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二十一回 刑部大牢二十一

谜案追凶 第二十一回 刑部大牢二十一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4:26:09 来源:笔趣阁

说起明英宗复位的事情,不得不提及王振和“土木堡战役”。王振是明英宗当政时期司礼监掌印太监,不但是明英宗的亲信,而且是明英宗的老师。明英宗人前人后管王振叫“先生”,几乎对王振的话言听计从。军国大事几乎完全由王振决定,为了震慑大臣,明英宗砸了朱棣亲笔写下的铁碑“宦官不得干政”。从此太监正式走入朝堂,参与军国大事的处理和决断。

王振本人的学识和能力其实不错,一点也不亚于当时任何一个内阁大臣。但是王振毕竟是太监,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宦官,所以他不得不做事毒辣和嚣张。为了震慑大家,王振鼓动明英宗做了不少不应该做的事情,从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王振很清楚,他的一切来源于明英宗这个皇帝。要是明英宗倒台的话,他将会被人活活剐死,他的家人也会被人杀光。为了让明英宗这个后台活得舒服和长久,王振几乎什么办法都干,目的就是让明英宗开心和信任王振。

明英宗是一个正常的年轻男人,不但需要无数的美女,也需要无上的光环。明英宗想成为像洪武爷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一样的皇帝,不但威风而且令后人传扬。王振知道之后,一边为明英宗皇帝物sè各种美女,一边宣扬明英宗的功绩。凡是大臣或者是老百姓的功劳,都会被王振“偷龙转凤”,成为了明英宗的个人功劳。这令明英宗很开心,越来越信任王振,甚至于把所有的政务全部交给王振处理。

王振的势力无限扩大的时候,打击反对自己的政敌,诬陷文武大臣。迫使朝中大臣不但不屈从于王振的yín威,任由王振在朝中呼风唤雨。王振也知道自己的弱点,派出锦衣卫和东厂的人秘密监视文武大臣和老百姓,严禁大家说明英宗和自己的坏话。导致整个大明国土的人几乎都仇视王振,除了王振的爪牙,谁都怨恨王振。王振为了自己长寿,竟然命令各地地方官府为王振他自己建立“生祠”,为自己供奉长寿牌位。司礼监掌印太监被人称为“九千岁”,是皇帝之下权力最大的一个人,就是从王振这时候起才有的说法。

明英宗不知道发了什么疯,竟然想为自己的江山开疆辟土。王振得知之后,连忙打听敌我形势。底下的人不但不懂军事,而且肆意迎合上级,把自己的军队夸奖地很厉害。王振毕竟不是真正的政治家,不但自负而且不愿意听别人的建议,所以他主观地觉得大明非常强大。为此他鼓动明英宗向北方的蒙元开战,鼓动明英宗御驾亲征瓦剌。

朝中大臣纷纷阻止明英宗的疯狂举动,但是由于王振在一边的煽风点火,明英宗不但不听大家的忠告,而且将为首的几个大臣进行了贬黜。兵部侍郎于谦因为说了几句实话,不但被明英宗降级,而且罚他留在京城闭门思过。于谦对于王振的行为敢怒不敢言,还是没有阻止明英宗的行为,导致“土木堡战役”的失败,明英宗被困瓦剌。

明英宗过于相信王振,王振又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根本不懂军事指挥。导致三十万大军,被对方六万骑兵包围。对方的骑兵像赶羊一样,驱赶着三十万明军四处逃散。明英宗这才知道对方的可怕,自己军队的弱小,可惜这已经来不及了。

王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为了自己的xìng命,竟然私下和瓦剌联系,企图出卖明军和明英宗。王振的人向瓦剌人说出了明军的现实状况,导致瓦剌人识破了明军的实际状况,下令全军攻击明英宗所在的主帅营帐。王振没有等到瓦剌人,就被愤怒的明军官兵乱刀砍死了。

官兵们担心明英宗为了王振的事情针对大家,所以大家一哄而散。这给瓦剌军队一个机会,轻而易举地攻占明英宗所在的营地,活抓了明英宗。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少的事情,皇帝身边应该有许多的守卫士兵,绝对不可能会被敌人活捉。一般情况下就算敌人再强大,也不可能抓住对方的主帅或者皇帝。士兵会拼死掩护皇帝突围,绝对不会把皇帝丢给敌人。可是明英宗不一样,身边的太监和大臣都逃光了,士兵担心明英宗追究他们杀死王振的事情也走了,只剩下不到百人保护明英宗。这些禁宫侍卫单打独斗是好手,但是不是jīng兵强将,不会合众连横的战斗队形。瓦剌军队有事骑兵来得快,根本不给大内高手一对一的机会。当大家准备反击的时候,明英宗这个活宝已经被瓦剌士兵控制了。担心明英宗的安全,大内高手们不敢还手,硬是被敌人像砍瓜一样一刀一个杀了。要是大内高手们反抗的话,一百来个大内高手也能和上千敌兵同归于尽。

明英宗被抓,导致边关将士人心不乱,老百姓和士兵纷纷逃离边境。瓦剌军队几乎是长驱直入,没几天就包围了京城。瓦剌军队以为攻占了京城,就能灭了明朝,所以瓦剌军队对京城猛烈攻击。

明英宗被瓦剌军队俘虏的消息传回京城,令大家手足无措。有的大臣建议大家迁都南|京,站稳脚跟之后再想办法对付瓦剌军队。有人建议临时迁都开封或者长安,汇合各地的守军之后,再想办法对付瓦剌军队。于谦等人怒斥这些怕死鬼,说现在只能坚守京城,不然的话输了气势,而且会失去老百姓的支持。于谦说现在是大明最危急的时候,必须下定决心,和京城军民共存亡,才会有活命的机会。在当时最重要的事情有三件事:第一,选出一个皇室宗亲担任新皇帝,稳定全局同时,让瓦剌军队失去要挟大明军民的理由;第二,上下齐心,一起坚守京城;第三,派人通知各地的军队来京城勤王。

当时明英宗的儿子太子朱见深只有两岁大,不能让这个孩子当皇帝。所以大家建议明英宗的亲弟弟登基为新帝,只有年轻的君王才能带领大家一起抵抗外敌。于谦等人请求面见孙太后,请孙太后出面代表明英宗,下达传位命令。孙太后只好答应,封皇弟为景泰帝,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于谦带领京城军民,抵瓦剌军队对京城的攻击。瓦剌军队见明朝重新选了新皇帝,上下齐心坚守京城,就知道事情不妙了。毕竟瓦剌军队都是骑兵,人数又不多,不能长期作战。再说各地的明军已经闻风而动,企图合围瓦剌军队。瓦剌军队要是被明军包围的话,不但会被明军救出明英宗,而且会导致瓦剌军队大伤元气。为了保存实力,为了巩固已有的地盘,瓦剌军队的长官也先下令撤兵。京城的危机就这么渡过了,于谦成为了大明的大英雄,国家的有功之臣。

几年后瓦剌人见明英宗失去了威胁明军的作用,索xìng用明英宗换取大批的金银。为了营救明英宗回来,明英宗的生母孙太后几乎倾家荡产,联合孙太后的娘家把明英宗用金钱赎回来。其实瓦剌人不但喜欢金钱,而且希望利用这个失势的明英宗牵制明军。瓦剌军队之所以可以打败明军,其中的侥幸因素占有很大的比例。要是真正打起来的话,瓦剌军队可能打不过明军。为了防止明军报复或者反击瓦剌,也先相处了这个让明朝高层内斗的办法,牵制明朝朝廷对瓦剌的攻击。明英宗要是回去的话,景泰帝怎么办?是把皇位还给哥哥明英宗?还是霸着皇位不还给明英宗?要是还皇位的话,明英宗有脸当皇帝吗?大臣们会听明英宗的命令吗?于谦会服从明英宗的号令吗?要是景泰帝不还皇位的话,明英宗会答应吗?要是双方打起来的话,瓦剌军队就又有机会南下了。

明英宗回来之后,于谦为景泰帝出主意。于谦也希望景泰帝把皇位还给明英宗,这么做最好最简单。可是景泰帝已经喜欢上了做皇帝的感觉,不愿意把皇位还给哥哥明英宗。于谦只好站在景泰帝这一边,把各种形势分析给景泰帝。第一种情况,明英宗承认弟弟景泰帝的地位,心甘情愿当太上皇的话,景泰帝应该给予明英宗合理的地位和待遇。明英宗怎么安置?第二种情况,要是明英宗不愿意承认弟弟的身份,景泰帝应该怎么办?第三种情况全体大臣和皇室成员站在明英宗这一边,逼景泰帝下台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