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十三回 借尸还魂十三

谜案追凶 第十三回 借尸还魂十三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6:04 来源:笔趣阁

秦泰一路上一边走一边想着相关的问题,这种案件不要说在明朝,就是在历朝历代都没有听说过。这不光是在对付某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好像锋头指向一个政党或者整个朝廷。难道真是一群想推翻朝廷的不法组织做的?可是仔细一想又不对,这些人没有这么好的耐心,也不会布下这么一个局来对付朝廷。对于这些作乱的人来说,既然要对抗朝廷或者地方官府,就要手上有人和钱。有了人才可以起事,有了钱才可以购买武器和战马,有了人、有了钱、有了自己的地盘,才能真正得和朝廷据理力争。杀官是为了震慑地方上的百姓,更是为了得到民心。可是这案件里所有的死者不但不是朝廷官员,更是一些地方上的老百姓而已。虽然他们自己说是被一个个官员附了身,但是这些官员都已经死了,而且死者复活后不久就有自己把自己弄死了。对方布这么一个局,到底是为了什么?总不会平白无故的花这么多心思出来,只是为了好玩而已。

秦泰看过了所有的卷宗,也已经把所有的内容记载在了自己的脑海里。所有的死者并不认识,更不会和所附身的官员有任何的联系。更为奇怪的一点,所有的死者几乎都不认识字,都没有上过学,可是死后复活所说的话不但条理清楚明白,而且冠冕堂皇,不像一个普通老百姓所能说的出来的话。当时朝廷为了管好地方上的百姓,所以并没有普及教育。一般的老百姓不但没有读书的机会,更是没有能力上学。所以大量的老百姓都不可能会说官面上的话,更是不知道官府的规矩。所以才有了讼师还有师爷,老百姓要告状就要找讼师,要见官员就要先去找师爷。在他们的带领下,老百姓才能知道官员的职位和权力大小。所以这些死者根本就不可能认识那些所谓附身的官员,更不可能把官员的生平事迹说得这么清楚明白。这也是所有办案官员不能理解的一点,也是最后导致所有官员不敢接手这件案子的主要原因。

秦泰不是一个莽撞的人,也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所有经过他的案子,秦泰都一一调查清楚审理明白。办案的程序秦泰知道,破案的关键秦泰也知道,可是这件案子对于秦泰来说,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秦泰不相信鬼神,更不相信什么已经死了的官员会附身到刚死的老百姓身上,然后把自己的罪恶说出来后,自己再把自己给杀了。这么做一定有原因,有它的实际意义,可是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是想吓唬当地的老百姓?还是想利用这些事情威胁朝廷?还是想挑起官民之间的矛盾,好让他们顺利起事?或者是想利用这些事情绊倒、推翻某一个人?导致一个政党或者一个朝中的大佬下台?秦泰觉得都有点像,但是又都不太可能。对方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找不到这个目的,就算抓到了对手,也不能解开这些案子的真相。

一般来说,所有的案子都有一定的规律。首先调查死者的身份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排除自杀或者内部问题之后,才把注意力扩大。“他杀”无非是这么几种,第一种是“仇杀”,就是死者和凶手之间有仇怨,凶手或者是报复,或者是买凶杀人,杀死了死者。凶手要是和死者有直接关系,凶手就要为死者抵命,这就是早在汉朝第一任丞相萧何时候就立下的规矩“杀人者死”。要是凶手雇凶杀人,凶手为主犯,杀手为“工具”或者从犯。凶手死罪、杀手终身监禁或者劳役十五年之上。第二种是“情杀”,也就是说死者和凶手之间有感情上的纠纷。不是死者勾引了凶手的妻子,被凶手知道了杀了对方,就是凶手先勾引死者的女人,然后jiān夫yín妇联手迫害死者。一般来说,这种“情杀”事件在明朝的事情也经常发生。因为中国古代没有离婚这种说法,男人更不会允许自己的老婆和其他男人有不正当的关系。一些想要zì yóu的女人,得不到自己丈夫的“休书”,就不能合法的再找其他男人。只好暗中通jiān,或者直接“干”掉自己的丈夫。朝廷在处理这些案件的时候,都是从严从重处罚,jǐng告一些老百姓,不要知法犯法。第三种就是“因财起意”杀人,又叫“财杀”。也就是说死者的钱财或者某一些家传宝物,才导致死者被害。凶手是为了想得到死者的财物,所以才对死者下了毒手。官府遇上这种案子的时候,不但要尽量为死者追回财物,更要为死者报仇,杀了这个凶手。

破案有三个关键,第一是死者的验尸报告。秦泰是一个宋慈迷,宋慈早在他所写的《洗冤录》里清楚明白的说过,死者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也会“开口说话”,把凶手怎么杀人的过程一一的说明白。这就是一个合格的仵作所要做到的事情,也是破案的关键所在。第二是案发第一现场,每一个凶手在杀人的时候,都会留下一些线索。只要有死者,还有第一案发现场,就不难找到一些线索,从而找到凶手的蛛丝马迹。第三就是死者的卷宗。在明朝的时候,已经有相对比较正规的户籍制度。每一个新出生的孩子都要登记,每一个老人病人过世也要及时登记。在卷宗里会注明本人的一些身体特征还有生活习惯,更有一些亲属的资料。当老百姓要迁离或者离开的时候,卷宗将会抄录一份留底之后,卷宗由官府的衙役送到接受地。但是遇上大灾荒,或者战乱的时候,卷宗就会遗失或者销毁,就要重新登记卷宗,建立新的卷宗。这就是一些老百姓企图隐瞒自己过去的一种办法,所以各地对于一些新来的老百姓管理很严格。地方上的一些老居民也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身份,才允许他们住下来。官府就是依靠这些卷宗才能知道一些老百姓的过去。可是出于对老百姓的漠视,还有老百姓自己的不重视,大部分的老百姓的卷宗里只有寥寥几句而已。大多数的老百姓卷宗里的资料差不多都一样,只有生卒年份不一样而已。这也是秦泰励志要改善地方的事情,建立完善的户籍,这样才能利国利民。

可是这件案子里,死者算是怎么死的呢?按照所有证人的陈述,还有仵作的尸检报告来说,只能定为自杀。因为大家都看见死者是自己跑到河边,吞下大量泥沙而死的。河边是第一案发现场,死者又是自杀的,就没有任何的线索。死者的户籍资料都很干净,秦泰曾经一度以为是有人故意做了手脚,可是一打听才知到当地的所有户籍都一样干净。秦泰想既然大家都说死者死后复生,唠叨了半天后又自杀了,这么说每一个死者死了至少两次,就调查那些所谓附身官员的生平。这些官员的资料可比死者本人多多了。在明朝的时候,每一个官员的资料都相对很详细,以供上级或者更大的官员调看资料。在嘉靖年间,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官员们在升迁之前,都好像没有见过自己将要去的部门的上司。这些人录用的原因很简单,不是走了上官的“后门”,就是和上官有一些关系。这些上官也是看了这些官员的资料之后,才决定用不用这个手下。嘉靖皇帝就是这么选大官的,这些大官也是这么选地方官的,地方官更是这么选自己的手下的。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内阁之外的官员大多数都没有见过嘉靖皇帝本人的样子,所以嘉靖皇帝在众多臣子心目之中特别神秘。上级如此,下级也就这么效仿,导致朝中上下,只有直接上司认识自己的下属,下属也只认识自己的直接领导。官员们见面之后,要互相报出自己的名字和官职才能了解对方。成为了一个不多见的大笑话,大家管这个现象叫“问同年”。

秦泰一路上走着走着,一边回想看过的所有官员的事情。每一个官员都好像没有共同点,他们之间好像都不认识对方,可又不能太确定。死者之间不认识,官员之间没有联系,死者和官员之间又不可能有关系,这件案子怎么往下查呢?就算是展小小和小灵子找到了线索,就算展小小抓到了下药的凶手,可是没有动机和背后的主犯,照样不能结案。下药的凶手,就像雇凶杀人案中的杀手一样,最多只能算是从犯,没有抓到主犯,抓到了从犯不能够定案结案,这是审理案件的规矩。秦泰更不会这么草率了事,他不允许自己审理的案件中留下“尾大不掉”的弊端。

就在秦泰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边同样思考案情的“老酒鬼”师爷突然想到了一些什么,马上停下脚步,接过“马三刀”包袱里的卷宗。

秦泰看见“老酒鬼”师爷的样子,就知道“老酒鬼”师爷一定发现了一些什么,就也回过头来靠近“老酒鬼”师爷。

“老酒鬼”师爷翻看了所有涉案官员的资料后,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抓过自己腰上挂着的酒壶,直接灌了自己几口好酒。自从接到这件案子以来,“老酒鬼”师爷总算可以轻松的喝上上几口老酒了。

秦泰更是高兴,“老酒鬼”师爷这样子一定是有重大发现。“老酒鬼”师爷不愧是秦泰五人破案小组中的顶梁柱,除了秦泰之外最重要的一个人。秦泰真的觉得自己好幸运,有了“老酒鬼”师爷,自己好像多了一个亦师亦友的好助手。每每遇上棘手的案子的时候,“老酒鬼”师爷总能帮助秦泰,发挥一个师爷的最大潜能。

秦泰并没有催“老酒鬼”师爷,更阻止了“马三刀”想要催促“老酒鬼”师爷的意思。秦泰足够有时间等“老酒鬼”师爷过完酒瘾之后,慢慢向自己叙说一切。用不着急着催促“老酒鬼”师爷,这几天“老酒鬼”师爷都没有好好休息过,放松一下对“老酒鬼”师爷很重要。

“老酒鬼”师爷心里很清楚,秦泰他们等着自己的答案。“老酒鬼”师爷为人很古怪,平时一副懒散的样子,整天泡在酒壶里不管事情。当有案件的时候,不是秦泰再三请求,或者是他本人对案子有了兴趣的话,他一般不愿意多说一句话。要是秦泰或者其他人逼着他的话,他索xìng来一个蒙头大睡。“老酒鬼”师爷也知道秦泰很尊重自己,但是“老酒鬼”师爷心里依然有气。凭什么秦泰小小年纪就能独挡一面,自己无论是资历还是学问都比秦泰高,自己却要做秦泰的助手,一个什么都不是的师爷呢?“老酒鬼”师爷虽然多年来在刑部大牢不得志,但是依然需要大家的尊重。不光是表面上的尊重,更需要从内心上的尊重。展小小平时对“老酒鬼”师爷很尊重,所以“老酒鬼”师爷不但答应给展小小保守秘密,更是帮助展小小得到秦泰。小灵子为人机灵,又不会仗势欺人,“老酒鬼”师爷也尽量不去理会小灵子。剩下的就是“马三刀”还有秦泰了,秦泰是一个上官,平时能这样低三下四已经不错了。就是这个“马三刀”,有事的时候对“老酒鬼”师爷相当尊重,但是在平时就有点不够礼数了。“老酒鬼”师爷属于秦泰个人礼聘的人,在官场上有一种说法叫“帮闲”。“老酒鬼”师爷可以代表秦泰出席宴会或者起草一些文件,更可以代表秦泰发言。但是“老酒鬼”师爷毕竟不是秦泰,不但不能再大堂上发号司令,更不能直接对秦泰下属下达任何命令。“马三刀”在地方监狱养成的一些坏习惯,导致“马三刀”有点看不起手上无权无势的“老酒鬼”师爷。就在刚才,“老酒鬼”师爷想要看卷宗的时候,“马三刀”不是把装有卷宗的包袱递给“老酒鬼”师爷,而是丢给“老酒鬼”师爷。虽然看上去差不多,其实态度上有很大的区别。要是秦泰要看卷宗的话,“马三刀”一定会先放下挑着的担子,然后取下包袱打开卷宗袋子,双手捧给秦泰。“老酒鬼”师爷不想“马三刀”这么尊敬自己,但更不想“马三刀”这么对自己随便。

刚才是因为要证实自己的想法,所以并没有太在意。事后“老酒鬼”师爷意识到这一点,马上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侮辱。故意假借喝酒的机会,看看这两个人对自己的态度。要是秦泰也和“马三刀”一样,只重视案情,而对自己不尊重的话,“老酒鬼”师爷就决定乱说一通。等过一段时间后,找一个理由离开秦泰,自己再也不当这个“受气包”师爷了。要是秦泰依然对自己恭敬有加的话,自己勉为其难在帮助秦泰一回。不过“老酒鬼”师爷总觉自己和“马三刀”有点格格不入的味道,为了不影响秦泰的前程,也为了自己少受点窝囊气,“老酒鬼”师爷第一次有了找机会和秦泰说说自己离去的决定。“老酒鬼”师爷自己也觉得年纪大了,整天跟着秦泰满山跑,身体真的有点吃不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