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五回 白兔戴冠五

谜案追凶 第五回 白兔戴冠五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6:04 来源:笔趣阁

秦泰在去南京刑部的路上,就知道南京刑部不会有什么好事。到了之后,不一会儿就印证了这一点。像秦泰这种六品小官,不需要南京刑部尚书大人亲自接见秦泰,来人不过是一个从四品的南京刑部郎中。“郎中”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大夫,而是一种职务名称。六部每一个衙门都有一个尚书、两个侍郎、八个郎中、十二个主事或者又称为员外郎、若干师爷和管事组成。刑部提刑司属于“管事”级官员。běi jīng刑部加上南京刑部,一共有两名尚书、四名侍郎、十多个郎中。派一个郎中来见秦泰,算是待遇不低了。

这个郎中好像没有正眼瞧过秦泰,秦泰也好像没有按照规矩给这个郎中应有的“红包”。这个郎中就直接丢下一份卷宗离开了。

秦泰确定郎中走了之后,才捡起地上得多卷宗。里面有几份任命,他们已经决定了秦泰将来的命运。秦泰早就知道光是申斥是不可能的,贬职几乎成为了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在这份卷宗里,第一张是秦泰的忘年交běi jīng刑部侍郎张居正的命令。这时候秦泰不知道,张居正已经调往běi jīng兵部担任兵部的右侍郎,主管兵部rì常事务。这份命令是张居正在刑部的最后一份命令,刚好是给自己好友秦泰的免职命令。张居正以běi jīng刑部的名义,免去秦泰刑部提刑一职,但是没有权利免去秦泰刑部科道监察的权利。也就是说从这时候开始,秦泰就没有复核地方案件的权利了。

第二份是běi jīng吏部的命令。虽然běi jīng刑部和南京刑部都是刑部衙门,但是没有从属关系,所以必须经过吏部的任免才有法律效应。běi jīng吏部同意免去秦泰běi jīng刑部提刑职务,档案卷宗随即调往南京吏部。

第三份是南京吏部的命令,上面写着任命原běi jīng刑部提刑秦泰为南京刑部官员。上面没有写具体的职务和品级,不知道算是升迁还是贬斥。

第四份是南京刑部的任命,“原běi jīng刑部提刑秦泰因为不尊上命,私自违制办案,所以就地免去原有职务,发往南京刑部。南京刑部念其办案还算认真,略有功绩。报请南京吏部,江南总督胡宗宪同意,任命秦泰为南京刑部管事,分管福建地方刑事案件审核。品级仍为六品。”

秦泰苦笑了一下,自己够倒霉了。破了案还要被处理,要是破不了案子的话自己不是要掉脑袋了?提刑司至少属于朝廷派到地方的zhōng yāng官员,地方官员怎么也要忌讳一点。现在秦泰成为了南京刑部的一名管事,而且是分管最倒霉的福建。福建在嘉靖朝,根本就不算是朝廷的。三天两头被倭寇袭击不算,那里的老百姓早就对无能的官府失去了所有的耐心。听说福建那里的老百姓自己组织民团,保卫自己的家园,不听官府的指派,更不把官府的官员当作人看待。刚刚逃回来的新任福建泉州知府孙大富,说什么也不去福建了。他的官服被老百姓撕烂了,家人被老百姓打了,所有的东西被抢了,差一点老婆也被老百姓抓走了。孙大富宁愿以后不当官,就算是坐牢也不去福建了。这时候的福建哪里有什么治安,案件发生了又有谁去查?审核案件?不如说是要秦泰去送死。

秦泰按照朝廷的规矩,去了一次南京吏部,还好就在隔壁不远。秦泰上交了提刑的印鉴,也上交了自己的关防。然后在另外一边,领到了新的印信和身份证明。意外的是秦泰领到了三份,而且自己的一份还没有给自己。等秦泰清醒的时候,秦泰快要被眼前的一切吓晕过去。

原来南京吏部听说有一个要去福建的官员,连忙把所有要去福建的官员凭证都交给秦泰,希望秦泰能者多劳,一起去办了这些工作。秦泰大口大口咽下口水,从来只有大家抢着当官,从来没有这种硬要人当官的。

秦泰无奈的坐在南京吏部门口,一边的士兵不敢驱赶秦泰。因为秦泰手上抱着这么多的印信和腰牌,吓得大家谁也不敢小看秦泰。秦泰这时候真的有点吃不消,还没有缓过劲来。乖乖咚地洞,这还叫人怎么活?

朝廷有明文规定,一般的衙役配木质腰牌,没有关防。七品以下包括七品官员配发铁质腰牌,七品以上官员有自己的关防证明。七品以上官员,五品以下包括正五品官员配铜质腰牌。五品以上,三品以下包括正三品官员配银质腰牌。三品以上官员,一品以下包括正一品官员配金质腰牌。一品以上官员,包括藩王在内配玉质腰牌。

秦泰手里有十七块铁质腰牌,十一块铜质腰牌,四块银质腰牌。也就是说秦泰要担当十七个七品以下的基层官员,十一个五品以下的中层官员,四个三品以下的省级官员。除去自己的工作,还要兼任三十一个官员的职务,这可是大明开国以来兼职最多的一个官员了。

在大明朝官员的“工资”普遍不高,主要是因为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乞丐皇帝出身,觉得自己亲自制定的官员年薪已经够高了。却不知道从此留下了一个大大的尾巴,造成“无官不贪”的局面。为了缓解一些官员的窘迫,一些皇帝想出了不少补贴的办法。例如官员“活动经费”、“办公费用”,将一些官员的吃住问题归在里面,减轻官员们的负担。但是依然是抓襟见肘,不解决大问题。所以皇帝想出了一人身兼多职的办法,一份职务一份“工资”。例如礼部尚书兼任大学士,内阁阁员,一个人就拿三份“工资”。兵部尚书兼任武职,加太子太保衔,也可以领到好几份“工资”。像严嵩的职务就很多了,什么běi jīng吏部尚书、文华阁大学士、太师、内阁首辅、太子太傅等近十个职务。一般的地方总督挂尚书衔,巡抚挂侍郎衔,也就是为了能多领一份“工资”。可是像秦泰一个人领三十二份大大小小,工作地点又不在一起的官员,在大明朝可以说是空前绝代的。

秦泰看着手里的关防,十三个知县、四个县丞、六个知府、四个同知、一个福建粮道、一个福建兵备、一个福建按察副使兼任泉州知府、一个福建布政使副使兼任福州知府,再加上自己的南京刑部福建复查管事。换在平时,这都是一些打死人都不偿命的“肥缺”,现在却成为了没有人敢接手的“破烂”。秦泰要是知道他们这些官员的前任不是被暴民或者倭寇杀了就是吓得弃官逃走的话,恐怕更加会不知所措。

秦泰慢慢地走回南京刑部,刑部的门口有士兵。士兵管进不管出,也就是进去的人要检查,出来的人不用管。他们明明知道秦泰去南京吏部交了令,所以故意刁难秦泰,也想看看秦泰现在是什么官。秦泰也不多话,随后拿出一块铜牌,以为就是自己的那一块,没想到士兵不让进。

秦泰看了看上面的文字,是一个同样六品的同知,“同知”就是知府的助手,在知府不在的时候代知府管理一个地区的官员。福建的同知和南京刑部没有隶属关系,所以不能进南京刑部。秦泰只好拉出那一大串吓死不偿命的腰牌,让士兵们看一个够。士兵们死死地盯着最上面的四块银质腰牌,知道这四块腰牌意味着什么。当秦泰走进南京刑部衙门后,外面的士兵集体倒地。一个人能同时当这么多的官,这还叫不叫人活了?秦泰可能是嘉靖朝明面上“工资”最高的一个官员了。

秦泰一人身兼三十多个官职的事情,马上像一阵大风一样吹遍整个南京江南古城。秦泰还没有离开南京刑部,几乎南京城里的大大小小官员都知道了。这就是官府在一起的好处,集体知道秘密,谁不用担心不知道。秦泰刚回到自己住的地方,就看见几个店老板开始对自己越来越客气。“老酒鬼”师爷的房间里也多了不少好酒、美酒,听说都是酒楼老板和酒店店小二送来的。“老酒鬼”师爷是来者不拒,因为按照规矩师爷是可以收礼的。官员不能平白收礼,是怕官员贪污或者徇私,师爷不过是一个下人,有人给下人送礼不算受贿。

秦泰也没有和已经醉醺醺的“老酒鬼”师爷说任免的事情。反正展小小、“马三刀”和小灵子快要回来了。等大家到齐之后一起出发去福建。这时候秦泰回了自己的房间,秘密回忆兔子窝看到的一切。这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天意,这件案子正好发生在福建,秦泰正好借机会查案。秦泰心里也想搞清楚这件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