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十四回 天家有喜十四

谜案追凶 第十四回 天家有喜十四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6:04 来源:笔趣阁

其实海瑞是当时的名人,至少在官场的名气一点不亚于为数不多的几个内阁大臣。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海瑞敢于直言不讳地说出朝廷最大的弊端。这个弊端大家其实都清楚,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但是出于总总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官员敢于说出来,并且是直接说给皇帝听。海瑞真的这么做了,出乎了大家的预料,也打乱了官场次序。这犹如一块小石子投入了一潭死水之中,激起一阵波浪。其实说真的这个波浪影响力并不大,但是随着波浪引起的相关反应可不可小视。

在当时三大矛盾横在大家面前,影响着国家和朝廷的安危。第一,君臣关系。嘉靖皇帝朱厚熜名义上是放权给内阁和司礼监,自己一心修道成仙。其实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一个最注重权力和地位的皇帝。可能是因为他不是正统出身的缘故,他自己总觉得地位不稳固,所以经常担心有人抢他的皇帝宝座。年轻时是担心同宗同祖的堂叔、堂兄弟们,抢走他已经越来越喜欢的皇位;中年后担心有人利用他的孩子谋害他,杀了他假装他是生病死的,然后让他的孩子当傀儡皇帝;到了晚年的时候,几乎所yù有威胁的皇亲国戚都被嘉靖皇帝朱厚熜控制之后,他有担心自己的儿子们为了做皇帝,做出杀父杀皇帝的事情。所以他连自己的儿子也提放着,平时不但不让儿子们过多接触政务,更是连皇宫也不允许孩子们随意进出。嘉靖皇帝朱厚熜其实心里很清楚,世上根本就没有真正长生不老的不死仙丹或者仙法。但是他这个连自己儿子都不相信的皇帝,为了自己的皇位,希望自己活得久一点,所以才相信道学,目的就是能够多活一点时间,想自己当久一点神仙皇帝而已。一个连自己儿子都可以狠心下手的人,对自己的臣子们会客气吗?嘉靖皇帝朱厚熜要无限扩大自己的权势,就只能向臣子们下手。为了削弱臣工们手里的权力,为了让自己奴才太监们为自己管理好已经属于自己的权利,嘉靖皇帝朱厚熜宁愿让大家明目张胆的内斗和贪污。臣工们不是不知道嘉靖皇帝朱厚熜的险恶用心,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权势,大家依然愿意矛盾逐渐恶化下去,甚至于从中推波助澜。

第二个矛盾是地方和zhōng yāng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的贫富差异越来越大。产粮大省湖|北、湖|南、河|南、山|东等地,还有沿海省份江|苏、南直隶、浙|江、福|建等地,老百姓的rì子还算过得去,一些富户颇有积蓄。可是在西北和西南,还有未开发的岭南地区,老百姓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甚至于在一些地方,老百姓吃不起粮食,穿不上衣服,每天吃野菜和树皮为生,一家人只有一两套衣服,一床被子。几乎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环境里,令人不寒而栗。有了地区差异之后,大家都希望自己去富足的地方就职,不愿意去穷地方当官。就算上任了,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利益分出去,一个个像守财奴一样死死地看守自己的地盘。zhōng yāng,也就是朝廷也没有什么办法。随着人口暴涨,再加上多年的天灾**,还有东南倭寇作乱,导致朝廷的税收年年不能足额上缴,入不敷出,亏空越来越大。朝廷只好一边加重税收,一边逼着地方快点还清过去的拖欠。一些穷地方式真的交不上税收,当年的都收不上,更何况是往年欠下的。一些富足的地方其实是交得起税收的,但是他们担心自己一下子缴足了税收,引起朝廷的关注后朝廷再下达额外的税收重任。所以就连这些富足的地方也学着其他地方拖欠朝廷的税收。到了后来索xìng大家比谁拖欠的钱多,谁就有本事。其实还有一个秘密,只要拖欠的钱财不到位,一般来说朝廷不会让这个官员离开原岗位。做到了封疆大吏这一层面的官员,已经无法再进步了,要是还清了债务的话,就代表自己要走人了。除了一些穷的省份的官员,想去富足的地方就任之外,许多的地方官员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地盘。因为自己已经完全控制了局面,自己的地盘成为了自己的后花园,想干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不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意。一旦自己离开了之后,不但要重新打出一片天下,而且有可能去京城当京官。尽管京官比较威风,但是油水绝对不会比地方多,甚至于有卷入政|治斗争的危险,导致自己脑袋不保。所以地方官员一边像守财奴一样守着自己的地盘,不让任何人动自己的菜,一边对抗着朝廷。导致朝廷不看好他们这些地方官,又因为他们没有上缴足够的税收,不能便宜他们事实,只好让他们继续留任下去。这样一来地方和zhōng yāng的关系越来越微妙,不但是上下级的关系,而且是债主和欠债人的关系,更有一种敌对态势存在。久而久之更大的危机出现了,地方上交朝廷的请求,朝廷不予理睬;朝廷下达的政令,地方爱理不理,甚至于阳奉yīn违。没有事情发生的时候还好,一旦有事情发生的话,相互推诿和指责,甚至于相互攻击、谩骂,最后十有仈jiǔ的案子不了了之。闽浙一带因为长期不足额上缴朝廷税收,朝廷索xìng对他们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这才导致倭寇攻占沿海地区,地方官员向朝廷求援,朝廷却无动于衷,倭寇几乎长驱直入,为祸闽浙一带数十年的惨状。

第三个矛盾是贪污问题。在整个大明,几乎没有一个衙门不贪污,没有一个官员是绝对清白的。就连秦泰刚刚担任刑部官员的时候,也莫名其妙地收到过上级发给他的一些银子。当秦泰得知这些灰sè收入的真正来历之后,秦泰就没有再收下了。但是这笔钱依然照样发放,不过代秦泰领下的是秦泰的上司,秦泰不要的钱他老实收下算他自己的了。随着秦泰接触越来越多的秘密,秦泰渐渐明白了一个事实,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实。地方官员贪污,是为了进自己的腰包,更为了讨好上级,稳固自己的地位。六部衙门贪污是为了rì常开销和自己的享受。内阁贪污是为了应付一些不能明说的开销,还有留一点银子以备不时之需。太监们贪污是因为他们没有后代,唯一的爱好只有金钱。他们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钱,就算是掌控再大的权力,目的还是为了捞更多的钱。但是皇帝为什么要贪污呢?皇帝和皇帝的家人由朝廷供养,皇帝不但吃得好睡得好,而且权力巨大,有什么理由再贪污呢?可是事实上不但历朝历代的皇dì dū在贪污,而且皇帝贪污的钱最为巨大。早在第一个帝国秦国建立之前,君王的私人财产就已经从国库剥离出来。说白了就是说内库是皇帝自己家的财产,只有皇帝和皇帝的家人才有权利动用。国库的钱是公家的,虽然皇帝有权利动用,但是手续比较复杂,而且要受到百官们的监督和审核。当国家天灾**的时候,国库的钱总是不够用,这时候皇帝家的内库就成为了百官眼里的香饽饽,希望皇帝拿出一些内库的钱出来。但是皇帝绝对不会这么做,皇帝们都会想出各种各样的主意躲过去。当然了这时候的君王,绝对不会眼馋国库里的东西。但是当国泰民安的时候,国库富足的时候,君王们都会眼馋国库里的好东西,希望把国库里的钱划拨到自己的内库。任何一个君王都知道,明目张胆地从国库往自己家的内库拿钱,不但不好看而且会受到百官们的指责。所以君王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用自己的亲信掌管国库。这样不但可以实时监控国库的rì常开销,把一些不必要的开支省下来,而且可以有利于君王们自己暗中贪污国库里的财物。到了嘉靖皇帝朱厚熜当政的时候,这个皇帝比以前的皇帝更加厉害,不但看上了国库里的东西,而且连地方上的好东西也不放过。他派太监到各地衙门蹲守,监管文武百官的同时,也大量地收集民间资产。把一些无主的田地和房产收归地方衙门或者有司衙门,再由他们把这些财产卖了。所得的钱财名义上是上缴朝廷,其实有一半以上进了嘉靖皇帝朱厚熜自己的腰包。当然了这是减去地方官员的剥削和太监们的“好处”之后的。举一个例子好了,当年在福建靠近内地的一处田地,主人因为躲避战乱离开了。衙门就以田地无人管理为理由收归衙门,然后公开拍卖出去。但是因为战乱和年景不好,再加上衙门急于卖出田地,所以本来十二两银子一亩的好地,只卖出了八两银子一亩。卖出的田地的银子以五两银子一亩上报,其他的银子衙门和监督他们的太监们私下分了。而这五两银子一亩的现款,名义上是上缴户部,进国库作为朝廷的收入的。其实只给户部不到二两银子一亩的“白条子”,其他的钱由司礼监代收,进了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内库。就算是给户部的钱,也马上被司礼监提走,算是抵消朝廷拖欠内廷的开销。这样明目张胆地贪污,给所有的官员们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大家索xìng集体贪污。他们只要把自己贪污的钱,上缴一部分给司礼监,作为孝敬给嘉靖皇帝朱厚熜就可以了。监管百官的司礼监因为有了大家的孝敬,又给嘉靖皇帝朱厚熜多了一份收入,就对百官的贪污不予理睬,甚至于放任他们去贪污。百官们肆无忌惮地贪污,最终结果只会伤害到国家的元气和老百姓的根本利益。一旦老百姓的底线被攻破,或者外敌一侵入的话,所有问题就会集中爆发。到时候国家危险了,朝廷危及了,皇帝要倒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