已经离开了军队,成为了一个山庄的管家。表明上看上去李丁是一个小地主,一个小老板了,其实他是胡宗宪的一个秘密管家,管理着一部分的房地产。

秦泰要仇小球再三问清楚李丁所在的山庄在哪里,这个方向和秦泰要去的福*建大致相同,刚好顺路去问清楚真相。所以秦泰和仇小球又准备了一些干粮,改步行为坐马车,最快速度赶往这个山庄。为了不耽误时间,秦泰和仇小球用高价租用了一辆双辕马车。为了节省时间,更为了安全,他们没有雇佣车夫,秦泰教仇小球赶马车,他们要轮流赶马车,不间断地赶往目的地。

经过三天三夜的不停赶路,秦泰和仇小球在不引起任何人注意的情况下来到山庄不远的地方。秦泰和仇小球简单地洗了一个澡,吃了一顿热乎饭之后,休息了一会儿。然后以李丁的故友的身份,大摇大摆走进了山庄。一般的家丁并不知道李丁的真实身份,大家都以为李丁就是老爷,就是这个山庄的主人。只有一些老人和核心人员知道李丁的真实身份和地位。刚好这些人都不在山庄,有的去收租了,有的是去打听最新的价格,有的借机会回家去探亲了。所以在山庄知道李丁实际情况的人只有两三个,这些人当然不会是守大门的。所以秦泰和仇小球不但没有被刻意刁难,而且被当做贵宾客客气气地请到了山庄的会客大厅。

山庄的下人,恭恭敬敬地奉上两杯香茶和一些看上去有点名贵的点心之后,一个下人留下照顾秦泰和仇小球,一个下人马上去找李丁。当李丁听说来了故友,还以为是胡宗宪派人来联系他了,马上风风火火地去见人。没想到看见的人却是李丁最不愿意看见的秦泰,因为胡宗宪再三jǐng告李丁千万不要再招惹秦泰这个“倒霉鬼”了。

由于秦泰的本事,还有胡宗宪对秦泰的评价,导致李丁不但不敢打马虎眼,而且很配合秦泰。秦泰问什么话,李丁就回答什么,保证不隐瞒也不夸大。秦泰本来以为不用点手段,问不出来什么,没想到李丁这么合作。才短短的大半个时辰而已,秦泰就完成了这次任务。这时候天还是亮的,就连吃晚饭的时间都没有到。秦泰和仇小球没有理由留下吃晚饭,更不能借宿在山庄。秦泰和仇小球只好起身离开山庄,自己去找吃晚饭和住宿的地方。

李丁像是送瘟神一样送走了秦泰和仇小球,等到他们看不见之后,李丁才松了一口气。他并没有这么就算了,他一边下令凡是秦泰和仇小球碰过用过的东西就地销毁之外,一边还要人把他和秦泰的对话一五一十告诉给胡宗宪。之所以不写信,就是怕被人看见,做为攻击或者陷害胡宗宪的理由。同时李丁亲自画下秦泰的画像,要大家注意,一旦这个人出现的话,不管用任何办法都不能让他进来。当然也让大家注意,任何人不得伤害这个人,更不能为难这个人。

秦泰住在山庄外的一个客栈,仇小球去张罗晚饭去了。秦泰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分析着已经知道的所有资料。这件事情越来越复杂了,牵连到的人也越来越多。看来这件案子一旦爆发的话,不但会惊天动地而且会是大明第一大案。牵涉到的人从zhōng yāng到地方,从皇帝到普通老百姓,几乎包含了所有的人,所有的行业,所有的级别官员。上至六部官员、内阁、司礼监、皇室,甚至于好几代皇帝,下至地方各级官员、衙门里的衙役、许多行业的商人、地方绅士、地主、农民等等。这件案子牵连之广,牵涉之多,影响之大,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贪污引起的案件。不要说是隆庆皇帝不能真的敢处理,就是敢的话也不敢给他的父皇先帝定罪。要是真的处理所有人员的话,不但嘉靖皇帝朱厚熜要倒霉,就连整个内阁甚至于所有的江南当过官的人都要一起处理。这样一来不但内阁和地方各级衙门将要瘫痪,而且会给已经不安定的民间带来极不好的影响。到时候就算隆庆皇帝自己不想下台,也一定会被其他的皇室成员赶下台,甚至于真的来一次血战改朝换代。

根据李丁的交代,粮食的事情向来是一个不公开的秘密。虽然说是两湖是重要的粮食产区,还有“两湖熟天下足”的话,但是其实上江南的产粮才是国家最重要的粮食来源。每一年从江南各级衙门征收的粮食,通过京杭运河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特别是京城。这就是数百年来名声赫赫的“漕粮”。数以百万计的老百姓靠着运河运送“漕粮”为生,更是因为运送“漕粮”形成了“漕帮”。所谓的“漕帮”就是由搬运和护送、运送“漕粮”的人组成的帮会。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苦哈哈的搬运工和船工,他们各自为战的话不但容易被人欺负,而且不容易接到伙计。所以他们就联手起来,组成有组织的帮会,相互照应相互帮衬。这样一来大家不会挨饿受欺负,而且也便于管理和指挥。

早在有官方粮仓起,在粮食中做手脚的事情就有了。起初最多不过是几个人做手脚,一些蝇头小利而已。后来动心思的人多了,粮食的事情就被人发觉了。为了不引起大家的大动作,就有了用不合格的次等米换合格的大米,这就是“以次充好”。到了唐朝之后,又出现了其它手段,后来有了“如米”这种专业名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