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十回 白骨疑案十

谜案追凶 第十回 白骨疑案十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6:04 来源:笔趣阁

说完嘉靖皇帝和大臣之间为了“大礼仪”,差点翻脸的事情之后,展小小终于对历代先皇和当今皇帝有所了解。但是有一点想不通,为什么嘉靖皇帝对自己的儿子并不重视?历代皇帝就算再狠,再对手下的大臣们下死手,但是对自己的接班人都是很不错的。可是当今皇帝嘉靖皇帝好像不一样,据说父子关系不但不好,而且有点很不人道。根本就不像正常的父子,关系比当年的仁宗朱高炽对待儿子朱瞻基有一拼。难道这几个孩子都不是嘉靖皇帝的亲儿子?有人这么厉害,让嘉靖皇帝一次又一次“戴绿帽子”?嘉靖皇帝怎么能够这么忍下去?真的有这么多的荒唐事?

秦泰看了看展小小,又看了看四周,确定这里除了他们夫妻之外,没有外人之后。才说道:“小声点,不要乱说。裕王和他的兄弟都是当今皇上的亲骨肉。第一,皇上是少年皇帝,他登基前宫中已经只有他一个男人。所以不会发生当年这种事情。第二,这个皇上脾气没有仁宗朱高炽这么好,要是真的有这种事情的话,他早就下死手了。第三,当年因为种种原因,仁宗朱高炽是不敢也不能对自己的这个孩子下手,再说了怎么说有血缘关系。可是当今皇上却不一样,不会有一个和他有血缘关系的野种,也没有人敢威胁到他。所以这些孩子绝对是嘉靖爷自己的儿子。”

展小小疑惑地说道:“要是这样的话,皇上为什么这么对待自己的儿子?”

秦泰叹了一口气说道:“其实这一点要怪宪宗朱见深不好。他不但从小不学无术,而且偏听偏信。万贵妃毕竟比朱见深大十七岁,不能总是以美sè控制这个皇帝。所以万贵妃利用道士控制皇帝,利用道术的威力,让这个皇帝yù仙yù死。每一次从幻境中出来的朱见深,不但很舒服而且有一种飘飘yù仙的感觉。后人怀疑这些道士会不会使用了一些朝廷禁用的‘五石散’,使皇帝产生幻觉并上了瘾。万贵妃和道士们就利用这个一直控制着朱见深的神智,控制着成化年间的局势。怪不得万贵妃死后不久,宪宗朱见深也去了,其实不是感情太深,而是没有人能够解决朱见深的痛苦,这才导致朱见深受尽自身折磨而死的。朱见深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影响很深。特别是宪宗朱见深的小儿子兴献王,他从小看着道士为父皇作法,在他看来这些道术太神秘了。所以兴献王到了陆安之后,一边享受着一边扩大学道规模。嘉靖皇帝更是深受其害,从小以为真的有神仙,真的能够长生不老。其实嘉靖皇帝并不想当什么神仙,更不希望飞仙成圣,他只不过想做一个长生不老的万年皇帝而已。他为了能够当一个永久的皇帝,不惜将所有的政务交给严嵩为首的内阁和吕芳为首的司礼监。整天练气闭关,服用各种丹药,目的就是为了长生不老。一个能活千万年的人,还会看重亲情吗?再说了皇家少有亲情,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因为一个皇帝宝座,导致失去了应有的一切。所有的关系只因为这把椅子而已,所以嘉靖皇帝宁愿要长生不老,不要自己的儿子。”

展小小问道:“为什么皇上敢这么做?难道他不担心严嵩和手下的太监会出事吗?难道他不担心老百姓会造反吗?他不担心自己的儿孙会记恨他吗?真的以为能够永远不死吗?”

秦泰苦笑了一下,说道:“我们这位皇上在一定程度上,真的是一个聪明人。当初选他当皇帝是一种无奈,其实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先帝武宗朱厚照虽然胡闹,但是本xìng善良,知错能改,算是一个有担当的皇帝。嘉靖皇帝虽然没有武宗朱厚照这么荒唐,其实也相差无几。但是我们的嘉靖爷比武宗朱厚照聪明,就算错了也不承认,一切由下面的人承担罪责。当初‘大礼仪’也好,故意不上朝也好,放权给下面人也好,都是在试探大家。表面上看起来严嵩实力强大,吕芳一手控制内宫,两人几乎控制了整个大明江山。其实大家心里很清楚,这一切都是假象而已。第一,严嵩年纪已经一大把了,早在十多年前,他已经到了告老还乡的年纪。嘉靖皇帝故意不提,严嵩当然也不会自己主动交权。但是事情很清楚了,严嵩迟早要交出内阁首辅的位置,他的势力迟早要土崩瓦解。严嵩企图让自己的儿子严世蕃继承自己的地位,但是嘉靖皇帝没有点头,严世蕃更是不够沉稳。第二,嘉靖皇帝故意给了严嵩最大的恩惠和荣誉,这些不是白给的。代表着皇帝对一个首辅的信任和重用,一旦严嵩出事的话,嘉靖皇帝就会痛心疾首的演一出戏。所有的罪责严嵩就算不想担当也不行,他就是成为一个辜负皇恩、把持朝政、党同伐异的权臣。就会把所有的矛盾吸引过去,嘉靖皇帝大不了换一个首辅就好。第三,你以为徐阶等人要是没有嘉靖皇帝的支持,能够是严嵩的对手吗?敢和弟子遍天下的严嵩斗吗?能从严嵩手里分出权力吗?其实这都是嘉靖皇帝安排的,是用来牵制严嵩的。如今严嵩倒台已经成为必然,徐阶将成为下一个目标,所以高拱等人已经在嘉靖皇帝的默许下抱成团,准备牵制徐阶。这就是嘉靖皇帝名义上不管政务,实际掌控着朝局的秘密。第四,内宫的事情更简单了。内宫的任免不需要经过外人的干预,更不需要通令全国。太监不同于大臣,首先是皇帝家的奴才,然后才是替皇帝管事的内宫官员。皇帝要是打骂了大臣的话,大臣可以去死保名节也可以离开朝廷,皇帝还要担下骂名。可以太监就不一样了,皇宫就是所有太监的家,自从进宫当了太监之后,他们就是皇宫里的奴才。皇帝就是他们最大的主子,他们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不管是权倾天下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还是最低贱的杂役太监也好,都是皇帝的奴才。皇帝可以给你无上的权力,也可以让你一无所有。所以嘉靖皇帝一点也不担心太监闹事,任何一个太监只要一出格的话,嘉靖皇帝就会打压他。如今严嵩去势已定,内阁将要换首辅,内宫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也要换人了。吕芳不但已经年纪老迈,而且和严嵩关系太深,严嵩地位稳固的时候,吕芳既是严嵩的监视者也是他的同党。严嵩下台了,吕芳也就没有了留下来的作用。如今秉笔太监们,都在暗中使劲,希望能够压倒对方,成为下一任的掌印太监。所以我们被人利用了,成为了这次较量的牺牲品。黄锦就算想帮我们,可能也力不从心。所以我们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杀出一条血路,才能活着离开这里。”

展小小不懂地说道:“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呢?这些先帝画像和灵位有什么用?能够帮助我们做什么吗?”

秦泰得意地说道:“你忘记了我这个相公的身份了?我虽然已经不是刑部的官员,但是我的监察权没有被剥夺。也就是说我现在是一个没有限制权限的言官。有一些外人不知道的权利,我可以名正言顺的使用。”

原来在明朝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就担心手下的官员会滥用职权,所以想出了一个绝世好计。据说这个主意是第一任丞相李善长和智者之称的刘伯温等人想出来的。早在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时候,设立百官制度时,就确立了“三公九卿”,所为最高等级的“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和御史。丞相是行政长官,分管rì程政务,代皇帝上传下达指令。太尉是最高武官,代皇帝训练士兵,管理士兵的rì程生活和训练。但是太尉没有指挥权,一旦有战事时,皇帝会下旨选出一个大将军指挥全军。御史是皇帝的耳目,监察百官的言行,凡是对皇帝或者皇室不利的言行立即上报。后来御史的职务和权利渐渐被皇帝身边的宦官取代,御史成为了空架子。李善长建议朱元璋,重新重用御史言官,让这些人不但“风闻奏事”,而且监督zhōng yāng和地方文武官员。朱元璋觉得不错,所以任用了一批监察御史,但是效果不大。因为御史和官员之间有关联,不是师生关系就是同学关系,还有经济往来,这样一来御史的作用不大。李善长又建议御史单列,不属于一般的官员,为首的官员为左都御史,直接听命于皇帝本人,不受丞相和地方官员限制。随后朱元璋又提出御史品级不能太高,手中不能有实权等等问题。渐渐地御史言官成型了,一个以小官监督大官,以少数人监督大多数官员的部门成立了。几乎所有的御史都是不怕死,敢于得罪权贵的有志青年。朝廷顿时焕然一新,违法乱纪的事情马上少了许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