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二十六回 借尸还魂二十六

谜案追凶 第二十六回 借尸还魂二十六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6:04 来源:笔趣阁

就在秦泰准备离开徐州的时候,“马三刀”回来了。经过他的证实,昆山军营五十里之外,的确有一个叫江口的地方。那是一个早已经废弃的口岸,因为多年来海上倭寇作乱,朝廷海运受阻,所以早已经废弃不用了。原来这里曾经是一个热闹的集市和港口,如今成为了一个荒凉的地方。“马三刀”还打听到几个重要线索,令秦泰和展小小为之振奋。

“马三刀”打听到江口自从被遗弃之后,周围的老百姓纷纷离开了这个已经不能使用的港口。但是依然有一些原住民,因为舍不得离开这个世代居住的地方,而留了下来。可是不久之后这些原住民都不见了,有人说是他们搬走了,也有人说是被杀了。反正这些人都不见了。

“马三刀”还打听到,十多年前,一伙山贼因为迫于无奈,曾经霸占过江口。但是不久之后,一向懒散的朝廷的军队竟然围剿了这群山贼。而那群士兵真是昆山军营的士兵,当时的监军就是张敬。

“马三刀”还拓写了一些石刻,其中有一些是古怪的文字,和张敬临死的时候抓着的腰带上的文字差不多。这个线索令秦泰感到兴奋。

秦泰一边消化“马三刀”的信息,一边帮着展小小翻译“马三刀”带来的石刻。“马三刀”也在略微休息之后,帮着秦泰整理证据。

这时候那个心存感激的军官来了,他拿来了手下收集的资料。这是秦泰用胡宗宪的令牌,要他们帮着查找的四个倭人的信息。秦泰连忙接过卷宗仔细看了起来,等秦泰看完这些卷宗之后,一个比较清晰的线索出现在秦泰的脑海里。

秦泰支开不相干的人,命令李丁等刚刚赶到不久的江南总督府的亲兵把守帐篷,不得允许任何人不得靠近。在里面秦泰、展小小、“马三刀”三个人又开起了“诸葛会”。

首先秦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三刀的信息,加上刚到的卷宗。证实了一件事情,这四个倭人不但是倭寇,更是危害我大明沿海村庄的倭寇中相当重要的人物。他们不但是倭寇里的头目,更是经常化装成我汉人,来内地刺探情报的倭国jiān细。卷宗上说,六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从前线受伤回后方的士兵认出了其中一个jiān细。这个士兵原来隶属于俞大猷的探子兵队伍,曾经不止一次看见过这四个jiān细向他们的大首领汇报我大明的军情和地方防务。这个士兵马上向就近的兵营汇报,士兵们抓住了这四个jiān细。这四人xìng格相当的强硬,不但不愿意说出自己的事情,更是大骂士兵和军官。经报请南京镇守太监张勇,张勇下令处死这四个jiān细。听清楚了吗?是那个张勇下的命令。”

展小小马上想到什么,立刻说:“这么说他们是窝里斗。张勇借这个机会杀了这四个人,是为了借人灭口了?后来张勇意外身亡,会不会就是倭人对他的报复行为?”

秦泰没有正面回答展小小的疑问,又说:“四个重要的倭人怎么会同时出现在一起?按照一般的惯例,他们四个人应该各有各的分管,不大会在同一个地方出现。而且这个地方又是在敌方的地方,他们四个人怎么会这么傻呢?唯一的解释只有两种,第一种是他们受了欺骗,有人故意把他们约到了一起,然后借刀杀人。第二种是他们故意引起大家的注意,故意给大明士兵抓住。”

展小小怀疑地说:“第一种可能xìng存在。可能是张勇故意骗他们来内地之后,再把他们抓起来杀了。但是第二种可能xìng,怎么也说不通啊?难道这四个倭人脑子有病,自己送死吗?”

秦泰又说:“现在不去管这四个倭人是怎么死的了。现在分析一下江口这地方。我越来越觉得这个江口有问题。首先三刀说的,这里的原来的居民都不见了。这些居民上了哪里去了?就算集体搬走了,也应该有官府的人调走他们的卷宗才对。所以说他们不是搬走了,不是被杀了就是失踪了。其次昆山军营的作用是拱卫南京,围剿山贼的事情怎么也轮不上他们。他们主动出击,消灭盘踞在江口的山贼,一定有问题。第三就是江口出现了这么多倭文的石刻,证明有倭人曾经在江口长时间居住过。在江口兴盛的时候,虽然会有倭人进出港口,但是我国和倭国之间的关系并不好,所以不会有大批倭人在我大明逗留。”

展小小抢着说道:“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在这些年里。江口被朝廷遗弃的时间里,倭寇暗中留在江口。不但霸占了江口,而且在这里长期驻守了一支军队。这些倭人里一些喜欢卖弄文学的,在一些石头上留下了石刻。可是他们驻守这里有什么用呢?”

秦泰白了展小小一眼,不知道是因为展小小抢了他的话不高兴,还是展小小问的问题太过于小儿科。展小小马上乖乖地做好,不再多话。秦泰比较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于展小小的“识相”,秦泰很满意。

秦泰又说:“江口不但离昆山军营很近,而且离南京也很近。这便于他们观察南京周边地区的军事调动。要是南京城兵力空虚的话,他们可以直接进攻南京,或者从海路秘密运送大批倭寇攻占南京。还有这个江口可以直接通往大海,是天然的走私和运送大件货物的地方。看来倭寇把江口当作了一个秘密联络地点和一个军事基地。”

“马三刀”恍然大悟地说:“怪不得山贼要被围剿了。这是昆山军营,不,应该说是张敬在帮着倭寇清理不必要的麻烦。这么说来,那些原来的居民是被倭寇全部杀了。这些丧尽天良的倭寇,老百姓得罪你们了吗?为什么无缘无故的屠杀我们的百姓?我真想去他们的地盘,好好也折磨一下他们的老百姓。”

秦泰略带一点忧伤地说:“三刀,冷静点。倭寇不是人,至少对于我们大明国的人来说,他们是畜生。比如说我们被狗咬了一口,难道反过去也咬狗一口吗?他们是畜生,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我们却不能。这些人一定会有他们自己的报应,我相信我大明的军队一定会为我们报仇的。至于这些百姓,我觉得会不会是被倭寇们抓了起来,逼着他们清理堵塞的河道去了。江口作为一个港口,当时每一年朝廷花大量银子清理河道里的淤泥。自从遗弃之后,河道里的淤泥一定越来越多。为了清理河道里的淤泥,倭寇一定需要大量的当地老百姓清理。这些居民很有可能被倭寇抓去清理河道里的淤泥去了。不过过了这么多年,这些百姓估计已经全部遇难了。”

三个人谁也没有在说话,大家都心里觉得不痛快,特别是“马三刀”,真的很生气。要是身边有倭人在的话,一定会很倒霉,绝对会承受“马三刀”暴风骤雨般地冲击。不光脾气不好的“马三刀”会打人,就连展小小也说不定会动手,秦泰倒好一点。要是周围没有其他人,没有士兵看着的话,秦泰也会出手。但是只要身边有外人,有士兵看守的话,秦泰还是要顾忌一点自己的身份。

这时候那个军官过来了,这个军官叫郑益民,山东泰安人士。原来隶属于昆山军营,后来调到了徐州附近的兵营,担任军营里的一个佐领。“佐领”是大明军队里的一个职务名称,职务在把总和千户之间。“把总”又叫百户,名以上可以统领百人左右的军队,其实自从大明国建立以来,就没有实额实饷过。也就是说军营没有满营过,也没有实打实的发过足额军饷。京城附近的军营好点,一般都是七chéng rén数,三成空饷由军官和监军的太监获得。地方上的军营一般是六chéng rén数,有的地方不到五成。这么说来一个百户,也就是把总手下的士兵不到六七十人。一个千户,也就是千总手下不到六七百人而已。郑益民所在的军营属于后方军营,不但实力差而且福利更差。这里的士兵不如京城的士兵那么受到朝廷的重视,又不如前线的士兵那么重要,所以整体实力真的不敢恭维。李丁虽然只带来不到百人的胡宗宪的亲兵队,但是真的打起来的话,绝对能把郑益民所带的三百多地方士兵给杀个片甲不留。

秦泰听说郑益民来自昆山军营,就开始旁敲侧击的打听关于昆山军营里的事情。由于郑益民感激秦泰,秦泰又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官员,所以郑益民把知道的一切说了出来。

原来昆山军营之所以叫昆山军营,主要是因为军营驻守在离南京城不远的昆山县,军营依山而建,这座山就是昆山。昆山军营因为是拱卫南京的军营,所以他们的建制是按照皇家军队建造的。当有皇帝南巡的时候,他们也要担负起保护皇帝的责任。所以昆山军营的战斗力和装备在南方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要不是戚继光和俞大猷等一些将领自己拿钱出来贴补前线士兵的装备和福利的话,前线的士兵还不如昆山军营的士兵厉害。可是昆山军营属于后卫军营,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擅自离开南京城附近,更不能作为一线部队参战。所以昆山军营空有这么多这么好的装备和士兵,却不能杀敌报效国家。每一个派往昆山军营的主将,其实就是变相幽禁。昆山军营的实权掌握在监军手上,主将只不过只有训练士兵的权利而已。自从张敬离开昆山军营之后,昆山军营先后来过两位监军太监。第一个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孟冲的干儿子丁白。孟冲不光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更是御马监的总管,也是掌握天下兵马的人。如果说大明的兵马大元帅是谁,就只有历代皇帝他本人了。可是皇帝总不能天天管着士兵和军队,所以皇帝兼任的兵马大元帅身边就有一个常务副元帅。这个主持常务的副元帅就是御马监的总管。全国兵马的总后勤就是兵部,总调度就是内阁。丁白来到昆山军营后不久,就意外的病死了。为此丁白的干爹,御马监总管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孟冲,下令重新整顿昆山军营。昆山军营上层全部换上了新人,主将换了,监军太监也换了。新任的监军,现在为了处理军营里的烂帐,弄得是焦头烂额。郑益民也借这个机会离开了昆山军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