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三十一回 刑部大牢三十一

谜案追凶 第三十一回 刑部大牢三十一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6:04 来源:笔趣阁

哑巴见到了秦泰之后,索性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通过展小小的翻译告诉给秦泰。在外面监视秦泰和展小小的人,也对这个哑巴没有什么反应。主要是因为这个哑巴不但不说话,而且为人傻傻地,知道他的人都知道哑巴整天低头做事,从来不惹事。通过大家对哑巴的了解,相信哑巴知道不多秘密,而且不是一个喜欢多事的人,所以才让哑巴继续留在了刑部大牢里面。但是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个哑巴知道了太多的秘密。

说起刑部大牢,就不得不提及《大明律法》和明朝的监狱管理制度。《大明律法》是明朝首位宰相李善长奉了明朝开国皇帝洪武爷朱元璋的命令,亲自主持参与编写的。据说它是整个中国古代史里面最完善一部律法,后来的清政府当政的时候,基本沿用了这部律法。这部律法不但最适合当时的社会形态,也同时限定了大家的行为规范。这部律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量刑谨慎,对于一些看上去并不严重的小罪处罚很严。李善长奉行了三国时候刘备的名言“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李善长是一个长期生活在民间的大人才,知道一些罪犯就是从小经常犯小错没有受到相应处罚,才导致他们见见胆子养大了,什么坏事都敢做。可以为了震慑后人,为了让大家就连小错也不敢轻易做,所以在量刑上大案要案要慎重,小案上要严判。再加上朱元璋对贪官深恶痛绝,所以加上了严惩贪官这一条。

根据这部律法,规范了当时还是桀骜不驯的老百姓,让大家开始安分守己,不敢轻易触犯刑罚。贪官贪污十两银子以上,就要丢官罢爵,贪污的银子要加倍还出来。凡是贪污超过五十两银子以上的话,官员就要判死刑。朱元璋为了震慑贪官,特别下令这种贪官要剥皮示众,死了也不让他们好过。对于老百姓的刑罚也很重,例如老百姓无辜打架斗殴的话,造成不良影响就要“打板子”或者服劳役;老百姓当众亮出武器例如菜刀等的话,就是故意闹事,企图伤人,就要监禁一个月以上;要是真的伤了人的话,令人致残就要关十年以上,杀了人的话就要判死刑,等到秋后一起处死;偷人东西,要被重打三十大板,甚至于监禁十到三十天;与人***没有造成人命的话,就要监禁五到十年,甚至于更久;要是导致有人致死的话,奸夫**就要为其偿命。

各地有各自的监狱,县里有县衙监狱,州府有州府的监狱,省里有按察使下属的监狱,国家有国家的监狱,这就是刑部大牢。按照规定一般的小案子不但由地方官员升堂判决,一般的处罚在各地的监狱执行。凡是一年以下的处罚,上级部门不会插手复审。超过一年以上的,在五年之下的案子,上级部门要过问一次,定期派人集中复核。五年之上的的案子需要上级部门的批准,十年以上的案子需要上级部门同意才能宣判,一般的命案或者死刑犯,需要省里的按察使同意,甚至于上报刑部备案。一般的大案要案需要在省里的按察使衙门或者京城刑部宣判,死刑犯需要经过刑部审核,死刑犯一般集中在一起执行。每年秋天的一天,由刑部核准之后,全国在这一天一起杀死所有的死刑犯,京城的“秋决”最为壮观。

刑部大牢里面关押着绝大多数的重刑犯,还有一大批等待“秋决”的死刑犯。这些重刑犯不是杀人放火,就是情节严重的犯人,他们一辈子都没有可能出狱,也就是说他们都是无期徒刑。但是也有一些有期徒刑,他们每天算着日子,就想早点离开刑部大牢。死刑犯也算着自己的“好日子”,不但可以吃一顿好的,喂饱自己的肚子,而且可以摆脱这种痛苦的日子。其实更主要的不用再承受死前的折磨。刑部大牢的管理者和死刑犯都知道,死并不可怕,等死才是最可怕的事情。明知道自己要死了,每一天要承受害怕和恐惧,还要做恶梦,这才是每一个死刑犯最大的折磨。这些人宁愿早点死,也不愿意过着这种自己吓自己的日子。

只要有不甘心的犯人,只要有贫富差异存在,任何一个监狱里面都有“小动作”。虽然每一个犯人进监狱之时,担心他们自尽或者伤害别人,已经没收了他们的一些饰物,例如项链、戒指等等。但是犯人还有家人,还有家人在外面。监狱里的人如果想在里面好过点,少吃点苦,就要贿赂狱卒和牢头。一些小案子,或者不重的监禁,牢头或者狱卒就可以让人在里面生活的有滋有味。就算一些重犯,要是钱花的够,也可以让犯人在监狱里好过点,甚至于得到减刑。一些人甚至于相信,牢头和狱卒有权利让犯人,早点离开监狱。其实这种事情不但不多,而且风险特别大,几乎没有真正发生过。不过也有一些人花了重金,办成过这种事情。

在刑部的一份档案里面,就有这么一起案件的卷宗。河|南某县附近有一个山寨,经常抢劫过路的商人或者老百姓。死在这些强盗手里的人命不下十几条,甚至于可能更多一些。县衙上报上级,上级又上报了他们的上级,省里的官员却不了了之了。没想到这伙强盗劫杀了一户人家,他们刚好是军队一个百户的丈人家。这个百户发了狠,请求上级让他带人去平了这伙强盗,上级答应了这个要求。百户带着他的兵,杀上山寨抓住了这伙强盗。当他们的首领被抓回县衙的时候,附近的老百姓拍手欢迎。但是县衙的监狱却倒了霉,因为他们收到了威胁。按照程序县衙要看管好这个首领,等省里的人来提取犯人。犯人到了省里之后,才由按察使衙门的人定罪,上报刑部核准。以这个强盗头子的罪行来说,绝对是一个死罪,这个秋天一定会被杀头。可是军队没有抓干净,一个强盗婆子逃走了,她为了救自己的丈夫,找到了县衙监狱的牢头,要这个牢头想办法放了犯人。牢头本来不答应,但是架不住真金白银的诱惑,还有一些罪证在这个女人手里,所以答应私下帮忙。不久之后这个首领病倒了,而且是突发疾病,没有一天时间就死了。县衙的仵作开出了死亡证明,大家都担心死者会传染,马上把死者简单处理了。其实这是牢头和仵作合作好的,目的就是安排首领顺利地离开监管。要不是这对夫妻又在外地作案被人告发的话,大家都不知道这是牢头的诡计。为此这个牢头不但丢了饭碗,而且被当作重犯押送到了京城。现在正在刑部大牢服刑,罪名是明知故犯,帮助犯人脱罪,知法犯法,被重判十五年监禁。要不是这个牢头有一些自己的门路的话,可能不会这么轻判。

一般的狱卒不敢走什么大动作,更不敢主动去犯人家属那里敲诈。一般都是分点那点好处,意思意思照顾一下在里面的犯人。最多不去故意找这个犯人的麻烦,打犯人的时候轻一点而已。要是想让犯人吃饱吃好、不用干活、睡得好点的话,一般都需要加钱。一般监狱里面都有明码标价,提供给大家参考。一般来说住得舒服、吃得饱、不用干重活,就可以说是最好的了。要想吃得好,住高床软枕,不用干活的话,每个月要花大价钱才可能。要有这本事的话,还不如花一笔钱直接把犯人“买出去”,或者让人代为坐牢。“花钱了事”或者请人代坐牢,听上去很古怪,其实这种事情在监狱里很普通。当一个富家公子犯事坐牢的话,这个公子的家人花一笔钱捐给官府或者直管领导,衙门就以“忠孝易罪”的条款,可以名正言顺给犯人减刑。真的不能减刑的话,可以花钱让人代替这个真正的犯人坐牢。一些无依无靠的老人,没子女奉养他们,还不如在监狱里面生活。因为他们年纪大了,不用干什么活,至少在监狱里可以解决吃住问题。这些人只要价格合适,有一些钱将来买棺材或者料理后事就可以了。

刑部大牢和其他的监狱又有些不一样,就是不让犯人家属探监。刑部大牢里面的都是重刑犯和死刑犯,按照规矩不能让外人进来。所以刑部大牢是唯一一个不让家属探监的监狱,这个规矩没有破坏过。为此一些犯人想要和外界联系,只能通过牢头、狱卒、杂役。刑部大牢也有自己的行情,例如带一个口信十文钱,带一封书信五十文钱,往里面送口信一百文钱,带书信两百文钱,带东西至少五百文钱,带吃的三百文钱一小袋。不往外面送里面才有的东西,不给里面的人带工具或者药品。带进来的东西一般都是吃的、用的,还有一些衣服或者书籍。不过出得起钱的人也不多,愿意花大价钱让人带进好东西的人更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