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三十回 借尸还魂三十

谜案追凶 第三十回 借尸还魂三十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6:04 来源:笔趣阁

秦泰也很吃惊,就对马明说:“公公,不要着急。着急也没有用。现在要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出来。您能不能最快速度联系**,请到皇上的圣旨?”

马明略带怀疑地看了看秦泰,才说:“大人,您要什么样的圣旨?”

秦泰说:“您就说在调查军营的时候,发现物资有所短缺。请求皇上给与您全权处理昆山军营舞弊案的权力。有了这道圣旨之后,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控制军营,抓捕嫌疑人。”

马明马上说:“不需要请旨,杂家手上有皇上的手谕,还有司礼监的公文。有全权处理应急事务的权力。”**就是**,办事效率真的比朝中正式官方快多了,也灵活多了。

秦泰眼睛一亮,连忙说:“那好,我们的胜算有多了几分。我们坐下来商量,怎么解决这件事情。”

三个人在一起,各自发表自己的建议之后,秦泰总结了一番。马明一拍手,出来几个心腹小太监候命。马明写了一些条子之后,把条子交给秦泰,并把这几个小太监交给秦泰使用。秦泰带着展小小和几个小太监马上出了军营,带上外面等候的李丁一伙人离开了昆山军营。

就在秦泰离开军营的同时,还在准备反击的邓同、邓辉、张明,以及他们的亲信,马上被马明的人包围了起来。第一营将官张明企图反抗,马上被手拿弩箭的士兵shè成了一个刺猬。马明冷着脸,上来不管不顾的扒下张明的裤子,在大家充满疑问的时候,马明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个张明穿着倭寇才穿的“尿包内裤”,证明张明不但不是一个汉人,而且是一个倭人。“通倭”在大明是一个和“欺君”一样的大罪,在大明军队里更是一项天大的罪。所有的士兵都傻了眼,马上逼着邓同等人当众脱裤子。邓同他们一共二十三人,穿这种裤子的竟然有八个。一两个倭人可以解释,仈jiǔ个倭人利用汉人身份在军营就是大大的有嫌疑了。邓同一伙人“通倭”的罪名坐实了,接下来就是马明亲自审讯他们了。

马明是太监,一个有手段的太监,一个曾经在东厂受过专门培训的太监。对于审问犯人,怎么问出自己想要的口供,很有一套。邓同这几个汉jiān本来就骨头软,马上就招供了。几个倭寇很硬气,但是也坚持不了多久之后,开始大冒冷汗,一个个开始说出自己知道的秘密。要知道马明一来痛恨这些汉jiān和倭寇,二来关系到自己的xìng命,三来时间紧任务重,所以他直接跳过一些简单的,一上手就是一些能要人命的手段。这种刑具和手段就连硬汉,铁骨铮铮的大英雄也受不了,何况是他们。

邓同交代了许多,倭寇也说了许多连邓同都不知道的秘密。马明一五一十的记录下来,下令把邓同等人分别关押,不得任何人接近。至于手铐脚镣的钥匙由马明亲自掌管。他们的一rì三餐也由马明的一个干儿子亲自做好、送达、监督士兵喂饭。

在他们的证言里,马明发现了不少秘密,都是一些连秦泰也不知道的秘密。马明第一时间抄录下来,一份留下,一份快马送给秦泰。送信的人是马明的亲信,保护他的更是一队昆山军营最好的士兵。

秦泰还在赶往南京的路上的时候,就收到了马明的证供。秦泰临时下马,在一边休息的时候,一口气看完了马明的信。马明在信里说了好多秦泰不知道的事情,也证实了一些秦泰的猜想。当年带队去江口剿匪的就是邓同,邓辉是先锋。等消灭了盘踞在江口的山贼之后,邓同带着一部分人先回了军营。邓辉带着一部分人,留在江口,不但监督平时关在江口一个秘密地方的原居民继续疏通河道,更是在事后以勾结山贼的名义全部杀死了这些无辜的居民。原来这些居民是死在自己人的手里,他们到死也不知道他们是在为倭寇做事。这群居民真的太可怜了。

马明的信里还提到了一些关于张敬的事情。张敬来昆山军营之前,已经有人勾结倭寇,私下偷卖一些物资,但是数量不大。张敬来了之后,不但全盘接受买卖,而且扩大交易量。邓同和邓辉本来是堂兄弟,也是张敬发展来的。张敬和已经死了的四个倭寇属于同一个地方,后来来了张明等人,他们和张敬并不对路。张敬在的时候,不断打压他们,不准他们插手昆山军营的生意。张明也只好隐忍,直到张敬调离昆山军营。

张敬离开后不久,张明重新掌握这里的交易主动权。但是新来的监军丁白不但不合作,而且准备全面调查昆山军营的库存。张明就威胁邓同等人,逼着他们害死了新任监军太监丁白。邓同他们利用人际关系,还有一些钱财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而且成功的控制了昆山军营的库房管理。虽然马明上任后严格管理,但是架不住他们人多势众,上下其手联合作案。就在秦泰来军营之前不久,张明已经接到上级指令宣布放弃军营。要不是因为监视秦泰的人手没有全部回来,要不是打听张敬的人延误时机,被秦泰堵在军营门口的话,张明他们已经分批离开了昆山军营。

这时候展小小突然看见一队人马,他们一边赶路一边观望。展小小就迎了上去,发现竟然是郑益民。原来郑益民在押送张敬的尸体和张敬的随从的时候,意外发现一个小太监偷藏了一些东西。郑益民逼问这个小太监,小太监才说东西是自己偷偷留下的,东西都是张敬生前用过的东西。郑益民不管理会那些小古董,却一眼看见了一本jīng致的册子。打开一看,里面的文字郑益民一个也不认识。郑益民多了一个心眼,想起“马三刀”的那些石刻拓片,马上想到会不会是重要证据,就亲自带人赶上来给秦泰。展小小接过这本册子后,马上嘱咐郑益民赶回去继续监视小太监们,并暗中一一对他们进行搜查。一有线索马上上报。

有了马明的消息,又有了张敬的小册子,秦泰下令在附近休息一晚,明天继续赶路。这时候展小小什么事情都不用管,只要专心翻译张敬的小册子就好了。展小小经过几次翻译,速度明显快了不少,不到天黑就已经翻译出大半内容。展小小每翻译出一张,秦泰就迫不及待地看一张。两个人谁也不说话,但是相互之间的默契越来越熟练。

秦泰看着这份翻译,心里的激动越来越激烈。这是一本张敬用倭文写的“大事记”,上面写着张敬一些重要的事情。张敬是一个混血儿,他的母亲是中国人,他的父亲是倭人。他的父亲占有了她的妈妈之后,还算有良心,把这个女人带走了。张敬出生在浙江舟山一个倭寇占据的小岛上,从小和妈妈在一起受大家的白眼。因为张敬只有一半倭人血统,所以就连张敬的父亲也不大关心这个儿子。在张敬六岁的时候,他的便宜爸爸不幸战死了。她们母子失去了唯一的依靠,成为了和所有抢来了中国女人一样的待遇。为了自己的母亲好受一点,也为了换回一些所谓的尊严,张敬接受了倭寇头子的“秘密任务”。张敬接下任务,他的母亲马上有一个低贱的女奴变成了一个倭人夫人。

当时年纪太小的张敬并不知道用他的目的是什么,只是想让自己的母亲生活得好一点而已。直到倭寇头子设计好假身份,送张敬进了大明皇宫,张敬才知道自己将永远不可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了。

为了安全起见,所有送进皇宫的“小探子”,都不会去理会。外面的倭寇不联系他们,他们也根本找不到组织。一直等到他们有了一定的地位之后,倭寇的内jiān才会联系他们。一步步地安排他们完成所要完成的使命。张敬也是这样,进宫之后没有一个人帮他救他,他也不知道谁是自己人。直到他成为吕芳的干儿子,得到吕芳的照顾之后,才有人联系他。告诉他母亲的近况,并让他记忆起一些往事和生活习惯。从此张敬开始用早就不用的倭文记录自己的事情。

在张敬的记录里,得到证实,张敬出任昆山军营的监军太监本来就是一个计划。目的就是利用张敬的监军身份,偷运昆山军营里的巨大物资给倭寇。好处是张敬能够看见自己的母亲,能够吃到自己母亲做的小菜。对于一个长期的不到关怀的太监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比亲情和回忆更重要的了。张敬如愿以偿的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吃到了母亲做的,并不太地道的倭国菜肴。不知道是遗传关系,还是个人喜好,张敬对于芥末特别喜爱。几乎可以说迷恋这种味道,虽然有人再三jǐng告过他,但是他依然不能离弃芥末。这也是秦泰证实张敬身份的一个旁证。

张敬在“大事记”还提到了张勇,原来张勇也是倭寇派进皇宫的,而且是最早的一批。张勇利用自己是南京镇守太监的身份,不断的获取重要军事情报秘密通知自己人。那十三个大明官员,就是张勇发展的“自己人”。在这些人的安排下,在张敬的实际cāo作下,大批军用物资,堂而皇之的运出大明,半路上折回去了倭寇的大本营,成为了倭寇攻打大明的战略物资。

在这本“大事记”里,还记载了一些关于江口的事情,不过并不完整。好像张敬有所隐瞒或者不好意思说出口。事情发生在八年前,大家来到江口,这时候的江口已经秘密成为了倭寇的联络点和军事基地。经过倭寇的整顿,当时的江口已经恢复了一些往rì的繁荣。大家在江口的口岸上起誓,保守机密永远不说出去。张敬更是起草了一份誓约,让每一个人读了一遍。张敬还把誓约绣在了自己的腰带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