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三十四回 再遇奇案三十四

谜案追凶 第三十四回 再遇奇案三十四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4:26:09 来源:笔趣阁

见到了这个传奇sè彩的老太夫人之后,秦泰发觉老太夫人一点也不显老。六十好几的老太夫人,不但眼不花耳不聋,而且双眼炯炯有神。秦泰也不隐瞒身份,给老太夫人行了一个大礼之后,把自己的身份和来意都说了出来。但是没有亮出金牌,对于一个老人家,一个秦泰尊敬地老人家,秦泰不舍得让老太夫人对他下跪。

老太夫人望着秦泰,好久没有好话。老太夫人不是不相信秦泰的话,反而对秦泰的话很相信。秦泰的气度和正气,让老太夫人好像又看见了当初的老太爷。比起老太爷来说,秦泰多了一种谈定和威严,少了一些霸气和强硬。但是老太夫人觉得秦泰比她的老太爷更加好,简直就是老天爷赏给凡间的一大神兵利器。这场灾祸,也只有像秦泰这种充满正气的人才能化解。

老太夫人一边请秦泰坐下喝茶,一边令徐老去前军都督府叫大都督回家来一次。就在徐老去叫大都督的时候,老太夫人告诉了秦泰一个秘密,一个外人不可能知道的秘密。原来徐家和皇室有一个约定,一个很严肃的约定。当初正统皇帝要御驾亲征,徐家就多次提出反对意见。正统皇帝不但不听而且下令申斥徐家,说徐家没有了徐达的本事,也没有了徐达的勇气。土木堡战役之后,京城危急,徐家当时的大都督不敢违抗明成祖朱棣的命令离开南|京,但是还是派亲信带着大军去勤王。景泰帝登基之后,归还了一部分军权给徐家,目的就是要徐家支持景泰帝。当时正统皇帝在瓦剌生死不明,景泰帝又是正统皇帝的亲弟弟,也算是皇室正统,所以徐家答应了。再后来正统皇帝回来,景泰帝不愿意把皇位还给哥哥,甚至于想要杀了这个哥哥。徐家和几位老臣联名上书,jǐng告景泰帝不得伤害太上皇,这才保住了正统皇帝的xìng命。正统皇帝被亲弟弟景泰帝幽禁在南宫的时候,徐家也为他多处说情。正统皇帝复位之后,暗中和徐家签订了一个秘密约定,只要朱家在位一天,前军都督府大都督就是徐家的。但是徐家不能插手皇族事务,大都督更不能离开南|京城。

秦泰对于这个信息,很是头疼。这样一来大都督就算想帮自己,也不能明目张胆这么做。大都督人不能出南|京城,他的号令又不能公开出去,这样的话和不帮有什么区别呢?

老太夫人也看出了秦泰的忧心,她给秦泰出了一个主意,一个很好和你好的主意。秦泰听了之后,眼前顿时一亮。原来老太夫人给秦泰介绍了一个人,一个等会儿汇合她儿子大都督一起回来的人。这个人职务不高,而且不是这里的官,他不过是一个云|南的云|州指挥使而已。在大明武将已经不值钱了,大多数的武将都是世袭的,没有多少战斗力。就算有几个会打仗的,也会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重用。指挥使比守备小,比一般的千总大一点,属于正六品武将。在大明士兵战斗力相对不强,人数不到一万的情况下,基本不成什么气候。一个六品的武将,不要说是大官了,就算是一个随随便便的七品知县也敢对他指手画脚。但是这个指挥使不一样,因为他的兵不一样,他自己更是不一般。云|州位于云|南西部,几乎和缅甸交接,但是缅甸和大明关系并不好,经常借故来闹事。所以大明为了不受欺负,云|州卫所不但满员而且提升了战斗力和装备。历来云|州指挥使都是狠角sè,几乎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恶人。而这个指挥使是恶人中的恶人,在大明军队史上是一个超级大魔头。

虽然老太夫人没有说出这个指挥使的名字,但是秦泰觉得这个指挥使一定不简单。一个小小的指挥使,一个是久居南|京城大都督,他们怎么会认识?要是徐家布置在外地的亲信的话,也不会这么轻易暴露给大家知道。难道这个指挥使是徐家的亲戚?或者说是也是什么世家的后人?

大都督来了之后,一相互介绍,秦泰才知道这个指挥使这的很牛。这个指挥使叫常月华,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已经威风凛凛。从长相上看,大都督反而有点文质彬彬,常月华更像一个武夫。不对,秦泰觉得这个常月华很眼熟,好像哪里见过一样。秦泰马上记起了这个熟悉的人物,顿时大吃一惊起来。怪不得秦泰觉得有点眼熟,原来常月华是开国功臣常遇chūn的后人。

说起这个常遇chūn,朱元璋是特别的伤感和不舍。后人曾经把常遇chūn对朱元璋的忠心,比喻成《水浒传》里“黑旋风”李逵对大哥“及时雨”宋江那么愚忠。朱元璋也承认过,常遇chūn是他最放心的小弟,只要朱元璋的命令,常遇chūn都会毫不犹豫的执行。要不是常遇chūn没有徐达那么有智慧的话,大明第一功臣就是常遇chūn了。开国之后,一些小人利用朱元璋对手下的不信任,四处收集所谓的证据。朱元璋杀了一些,也冤枉了一些人,但是当有人利用常遇chūn说事的时候,朱元璋大怒。朱元璋不但杀了这些告密者,而且告诉大家,常遇chūn是他最亲的兄弟,除了老婆常遇chūn是他最信任的人。当常遇chūn四十岁病倒的时候,朱元璋几乎天天陪在常遇chūn身边,常遇chūn死后朱元璋好几次哭昏过去。也是因为常遇chūn的原因,明成祖朱棣对常家很不好,甚至于差点要灭了常家的血脉。原因就是常遇chūn的女儿是大明第一太子朱标的妻子,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母。明成祖朱棣担心常家暗中帮助建文帝复位,更担心常家在军队中的势力,所以明成祖朱棣曾经下令秘密处决常家大小。后来这件事情被徐皇后阻拦了,原因有很多。第一,徐家和常家同为朱元璋打天下,在开国初期甚至于更早的时候,两家人关系就很好。第二,常氏和徐皇后从小就是好姐妹,后来又是两妯娌。徐皇后不希望丈夫对常家下死手。第三,常家要是被灭了,下一个朱棣要对付的就是徐家。为了徐家,为了自己的娘家,徐皇后也要保常家。第四,常家曾经救过徐皇后的三个孩子。当年建文帝登基,燕王朱棣担心侄子建文帝对自己下毒手,所以一个人先回了封地。朱棣的三个儿子留在南|京城中,几乎当了人质。但是大家谁也不敢帮助这三个孩子,只有常遇chūn的小儿子,也就是建文帝的小舅舅,看不下去了把孩子们接到自己家住。也就是因为这样,徐皇后的三个孩子才没有被人暗中下毒手。为了报恩,徐皇后也要救常家。

常家虽然被徐皇后保下了,但是地位没有了。朱棣以常家蛊惑建文帝重用文臣,迫害皇族为理由,削去常家国公封号。将常遇chūn用战绩换来的世袭罔替的国公,留给后代子孙的富贵给剥夺了。常家只好搬离出去,最后在云|南定居,没想到还是当上了军户。因为常家没有了地位和权力,所以他们并没有被监视起来。常家安定之后,经常写信或者亲自上门来看望徐家后人。徐家后人也将先人留下的关于常家的功夫和军事知识告诉常家后人。常月华小时候在老太夫人身边长大,几乎是老太夫人的干儿子。后来又秘密地去了少林寺,当了七年的俗家弟子,学会了一身硬气功。本来准备在干妈这里住上几年的,没想到常月华的父亲死了,要常月华回去继承职务。常月华只好回去当他的千总,经过他训练调教过的士兵,都是“兵王”级别的,一个打十个普通士兵很简单。去年云|州指挥使出事了,中了敌人的埋伏死了。常月华带着本部手下,杀入敌营为长官报仇。结果常月华一营人,不过一千人而已,竟然杀了对方三万多士兵,彻底将一个五万人的大军打得七零八落。为此常月华被上级点名批评一次之后,升任为云|州指挥使。

老太夫人告诉秦泰,利用常月华对付这三个王爷最合适不过。因为这三个王爷之中,守凤|阳皇陵的藩王是当年建文帝的二儿子的后人,他也算是朱元璋的长子嫡孙后人。常月华是常遇chūn的后人,也就是说他是这个藩王的表舅,甚至于舅公,常月华用长辈的身份就能逼这个藩王乖乖听话。还有两个藩王一个是朱元璋哥哥家的孩子的后人,一个是朱元璋最小的一个儿子的后人。这两个藩王比凤|阳那个藩王更怕常家,因为他们的祖先是常遇chūn家人养大的。朱元璋的侄子当初因为要打仗,所以和一些孩子一起留在后方。但是朱元璋的老婆马秀英主管后勤,没时间照顾孩子。徐达的妻子是一个大家闺秀,教孩子们读书些字,算是大家的教书先生。常遇chūn的老婆是一个农家女,只会照顾孩子们饮食起居。通常来说徐氏是一个好好先生,常氏充当恶婆娘,孩子们虽然怕常氏,但是对常氏也最亲。朱元璋的这个侄子管常氏叫干妈,连带着他的孩子也怕常氏这个nǎinǎi。朱元璋的小儿子和常家的关系,要从nǎi妈说起。朱元璋的小儿子生下不久之后,亲生母亲就死了。nǎi妈怎么喂孩子nǎi,孩子都不吃只会哭。这时候常遇chūn的大儿媳妇和女儿太子妃刚好都生下孩子,两个姑嫂就轮流照顾这个小叔子。这个王爷管太子妃叫嫂娘,叫常家夫人叫嫂嫂,并发誓他或者他的子孙一辈子听两位嫂嫂的话。老太夫人告诉秦泰,常月华是上天送给秦泰的,是专门对付这几个败家王爷的“杀手锏”。

一边的大都督也保证,他一定会就近看管好内阁首辅徐阶在这里的势力。对付皇室他力不从心,对付徐阶的家人他可不用瞻前顾后了。要是徐阶的家人敢不从的话,大都督手里的大明将士可不是吃素的。至于地方官员,大都督也建议秦泰去联系太监,只有太监才有监管地方官员的权力。一旦官员想闹事的话,只要由太监在一边,他们就不会太过分,也不敢闹出什么事情来。因为太监手里有“特旨”,专门对付闹事的官员的,不但管用而且绝对有效。大都督也告诉秦泰,南|京镇守使不但是吕芳的手下,而且是一个相对正直的人,应该会帮秦泰的。要是连他都不愿意帮秦泰的话,秦泰只好去凤|阳。请那个年纪大了,但是不糊涂的原大|内总管、原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出来。秦泰没有告诉大都督,他手里有皇帝的金牌,一定能说服镇守使站在这一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