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十五回 借尸还魂十五

谜案追凶 第十五回 借尸还魂十五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6:04 来源:笔趣阁

正在秦泰在研究张敬和这群已死官员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远在北方的京城出事了。当然这件事情并不是闹得满城风雨,其实在事后知道知道这件事情结果的人也不是太多,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的人就更少了。简单地说就一句话,将要进内宫司礼监任司礼监“行走”的张敬出事了。这件事情只限于内阁和内宫一些主要人员知道,当然事后内宫一些消息灵通人士也知道了。

事情的起因是张敬这个御用监少监伺候当今皇帝嘉靖爷说起。御用监是内宫中一个相对要紧的衙门,管理**rì常打扫和器物摆放的工作。就像现代的物业公司一样,属于后勤服务类工作。御用监和**其他衙门一样,有一个总管太监,又叫大监。在大监之下有两个地位相等的副手,一个是御用监“提调”,一个就是张敬这个御用监少监。两个人都是大监的助手,也是分管御用监的两个实权人物。所谓大监也就是总管,其实只是领了一个头衔而已,平时并不管御用监rì常事务。御用监“提调”主管御用监人员调配工作,少监管理事务分配工作。在大明**二十四衙门里,御用监的地位在中上,手下的奴才不算多但是也不少。特别是御用监少监张敬已经搭好路子,不久之后马上要去司礼监报道了。所以大家都开始巴结起这个未来**的红人,就算是和张敬平起平坐的御用监提调也在张敬面前低三下四的。

张敬本来也是一个“老油条”,但是这些年已经有点过头了。自从他七岁进宫后,在皇宫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什么事情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没有见识过。所以他做人不但小心翼翼,而且向来不和外人和自己人结怨。后来巴结上**的“老祖宗”吕芳后,当上了吕芳的小儿子,在吕芳和众多师兄面前也是非常小心。他的转变在于外放的这些年里,他通过干爹吕芳的关系,要到了一个去江南南直隶昆山军营当监军的差事。当昆山军营当监军级别不高,但是权力不小,也是**太监由一个小脚sè向大人物迈进的必要步骤。边关的监军或许地位更高,或许油水更多,但是那里不安全,随时有可能发生战乱。“老祖宗”吕芳对这个干儿子张敬也算够好的,不舍得张敬去送死,就安排他去南方战事相对较少的昆山军营当监军。虽然南方也在闹倭乱,但是昆山军营属于拱卫南京的dú lì军营,只要南京城没事,他们就不用出兵。所以张敬在昆山军营当监军的几年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也就是这几年,张敬学会了“喝兵血”、克扣军饷、“占空额”等手段,开始学会贪污捞钱。当时大明对军队已经够严了,士兵们吃不饱穿不暖,几乎一个个饿着肚子当兵。当时有种奇怪的说法,说士兵和武夫们吃饱了喝足了就不好控制了,不是打架闹事就是祸乱地方。所以文人当道的内阁想出了一个不是人的办法,让大明的士兵长期处于半饥饿的状态生存着,而且粮食和物资一个月发一次,绝对不给足。整个明朝天下里,没有一支军队能够拿到足额的粮饷,没有一个士兵在服役期间吃饱过。

张敬作为昆山军营的监军,首要任务就是掌管后勤,也就是发放粮饷。按照当时的惯例,昆山军营属于南直隶的地方军队,他们的粮饷由南京兵部支付。大明的军队分为“原军”,也就是现在的“zhōng yāng军”,直属于皇帝管辖的;地方军又叫“主军”,属于地方培养和训练的,保障地方安全;“团练”又叫“客军”,属于应及时临时抽调的外地军队。“原军”作为皇帝的直属军队,待遇相对好点,粮食是每个士兵一天四两,军饷一年发放十个月的定额。一天四两粮食也可以让士兵们一天吃一顿干的,喝一顿稀的;“主军”每个士兵一天按规定是二两细粮二两粗粮,军饷是每年发八个月的;“客军”待遇最差,每个士兵每天的定量是一两细粮二两粗粮,一年发放半年,也就是六个月的定额。这是朝廷定的,只会少不会多。到了军营之后,监军按例要分一部分,各级的军官又要一部分,分到士兵手上的少之又少。张敬更是一个“吸血鬼”,几乎把昆山军营的士兵们的活命钱全部给吞了。

上一任昆山军营的监军规定,昆山军营的士兵们每天一顿干的,一顿稀的。干的是粗细各半的杂粮,稀的是混了野菜的杂粮粥。士兵们三个月发一次军饷,每次发放一个半月的定额军饷,一年下来刚好每个士兵可以领到六个月,也就是一半的军饷。可是张敬来了之后全变了,士兵们每天喝两顿稀的,粥可以当镜子照见自己了。有人暗中估算了一下,每个士兵每天的粮食不到二两粗粮,细粮一点也没有。士兵们是靠着一点点的粗粮,还有多半的野菜度过每一天的。张敬更是一年只发两次军饷,每次发放两个月的定额,一年下来士兵只能拿到定额三分之一的实饷。在张敬监军昆山的时候,几乎年年发生兵变,士兵们“闹饷”、要吃饭。张敬却置之不理,要昆山军营的军官们去镇压闹事的士兵。而张敬每年因此捞到不下数万两的银子。其中一部分张敬送进皇宫孝敬自己的干爹“老祖宗”吕芳,一部分作为张敬活动上层的经费,一多半成为了张敬的私人财产。都说太监爱钱,为了钱可以不要脸面和尊严,张敬证实了这一点。

通过活动,张敬当了一任昆山军营的监军之后,没有留任也没有调回京城,而是去了南京城。他去给镇守南京的太监张勇当副手,成为了镇守副使。当时吕芳的打算是让张敬留在南京,将来接替张勇,成为下一任的南京镇守使。南京镇守使是太监堆里外放最大的一个职务,虽然不能像司礼监的太监一样呼风唤雨,但是也是一个重要人物。张敬也希望自己能在南京站稳脚跟,这里毕竟“天高皇帝远”,在京城皇宫里,张敬就算当了司礼监掌印太监也不过是奴才,整天要伺候着皇帝。可是在南京皇宫就不一样了,在南京的藩王还没有“就藩”,也就是南京城里还没有王爷。这时候除了镇守使张勇之外,张敬其实已经算是一个顶尖的人物了。除了要小心南京兵部尚书还有世代镇守南京的守备徐公爷外,张敬几乎可以横着在南京城里走,没有人敢得罪张敬。

没想到张敬只在南京城里呆了半年而已,南京镇守使张勇就因为政敌举报,说他拿南京皇宫里的珍玩出去卖,而被嘉靖皇帝派锦衣卫抓回了京城。张敬也因此调回了京城,但是没有受到牵连,成为了御用监的少监。虽然回到了京城,回到了皇宫,但是已经大手大脚惯了的张敬并没有太多改善。要不是张敬到处散钱,身后又有吕芳这个干爹全力支持着,张敬早就被其他几个师兄弟给弄倒了。

张敬也很奇怪,自己明明没有得罪其它人,就是摆场大了点而已,难道也妨碍到了其他人了?先是乾清宫的人代嘉靖皇帝申斥张敬,张敬还没有回过味来,敬事房的人又来了。敬事房是一个直属于司礼监的一个部门,专门管理处罚犯事的太监。敬事房的人来了,就代表要打人了。

敬事房打人是有非常多的讲究的,张敬虽然没有在敬事房呆过,其实里面的规矩相当了解。敬事房打人,需要皇帝亲自下旨,也就是嘉靖皇帝亲自下令“打板子”。根据嘉靖皇帝的态度,“打板子”分为好几种,轻轻的打叫“仔细打”,打了之后不用半天时间就能活动自如了,身上不会有任何的后遗症;一般的打叫“着实打”,打了之后一天之后能下床,三天才能恢复。挨惯了板子的太监们不会有后遗症;重重的打叫“认真打”。打了之后三天才能下床,半个月才能走动自如,会有后遗症。将来变天的时候,腰酸背痛是免不了了的;往死打叫“着实认真打”,能够让犯事的太监死在板子下,或者打成残废。敬事房的太监个个有一手,他们的功夫已经练到了家。同样打板子,轻重看上去一样,效果就不一样。他们能在一板豆腐上使劲打,保证豆腐一点事情也没有。也可以在装有砖头的麻袋上打,不动声响的把麻袋里的砖头全部拍成面粉一样,麻袋一点问题也看不出来。更可以隔着一床被子打,被子完好无损,下面的石板全部打裂。这就是敬事房的吃饭本事,也是所有太监不敢得罪敬事房太监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