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七回 莲花之谜七

谜案追凶 第七回 莲花之谜七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4:26:09 来源:笔趣阁

秦泰拉起展小小,对着老酒鬼师爷的背影,深深地鞠躬。老酒鬼师爷也好像感觉到了,虽然没有回头,但是站着接受了这个礼。等秦泰夫妻站直了之后,老酒鬼师爷再一次坚定地离开了。展小小抱着干爹老酒鬼师爷的酒葫芦,哭得很伤心。秦泰也把玉佩挂在了儿子小平安的身上,这是老酒鬼师爷对小平安的一种关心,小平安和秦泰夫妻永远不会忘记。

展小小抱着孩子,仔细打量了一下玉佩,马上发现玉佩的不一般。这块玉佩是正宗的和田白玉,虽然不是很大块的,但是质地和色泽都是最好的。朱厚照送老酒鬼师爷的,大家都会以为是皇家特有的龙形玉佩或者刻有龙的图案的玉佩。可是这块玉佩和皇家看上去一点也不搭界,要不是老酒鬼师爷亲口说的话,大家都不会联想到皇家。展小小抚摸着这块玉佩,其实不管玉佩好不好,贵不贵,对于展小小来说都是干爹老酒鬼师爷留给她们母子的一个念想。

比起妻子展小小来说,丈夫秦泰比展小小想得更加深远。他也仔细打量过这块玉佩,也感觉到了这块玉佩的不一样。不过她们夫妻远远没有想到这块玉佩的来历,当然世上也没有人知道这块玉佩的真正来历了。说起这块玉佩,不得不说起一段陈年往事。明宪宗朱见深幼年和他的父皇一起被幽禁在南宫重华宫内,身边只有一个大宫女万珠珠。因为明宪宗的父亲听信太监王振的挑唆,御驾亲征瓦剌,结果不但全军覆没而且他也被瓦剌人抓住了。当时国家一片混乱不说,瓦剌军队已经打到了京城附近。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朝中老臣在于谦的带领下,找到了老太后,请求拥立明宪宗的叔叔,也就是当时皇帝的亲弟弟为新君。在万般无奈之下新君登基,上下一心对抗瓦剌军队。瓦剌军队见攻打不成功,只好退兵回到了他们自己的地盘。这时候新君已经坐稳了江山,年号为景泰,遥尊皇兄为太上皇。明宪宗的父亲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废物,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吃尽了苦头受尽了委屈。在大臣们的一致劝说下,景泰帝用大批金银财宝换回了太上皇,但是此时的太上皇已经成为了一个笑柄。大臣们不拥护他,老百姓们看不起他,景泰帝更加不想他回来掌权。景泰帝表面上是关心皇兄太上皇,其实是担心他重新夺回皇位,所以把太上皇一家人幽禁在重华宫。每天除了送饭之外,大门是关闭的,里面有太监监视着,外面有侍卫把守着,太上皇一家人连自由也没有。不久之后大家对太上皇的态度越来越差,不知道是景泰帝有意安排的,还是有人故意这么做的。外面把守的士兵换上了终于景泰帝的人,军官也是太上皇不认识的。重华宫里面的太监也换上了曾经被王振欺负的,这些人痛恨王振也痛恨当初事事听从王振的皇帝也就是现在的太上皇。这些太监不但不用心伺候太上皇一家人,而且总是在一边对太上皇一家人冷嘲热讽。

最后发展到太上皇一家人吃不饱穿不暖,太上皇想吃上一顿肉也很困难。因为送来的饭菜越来越少,质量也越来越差,所以太上皇一家人都吃不饱。为了不饿死不冷死,太上皇的妻子以前的皇后只好带着不多的妃子和宫女一起连日连夜做针线活。做好之后托送饭的太监拿出去卖,换来的钱添加伙食或者衣物。送饭的太监也不是好说话的,不但从中拿了不少的好处,而且对这位皇太后也不是很尊敬。为了一家人的温饱,明宪宗的母亲只好忍下了这一切。

因为吃不饱穿不暖,明宪宗从小不但失去了读书识字的资格,而且缺少照顾的人。太监们不敢过多欺负当过皇帝的贴身,也不敢过多得罪刚烈的皇太后,只好拿不懂事的小皇子出气。当时还是太上皇儿子的明宪宗经常被太监们欺负,而且被士兵们吓唬和戏弄,留下了不少的阴影。身边只有一个宫女对他比较好,经常帮他保护他不说,而且晚上抱着他哄着他睡觉。当时还是小皇子的明宪宗就对这个宫女做出了承诺,将来一定要对她好,一辈子都听她的话。没想到这个承诺后来真的实现了,而且明宪宗真的做到了最后。

太上皇本来已经放弃了皇位之争,决定留在重华宫过一辈子了。可是事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他不得不改变原有的想法。原来在他以太上皇的身份回到自己国家的时候,景泰帝也就是他的亲弟弟担心他要回皇位,所以当时亲口承诺过,将来立太上皇的嫡长子朱见深当太子,也就是说将来把皇位还给太上皇的后代。因为这个承诺,因为太上皇也觉得自己对不起祖宗和大家,所以太上皇没有闹事。可是后来事情有了变化,景泰帝不但对太上皇一家人越来越差,而且想推翻原来的承诺。太上皇自己可以放弃一切,但是这个江山要留给他的子孙。为了给儿子夺回原有的一切,为了给自己出气,明宪宗的父亲开始暗中联络亲信势力。虽然景泰帝时时刻刻提防着皇兄,但是他毕竟不是皇室正统传人,不知道亲贵功勋的实际作用。当年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之所以没有杀光所有的的亲贵功勋,就是防止皇帝被大臣们架空,有人夺皇位杀他的子孙。所以朱元璋留了一手绝的,文官和武官相互制约,用锦衣卫压制百官,皇室监督皇帝,皇帝控制亲贵功勋。必要的时候皇帝可以拿出朱元璋留下的遗物,调动功勋后人制衡朝中力量。这个遗物外人不知道,只有上一代皇帝传给下一任皇帝,就连没有接位的太子也不知道。明宪宗的父亲从他的父皇那里知道了这个秘密,景泰帝不是传人当然不知道了。明宪宗的父亲也不准备告诉他的弟弟,想把这个秘密将来直接告诉自己的儿子未来的皇帝。

亲贵功勋名义上享受着郭家最好的待遇,其实手里并没有多少实权。这是因为大家担心亲贵功勋手里的权力过大,将来成为国家和皇室的敌人。但是这些亲贵功勋的后人名义上依然兼任着各个军队特别是京城军队的一号长官。就算他们不用天天上班报道,就算他们和下层军官不熟悉,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些功勋后人是自己部队的最高长官。因为大明的军队施行军户制度,也就是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是父传子,兄弟相传的,所以各个部队的军官和士兵有一多半和功勋后人是熟悉的。这些功勋后人的地位是他们老祖宗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他们和部下是战斗中接下的友情,所以他们的后人不是亲戚就是发小。一旦这些功勋后人接到特别指令,皇帝授权给他们特别权利后,他们真的能够第一时间控制军队。就算当时的军队指挥官不配合,这些在家享福的功勋后人依然能够亲自调动军队。这些功勋后人表面上都是酒囊饭袋,平时只会做一些荒唐事,其实哪一个小时候没有经过特别培训过?这些功勋后人知道自己是将军的后代,不但要继承老祖宗的本事,而且要做好时刻为皇帝卖命的打算。要是忘记了根本,要是皇帝要用的时候派不上用处的话,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就会被皇帝抛弃。所以他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学过一些功夫,也会一些领兵打仗的本事。虽然这些人的本事可能一辈子的用不上,但是“有备无患”是必要的。这不,太上皇要夺回皇位,就要用上这些功勋后人了。

不光这些功勋后人听太上皇的话,而且有一些手里有兵权的武将也愿意帮助太上皇。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大将石亨,他的站队直接影响到了后面的形势。石亨原来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军人后代,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个将军,所以他从小过着无法无天的生活。因为他不是家中的长子,所以没有资格继承父亲的地位,但是他不用当兵对他来说也很好。没想到一场战役下来,他的父亲受了重伤,他的大哥战死了,他成为了石家的接班人。他的父亲一边教导儿子石亨,一边让石亨接手军队。因为石亨的父亲战败了,不少手下不是死了就是散了,所以实力大不如前。石亨接手后不但没有当上将军,而且连驻防也换到了比较没有油水的地方。正当石亨以为自己走霉运的时候,“土木堡战役”开始了。虽然是御驾亲征,虽然有百分百胜利的可能,但是胆小怕死的石亨依然不敢上前线。他尽量争取到了一个驻守后方的任务,不用带兵上前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