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三回 刑部大牢三

谜案追凶 第三回 刑部大牢三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4:26:09 来源:笔趣阁

这一次的“廷议”参加的人数不少,不但有全体的内阁成员,还有司礼监的几名大太监,隆庆皇帝也带着李贵妃参加了。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两个内阁后备人员,他们列席这次“廷议”。他们一个是张四维,他是全体内阁成员一致通过的“内阁行走”,也就是未来的内阁成员,也就是内阁候补成员。张四维的年纪比张居正还要小,是内阁中年纪最小的一个,而且他为人圆滑,面面俱到,什么人也不得罪。还有一个是高拱硬是要加进去的,他也是以“内阁行走”的身份列席会议。他就是隆庆皇帝当裕王的时候的侍读,和张居正并称为隆庆皇帝两大亲信的谭论。谭论不但是隆庆皇帝的亲信,更是隆庆皇帝的同门师兄,他们是高拱的两大弟子。徐阶是张居正的老师,高拱是谭论的老师。但是徐阶和张居正师徒渐渐离心离德,相比之下高拱和谭论的关系式越来越好。张居正是一个有大格局的人,一心想振兴大明,为此不受严嵩和严世藩的威逼利诱,一心和徐阶一起对抗贪官。随着严嵩倒台之后,徐阶取代严嵩成为了内阁首辅,徐阶的个人yù望越来越大。为了巩固自己的力量徐阶做出了一些不光彩的事情,为此张居正渐渐鄙视老师,最后走上了和老师徐阶对立的道路。相比之下高拱的yù望不大,越来越成熟的谭论更是明白和理解老师高拱的想法。高拱和谭论既是师徒也是父子,两个人之间几乎没有秘密。特别是这一次高拱“养病”,谭论被贬之后,两师徒不但同病相怜,而且是同仇敌忾,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战友”。高拱把谭论当做自己的接班人培养,一心想拱掉张居正,让谭论成为下一任的内阁首辅。

这一次的“廷议”暴露了许多问题,特别是派系之间的斗争。因为有外人在场,李贵妃不大好发表自己的意见,冯保成为了李贵妃的代言人。一开会不久,冯保就得到了李贵妃的暗示,站出来表示要力挺秦泰。冯保建议内阁重用秦泰,就算不能让秦泰掌控刑部,也应该让秦泰出任一任地方长官。孟冲马上提出反对意见,坚决要严办秦泰,他的意思是杀了秦泰夫妻,同时降罪于他们的父母家人。孟冲刚说完还没有坐下,xìng格暴躁的高拱就站了起来。这令大家大吃一惊,本来内阁首辅和皇帝应该是最后发言的人,也是最后拍板的才对,不应该是“急先锋”。应该先让高拱的弟子谭论发言,高拱在背后力挺谭论才对。没想到高拱没有这么做,大家都以为高拱心太急了,其实只有高拱师徒才知道真相。高拱担心谭论顶撞孟冲的话,会得罪孟冲甚至于隆庆皇帝。为了保护弟子谭论,也为了及时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高拱直接绕过谭论,开门见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在保护和维护谭论,更是为了表达高拱的强硬态度。

高拱用振聋发聩得声音和语气表达了他自己的意思,根本不用看隆庆皇帝和孟冲的脸sè。高拱首先说明一件事情,当年把秦泰停职就是一个错误。当初高拱就极力反对过这个决定,但是由于徐阶的坚持,才导致秦泰最终丢官罢职。现在看来这是朝廷的损失,更是内阁的一个大错误。秦泰这些年来不但没有厌弃朝廷和皇帝,更是积极地配合皇帝和朝廷,挽回了一些名声。如今又为了皇帝和朝廷,不顾自家安危,平息了这次的危机。秦泰不但没有罪,而且有大功于朝廷,应该好好奖励才是。高拱不但看好秦泰,而且像重用秦泰。鉴于秦泰是一个破案高手,高拱建议秦泰去主管刑部,当刑部尚书不够资格,当一个刑部侍郎或者郎中足够了。其实高拱也有私心,他从弟子谭论那里知道秦泰和谭论关系很好,他想秦泰成为他的人,利用秦泰的名声和威信,扩大高拱一派的势力。有这么一个“内阁首辅克星”在,将来谭论做内阁首辅一定会顺利多不少。

高拱的话令孟冲很是没有面子,其他几个内阁也不好意思。当初这些人刚进内阁,不敢得罪当时的内阁首辅徐阶,都在同意秦泰去职的命令上打了赞成票,整个内阁只有高拱反对。要是翻旧账的话,大家谁的面子都不会好过。就连隆庆皇帝也会没趣,因为当时隆庆皇帝也没有反对,他当时也想利用徐阶对付秦泰,任何一个皇dì dū不喜欢秦泰这种的臣子。想秦泰这种臣子其实已经超出了君臣的界定,秦泰很有可能为了老百姓或者其他,真的敢于和皇帝唱对台戏。海瑞是一个死脑筋,虽然得罪了皇帝,但不会危害朝廷和江山。秦泰却不一样,一旦闹起来的话,真的有可能让皇帝下台,甚至于改朝换代。

或许是看到了内阁成员的尴尬,还有隆庆皇帝和孟冲的异样,或许是自己有不一样的看法,本来没资格发言的张四维却站出来反对高拱。张四维是徐阶的人,徐阶离开朝廷之后,张四维应该低调才是,没想到他这一次竟然感和新任的内阁首辅高拱“叫板”。张四维其实在赌,赌隆庆皇帝和孟冲会保他。张四维很聪明,他看出了隆庆皇帝的心思。高拱回来做内阁首辅,并不是隆庆皇帝真的依赖高拱。第一是因为如今的内阁没有人够资格当首辅,只有请高拱回来主持大局。第二张居正刚进内阁不久,不够资格主持内阁。所以在隆庆皇帝心中早有打算,高拱当几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当次辅,将来高拱老了就让张居正当内阁首辅。第三隆庆皇帝需要平衡。张居正虽然继承了徐阶的势力,但是张居正不是徐阶,不能和高拱制衡。张四维敢于和高拱对抗,就是让隆庆皇帝注意自己,用他来制衡高拱。第四孟冲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太监,凡是得罪过他的人他都不会放过。相对的谁帮过他,他也会记住。张四维希望得到司礼监的支持,这样的话张四维才有可能在内阁立足,甚至于成为未来的内阁首辅。任何一个内阁首辅都和皇帝以及后|宫都有密切关系,不然的话只能是人下人,永远不能成为人上人。

张四维抓住了两点,针对高拱的发言。第一,任何人不能翻旧账,只能弥补过失,不能抓以前的过失。不然的话严嵩当政的时候,好多的过失,要是一一推翻的话,到现在都不能够结束。所以嘉靖皇帝和隆庆皇帝多次下令,任何人不能翻旧账,不能旧事重提。第二,秦泰真的做错了事情。他在没有得到朝廷的准许的情况下,擅自离开自己的家乡,秘密潜入京城附近。不管出于任何理由,这件事情是绝对不允许的,不然的话大家都这么做,朝廷就乱了,人心就散了。为此张四维建议对秦泰进行申斥,并提议吏部对秦泰进行降职处理。

高拱虽然对张四维突然发难很不满意,但是并没有针对张四维。这就是高拱和徐阶的不一样,要是换了徐阶的话,徐阶不整死张四维才怪。高拱虽然觉得张四维有点碍眼,但是也觉得张四维说得没错,所以并没有马上反驳张四维。张四维的话也引起了大家的讨论,隆庆皇帝也渐渐发觉这个不起眼的“内阁行走”张四维有点意思。

隆庆皇帝其实希望听见张居正和谭论的意思。高拱当内阁首辅是暂时的,将来的内阁首辅不是张居正就是谭论。隆庆皇帝为了自己,为了他的儿子将来的皇帝,希望早rì选出一个人,重点培养出来当下一任的内阁首辅。隆庆皇帝也知道张居正和谭论都认识秦泰,而且三个人的私交都很好,他希望两个人能通过这件事情分出优劣。

张居正没有说话,看上去好像是在避嫌,其实是张居正没有想好怎么说。于私张居正希望秦泰能够全身而退,甚至于出任一个理想的好职务。但是出于内阁官员考虑,站在公正立场,张居正应该处罚秦泰,甚至于将秦泰关起来。因为秦泰的煽|动力太大,无论是留在官场还是民间,都会对君王和朝廷不利。

谭论的脾气比较急,这一点有点像他的老师高拱。谭论也知道自己不应该明着帮秦泰,但是他总觉得自己应该帮秦泰一把。谭论建议对秦泰有奖有罚,擅自离开家乡要罚,建立奇功要奖。秦泰以前是正六品官员,行使从五品职务权限。谭论提议秦泰降为正七品,使用从六品权限,出任京城附近某县的代理知县或者县丞。京城附近的衙门和一般地方的衙门不一样,顺天府虽然是一个府其实不亚于一个地方布政使。京城附近的县级衙门,知县名义上是六品,其实权限不亚于五品官员。当一个候补知县或者县丞的话,其实不比秦泰原来差,再说了秦泰以前是“坐冷板凳”的,待遇上更是天差地别。谭论名义上是在处罚秦泰,其实是在秦泰某一个好出路。一旦秦泰当上了京城附近的知县的话,只要破一些案件,就能名声大震。到时候外放的话就是一个五品知府,留在京城也是一个刑部主事,秦泰的舞台将会越来越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