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五回 偷龙转凤五

谜案追凶 第五回 偷龙转凤五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4:26:09 来源:笔趣阁

秦泰还给张公公布置了一个任务,要张公公督促皇太子朱翊钧写一封感恩信。是写给隆庆皇帝的,也是写给生母李贵妃的。可以在信中例数李贵妃的生产艰辛,隆庆皇帝当年的不得志,还有一家人的悲哀,更需要证明朱翊钧对父母的敬重和爱戴。这封信不但要真诚而且要一字一泪,写得越是狗血越好。秦泰的方法叫“哀兵必胜”,让隆庆皇帝和李贵妃想起当年的苦难。为了未来,为了子孙后代,不要轻易地舍弃亲情,不要抛弃这么一个纯孝的好儿子。

秦泰要冯保转告张公公和朱翊钧,信一定要朱翊钧自己写,不用怕难看或者有错别字,张公公不能帮忙,任何人都不能帮忙。秦泰要冯保提醒朱翊钧,这封信关系到他的未来,关系到他能不能当皇帝。要是信写的不好的话,失去了太子地位的话,不要怪大家没有尽力。多给朱翊钧一些压力没有坏处,朱翊钧就是缺少管教,才会导致摔断了腿。这是给他长记性的好机会,让他知道宫廷的险恶没有坏处。

秦泰布置好任务后,大家马上分别行动去了。之所以这么急着离开,是担心这次拜访被对方的人注意。毕竟他们这次私自出来于情于理都不符,特别是他们把未来的皇帝如今的皇太子私自带出来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再加上张居正和谭论是公开的政敌,两个人私下相处是一个大忌讳。就算这些事情没有人做文章了,光是“结交宦官”这一条,也可以把张居正、谭论和冯保等人为难死。所以大家一有了决定之后,马上分别离开秦泰的住处。

朱翊钧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布置,不过也知道这个秦泰已经答应帮助自己。虽然朱翊钧没有见过秦泰,也对这个年轻人有点不放心,不过听张公公说过秦泰的过去。得知这个秦泰就是把自己皇爷爷气病倒,把自己的父皇噎得坐立不安的秦泰后,他不由得把所有的信心放在了秦泰身上。临出门的时候,不用其他人提示或者使眼色,他自发地给秦泰一个长躬。在隆庆皇帝时期,能让皇太子的他心甘情愿地行礼的人不多。隆庆皇帝、陈皇后、李贵妃之外,只有张居正一个人享受过,就连谭论也没有正式受过礼。可见朱翊钧真的把秦泰当做自己的救命活菩萨了。

秦泰送走他们的同时,暗中拉了冯保一下。冯保马上心领神会地故意落后几步,在一个拐角的地方停住了。几个人是一起来的,但是不能一起离开。张公公掩护朱翊钧首先离开,张居正是第二拨,谭论是第三拨,冯保走在最后,几拨人有意无意地拉开距离,分不同方向离开,然后七转八拐地各自回家。对于来秦泰这里的事情,这些人不会对任何人说,手下的护卫们也下达了最为严厉的封口令,绝对不准外泄。

秦泰之所以要留住冯保,是为了给自己留有一些侦查空间。秦泰在拐角的地方和冯保小声嘀咕了几句,冯保不住地点头。不久之后冯保交给秦泰几块腰牌,并把使用方式轻声告诉给了秦泰。秦泰一边查看腰牌,一边重复了一遍使用方式,确认无误后秦泰拿着腰牌离开了。目送秦泰回到住处后,冯保才挥手带着亲信手下离开。为了方便行事,也为了不引起大家的注意,包括张居正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坐轿子。不但没有坐轿子而且减免了仪仗,也换上了家居的服饰,只要不是特别亲近的人根本就认不出他们。

秦泰回到住处后,展小小和老酒鬼师爷坐在房间里等着。展小小已经从老酒鬼师爷那里得知了这件事情的始末。展小小从内心一百个不愿意,不想让丈夫秦泰参与在这件事情里面。只不过她也知道秦泰已经不能抽身离开了,不光是因为张居正和谭论的关系,更是因为这件事情间接地会影响到黎民百姓。展小小很清楚丈夫秦泰的脾气,只要关系到老百姓,秦泰不会不管。哪怕为老百姓得罪权贵,甚至于牺牲自己的性命,秦泰也要为民做主。皇太子的事情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是皇家的私事,就连和朝廷现任官员也没有什么大关系,可是细说下去的话,这件事情会引起全国上下巨大的变化。

展小小对朱翊钧这个小太子并不熟悉,就连秦泰也不认识朱翊钧。不过他们夫妻对于朱翊钧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首先是张居正经常在信里介绍朱翊钧,张居正当初的意思是想请秦泰出来给朱翊钧当先生。张居正知道自己虽然有学问,但是随着自己越来越被隆庆皇帝重视,已经没有多少精力管教朱翊钧。虽然朱翊钧还有一个内定的老师谭论,但是张居正不但和谭论有政见上的分歧,更是不放心谭论。不是说谭论这个人的人品不好,而是谭论和高拱一样都是一个暴脾气,真的不好把这种脾气教授给皇太子。请秦泰出来给朱翊钧当全职老师,不光是张居正对秦泰的放心,更是希望秦泰和皇家恢复关系,为秦泰将来复出做准备。秦泰也明白张居正的好意,所以对朱翊钧的事情有点关注。

除了张居正外,谭论也向秦泰介绍过这个皇太子。对于这个未来的皇帝,不光张居正重视,就连高拱和谭论也很重视。谁都希望和这个未来皇帝搞好关系,为自己布置好一个光明的前程。谭论虽然没有多少机会见到朱翊钧,但是不代表谭论不了解这个学生。谭论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再说还有一个和自己政见不同的张居正,所以谭论早就暗中关注朱翊钧。谭论得知张居正想让秦泰当朱翊钧的先生后,谭论也为好友秦泰高兴。谭论不但没有妒贤嫉能,而且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告诉秦泰,希望秦泰真的能成为朱翊钧的先生。

在古代穷小子没有资格和能力读书,有钱人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私塾读书。官宦或者大户们,请先生回来给自己家的孩子当老师,这叫“西席”。朝廷公办的学校叫书院,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推荐到国子监读书。国子监更是国家最高学府,不但培养出国家近三成的未来官员,而且是一些功勋后人学本事的地方。国子监有权利直接委派中下级官员,当然要通过吏部或者皇帝的直接任命才可以。皇家有自己的学堂,提供给皇亲国戚和皇子们学习,讲课的老师都是现任的官员。为了专门培养太子,太子只要一过五岁,就要单独请老师给太子授课。皇帝会为太子选一个名义上的老师,这个先生可能并不直接管教太子,但是他是太子最大的一个先生。当太子给先生行了学生礼后,这个官员就是太子终生的老师,有权利代皇帝管教这个太子。这个先生特别重要,皇帝会任命他为“太子太傅”,有权利斥责太子,请家法代皇帝管教不听话的太子。等太子长大后成为皇帝了,这个“太子太傅”就会自然地升为太傅,继续约束小皇帝的行为。所以这个第一先生很重要,也是一个莫大的荣耀。除了这个第一先生之外,每一个太子还有数个先生,分门别类地教授太子各种学科知识。

想当年隆庆皇帝还是裕王的时候,他的第一先生就是徐阶,主要的先生就是高拱。当他确定为下一任的皇帝后,徐阶和高拱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当时因为严嵩没有倒台,太子太傅依然是严嵩,所以徐阶被直接任命为“太子少傅”,出任内阁次辅,高拱也进入了内阁。隆庆皇帝登基后徐阶正式成为内阁首辅,高拱成为内阁三辅,可见当皇帝的老师是很有前途的事情。

按照原来的安排,隆庆皇帝安排张居正当儿子朱翊钧的第一先生,谭论是第二先生。只要皇太子朱翊钧正式入学,张居正加一个“太子太师”头衔,谭论加一个“太子太傅”头衔,两个人一起教授朱翊钧。等朱翊钧再大一些后,由张居正和谭论共同举荐新的先生,加大朱翊钧的教育力量。没想到因为政见的关系,徐阶联手张居正,把高拱和谭论挤出了京城。隆庆皇帝只好只任命张居正为“太子太师”,单独主持朱翊钧的教育工作。反正朱翊钧还小,等过几年后张居正再推荐其他人一起教育朱翊钧也好。后来谭论和高拱杀回了京城,隆庆皇帝应该任命谭论出任朱翊钧的“太子太傅”才对,没想到隆庆皇帝没有提及。谭论这个第二先生不安排,秦泰的临时先生当然更加不能提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