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十一回 白衣之死十一

谜案追凶 第十一回 白衣之死十一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4:26:09 来源:笔趣阁

契丹武士也感觉到了危机,终于派出他们中间力气最大的武士出场。这个武士是放牛娃出身,曾经单手按倒过一头成年公牛,是契丹力气最大的一个人。他来京城只参加过两场比武,第一场他把对手一把抓起,丢下了擂台。结果对手浑身骨头被丢散了架,就算不死也只能在床上躺一辈子。第二场他把一个宋人武士抓在手里,左右手一分,活活将这个宋人武士撕成了两半。契丹武士们担心这个人太粗暴,所以不准他再出场。现在为了震慑宋人,为了打败金台,他们决定让这个大力士上场。

当这个契丹武士上场后,宋君发出一声惊呼。金台的个子在宋人中不算很高,算是中等偏矮,但是符合宋军标准。这个契丹武士是契丹最高的一个武士,在契丹也算是高大的。两个人站在一起一比较,马上发现了问题。金台只在这个契丹武士的胸口左右位置,武士起码比金台高出三至四个头不说,腰身也比金台粗大不少。宋君目测了一下,这个契丹武士起码是金台的两倍重量,在这个武士看来,金台就像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一样。

正当契丹武士带着鄙视的目光看着金台的时候,金台突然一拳打出。明明这一拳不重,打向的又是契丹武士不重要的部位,但是结果令人非常意外,这个高大的的武士突然弯下了腰,十分痛苦的看着金台。原来金台的一拳打在了这个契丹武士的关节上,契丹武士第一次感觉到了疼痛的味道。就在契丹武士弯腰的一瞬间,金台的第二拳也已经打出了。这一拳打在了契丹武士的左脸上,只听见一声骨裂声后,契丹武士整个人倒地不起。金台第一拳打伤了这个契丹武士的右手关节,从此这个契丹武士不能再用右手打人了。金台第二拳打在了这个契丹武士的左脸上,从此这个契丹武士将士最丑的契丹人,整张左脸将无法见人,这是金台教训这个喜欢看不起宋人的契丹武士。

契丹武士倒地的一瞬间,契丹武士们觉得不可能,宋君也觉得太突然了。台下的老百姓们发出有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几个宋军带头,大声为金台助威叫好。金台向台下的大家抱拳见礼,大家这才发现金台不但年纪不大,而且是一个貌不惊人的小伙子。还好擂台有点高,大家没有发现金台脸上的刺青,不然大家不会这么疯狂了。

契丹武士们在一起商量,想办法对付这个难缠的金台。有人说比武器,利用金台这种宋人对武器的不熟悉,利用他们对武器的精通打败金台。有人说利用契丹人力气比较大的特点,和金台比力气,一定可以让金台败下来。也有人说比暗器,金台这种人一定不会暗器射箭,他们契丹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骑马射箭是他们的强项。最后大家绝定下面几场比试内容,兵器一场,角力一场,暗器一场,射箭一场,骑马一场,比完再说。

正当大家觉得不公平的时候,契丹人已经准备好了工具。和金台对敌的契丹人拿着一把大刀上来,金台只好选了一根棍子。金台在家乡的时候学过其他的兵器,但是都是一些花俏的把式。到了边关之后金台看见了真正的对战,发觉军中流行的“二圣棍”有独到之处。所谓的“二圣棍”是指宋太宗赵匡义和他哥哥宋太祖赵匡胤两任创出的棍法,宋太宗赵匡义当了皇帝后,把这套棍法经过整理后再军中推广。宋太祖赵匡胤是马上皇帝,宋太宗赵匡义也当过殿前大将军,两个人都是上过战场的高手。他们的棍法不但犀利而且具有实战效果,十分适合军中士兵使用。金台白天服役晚上练功,有时候也练习“二圣棍”,虽然说不上精通,但是也有一些心得。

金台使用棍子这让宋君一振,这棍法最出名的就是他祖先的“二圣棍”。只要金台利用棍法打败契丹人的话,就等于宋君的祖先打败契丹人,风光依然是宋人特别是皇家的。当金台摆出“二圣棍”的起手式后,宋君带头为金台叫好。了解“二圣棍”来历的宋人们也一起为金台叫好,这不是金台一个人的事情,这是关系到整个宋人的事情,特别是金台使出“二圣棍”后,他就是两代宋君的代表。

金台犹如神助一样,不但招招威武,而且力道十足。契丹武士本来可以抵抗一阵子的,可是看见台下这么多人一起叫好,就连宋君也疯狂了,不由得开始心惊胆战起来。一个是有如神助,一个是心绪不宁,当然结果是很明显的,金台不久之后就把这个契丹武士打下了擂台。

下一场是角力,也就是契丹人最熟悉的摔跤。这不光是技巧问题,更是要比力气和爆发力。契丹人意味着一场一定可以把金台比下去,宋人的力气绝对不如契丹人。可是他们没想到一件事情,金台这些年在边关做苦力,整天搬石头打熬身体,力气一点也不比契丹人差。契丹人摔跤不光比力气,也要比灵活性,论灵巧性绝对不如金台。金台像一条游鱼一样让契丹人抓不住,一旦抓住了一角力,契丹人也不是金台的对手。金台立于不败之地后,把对手当球一样耍,在金台手里对手乖得像一个孩子一样。在大家哄笑声中,金台把这个对手丢下了擂台,再赢一局。

再下一场是比暗器,契丹人的代表连发九镖,镖镖打在红心上。大家开始为金台担心的时候,金台看也不看的抓起一把把暗器丢出去。结果金台的镖打出后拼成了一个“宋”字,不但整整齐齐的,而且很公整,就像量过一样。原来金台小时候很喜欢使用暗器,所以在家乡的时候金台的暗器功夫排上所有功夫的第一位。契丹人和金台比暗器,简直就是在自己找死。

接下来是射箭,契丹人不愧是射箭好手,代表连发十九箭,箭箭都中红心不说,而且是连珠箭。所谓的“连珠箭”就是不停的射箭,箭还没有射到目标第二箭已经出手,一般射完连珠箭的时间是一般射箭的十分之一。所以连珠箭不但难射而且不容易一起中目标,像这样十九支箭几乎一口气射完,射在同一地方真的不容易。金台微微一笑,然后拿起弓箭也射了起来。金台的射箭速度明显没有对方那么快,但是也比一般的射手快近一倍。结果令所有的契丹人大吃一惊,因为金台的第一箭射在红心上,第二支箭射在第一支箭箭尾上,第三支箭射在第二支箭的箭尾上,以此类推一直到最后一支箭。这样的射箭是契丹人没有射过的,明显比射靶心和连珠箭难多了。看着这一条长长的箭,契丹人终于承认自己输了这一场比箭。

接下来是比骑马,契丹人为了夺回面子,选了两匹脾气最不好的公马,就想看看金台出丑。金台看上就不是一个有钱的人,这样的武者不可能会骑马。无论是朝廷也好,军队也好,战马是大家不容易遇上的战略工具。除了军队和朝廷之外,一般的人很少有机会练习骑马。一匹普通的马在北宋就要十几二十两银子,每天的吃用要近半两银子,不是一般的人养得起的。就算有马可以经常骑,也没余整天和马生活在一起的契丹人对马的熟悉。所以契丹人相信这一场比试契丹人绝对能够赢,而且会让金台这个对手输得很难看。

金台看见自己要骑的马后,一阵子苦笑不已。原来金台到边关后,除了要出苦力之外,也要照顾战马。所谓的战马是骑兵的马,将领们的战马轮不到金台这种人伺候。这些野性难驯的战马,除了自己的主人之外,很少听话。特别是听这些配军们的话,马也会看人做事。遇上骑兵或者一般的士兵,战马会老实一些,遇上配军这种苦力,战马就会不老实。金台好几次被这些战马弄得不太平,多次被士兵或打或骂。金台索性和这些战马较上了劲,战马们从此和感和金台作对。金台也从一个马夫那里学会了,许多管理马匹的知识。金台在边关是一个驯马的好手,无论在难驯服的战马,到金台手里都会变得很老实。北宋的战马来自三个来源,第一是想关外人买回来的。这种战马血统不是很好,战斗力也不强,一般只能当做运输用。第二来源是边关缴获的战马。这些战马因为是缴获的,所以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势,所以没有几年后就会废了。第三种来源是边关将士组织人手围捕过来的野马。这些野马是自由的,一旦被围捕后,成年的野马补充维战马,幼马一起训练将来成为战马,老马卖了换钱或者换粮食。金台负责训练的就是成年野马,要把这些野马尽快的训练成为可以上战场的战马。这就需要训练的人用蛮力降服野马,磨平野马的野性,让野马适应战马的生活。金台原以为用不上这种本事了,没想到现在又要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