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二十回 偷龙转凤二十

谜案追凶 第二十回 偷龙转凤二十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4:26:09 来源:笔趣阁

由于明成祖朱棣的儿子太子朱高炽礼贤下士,不但虚心求教内阁,而且对内阁官员相当的信任。所在在明成祖朱棣后期,甚至于朱高炽登基后,内阁成为了帝王最重要的谋士和助手。朱高炽每每遇上棘手的问题时,都是第一时间咨询内阁,内阁总会给他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为此朱高炽让内阁提前给自己做好预备工作,提前为他自己分门别类整理好。遇上难题的时候,朱高炽总是召集内阁官员和重要的大臣一起商量。渐渐地内阁官员胆子大了,在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上,内阁提前为帝王出了比较圆满地主意。朱高炽和他的儿子朱瞻基,都做出了一个相同的决定,默许内阁提前为自己做好预备工作,不但省心省力而且让内阁官员更加对自己忠心。但是他们没有打破朱棣对内阁的制约,不允许内阁直接走到前台,内阁最多只能算是帝王的私人助理兼军师而已。

内阁的转折在“土木堡战役”之后,由于明英宗皇帝被宦官王振撺掇去了前线,导致明英宗皇帝被帝国瓦剌俘虏。就在这个关系到大明王朝危亡的时候,皇室和宦官已经乱了分寸,文武大臣也混乱的时候,内阁官员利用对政务的熟悉,还有对大明朝的整体了解,大胆地联合一些忠臣一起做出了一个决定。拥护明英宗皇帝的弟弟登基,遥尊明英宗皇帝为太上皇。这么做不但稳定了人心,而且断了瓦剌想敲诈明朝的想法。大家众志成城地击败瓦剌大军,保住了京城之外,也让满朝文武认识到了内阁官员的厉害和重要性。内阁不但起到了文武官员和帝王之间的联系作用,而且是最了解国情的人。只有她们才可以全面的完整的分析利害,作出比较正确的决定。作为拥立景泰帝的功臣,内阁更是景泰帝最需要依靠的大臣,她们终于走上了前台。景泰帝默许内阁可以直接参与政务,向帝王和大臣提出良性建议的同时,有资格为帝王联系六部相关部门。本来这个任务是要由司礼监做的,可是因为王振的缘故,六部官员不太配合宦官,这给内阁找到了一个好机会。帝王身边除了宦官之外,只有内阁这些亲信了,不依靠内阁帝王怎么办?

作为主战派的代表,也是另外一个拥立景泰帝的功臣于谦,他成为了景泰帝身边的第一红人。只不过于谦不是一个贪恋权位的人,也不是一个嫉贤妒能的人。他知道内阁对于帝王的熟悉程度,也知道这一届内阁的本事,所以他建议不太懂政务的景泰帝重用内阁。给予内阁一些自主权,也给内阁一些经费,让内阁壮大起来。为此内阁建立了自己独立的档案室,将在京六品以上,地方五品以上的所有现任官员的档案收集起来,以供帝王随时随地调阅。后来这些资料转移到了文莱阁,成为了帝王的私人书库,也是内阁查档的重要地方。摆放着各种资料和帝王最近的批示,每五年清理一次,清理时内阁和司礼监要同时在场。清理出来的旧档案也不能丢,需要打包备份后存放。

景泰帝也知道自己对政务的不熟悉,于谦要主管军事和京城治安,所以把一些不重要的政务交到内阁手里。他允许内阁在处理奏章的时候,把自己的意见写在纸片上,一起通过司礼监交给景泰帝。一般来说景泰帝都会遵从内阁的建议,就算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也会召集于谦和内阁一起商量着办。景泰帝在得到于谦的默许下,给予内阁建议地方下层官员的权利。只要是县一级的官员,只要内阁提出建议,向景泰帝举荐的话,一般都可以录用。就连一些京城重要职务的人选上,景泰帝也会提前在私下咨询内阁。在景泰帝当政时期,流传着一个传说,只要和内阁官员搞好关系,一般的中层官员不需要走吏部这条门路。一些中高层的官员只要和内阁搞好关系了,就可以走上比较重要的职位。

后来明英宗皇帝之所以可以复位成功,主要是因为石亨这个将军带兵起的作用。但是外人不知道的事情是因为内阁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内阁官员之所以背弃景泰帝,支持明英宗皇帝复位,主要是因为内阁官员的个人利益。于谦支持景泰帝重用内阁官员,但是不代表于谦完全支持内阁。随着内阁官员渐渐掌权,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的时候,于谦再三警告内阁官员不要任人唯亲。可是内阁官员需要壮大,需要尽快的掌握资源,不可避免的要做一些权钱交易。渐渐地内阁官员胆子养大了,不但敢收钱办事而且敢大包大揽地为一些人谋求门路。于谦在警告内阁官员没有效果的情况下,他直接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了景泰帝。景泰帝虽然没有直接训斥内阁官员,但是内阁官员知道自己在景泰帝那里越来越不被重视了。再加上于谦处处和内阁官员作对,破坏了内阁官员好几次机会,内阁官员终于和于谦走到了对立面。内阁官员虽然不如于谦那么有影响力,但是在景泰帝那里也有一定的分量。景泰帝在内阁官员一次又一次的挑拨下,终于走出了错误的第一步。当于谦的建议被景泰帝否决的时候,于谦终于明白了一点,景泰帝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这一点不光于谦想到了,就连内阁官员们也知道了。只不过于谦依然坚持着帮助景泰帝,内阁官员们却在为自己和大家找后路。在得知景泰帝准备彻底除掉明英宗皇帝,并把这个罪过推给内阁,最后以“擅自做主”的罪名杀了内阁官员的秘密情报后,内阁官员终于决定帮助明英宗皇帝复位。内阁官员利用自己的权利暗中会见了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皇帝,为他联系了石亨这个大军阀,也为明英宗皇帝联系了一些皇亲国戚。在内阁官员的暗中策划下,明英宗皇帝终于复位成功。作为功臣的内阁官员,终于走上了政治舞台,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朝会,在大殿上发表自己的建议了。

但是内阁没有直接管理政务的权利,也没有权利管理或者监督地方衙门和六部。他们不但手里没有权没有兵,而且依然要依附在帝王身边,最多只能在私下左右帝王的决定。这些权利要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话,或许已经是一个顶峰了,但是这不是内阁官员全体人可以满足的。他么需要有自己的独立权,需要能够制约别人对权力,至少需要有权利和六部的高官平起平坐才可以。不然的话他们这些内阁官员不会被贵族们重视,不能代表贵族的集体利益。

机会终于来了,明孝宗朱樘登基了。他是一个比较没有主见的皇帝,他不但有幼年的阴影,而且有一个强势的妻子,他是古代唯一一个只有一个女人的皇帝。他的怯懦和没有主见,给了内阁官员一个走向辉煌的机会。鉴于明孝宗朱樘对于政务的不熟悉,还有明孝宗朱樘对宦官的警惕,内阁官员建议他照抄内阁官员的建议。明孝宗朱樘试着做了几次,不但没有被大家发现,而且得到了一些大臣们的赞扬。明孝宗朱樘索性把批阅奏章的权力交给内阁官员,就连一些重要场合的话也由内阁官员事先整理好。特别是一些事情上的决断,为了不被大家知道明孝宗朱樘的无能,所以事先由内阁官员设定好。明孝宗朱樘表面上不允许大臣反对自己的建议,其实是担心自己没有办法决断。又不好当着大家的面咨询内阁官员,所以只好硬着头皮不让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这就导致他成为了内阁官员的傀儡,一些重大的决定由内阁官员私下决定好就算数。不可惜这种利用傀儡皇帝控制局势的时间并不久,明孝宗朱樘不久之后就一命呜呼了。

还好明孝宗朱樘重用内阁官员,还好明孝宗朱樘的儿子后来的武宗皇帝朱厚照不爱一本正经的处理军国大事,内阁官员终于走到了权利最高峰。他们有意无意地暗示武宗皇帝朱厚照,就算不用每天上朝,只要有内阁官员帮着看着的话,大明江山不会有大问题。为此对内阁官员有比较大好感的武宗皇帝朱厚照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让内阁官员主持朝会,而他不用每天上朝。试用了一段时间后,武宗皇帝朱厚照彻底相信了这个事实,所以决定放下政务去远游。他直接下旨要内阁官员负责全面的政务,遇上大事的时候才可以找他决定。这样一来不就等于把权利完全交给了内阁官员,内阁官员等于超越了六部衙门,成为了最高机构。

这一格局完全改变了局势,另一些人看到了机会,也让一些人看到了危机。功勋和武将,还有一些六部主官觉得这么做不合适,又担心内阁官员的权力过大,所以他们找到了武宗皇帝朱厚照的母亲,也就是当时的太后。内阁官员手里的权力不能太大,也不能什么事情都插手,不然的话就会彻底架空皇室和六部衙门。这对皇室也好,对朝廷也好,都不是一个好现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