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三回 来人大有来头

谜案追凶 第三回 来人大有来头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6:04 来源:笔趣阁

正当楼下的“瘸子李”在心里咒骂这楼上的小白脸的时候,却不知道楼上的两个已经调了个。刚才骂人骂得非常利索的小白脸虽然一脸的不高兴,但还是不敢顶一句嘴。而那个刚才被骂的狗血淋头,一无是处的大少爷,却很严肃的样子。时不时的批评小白脸几句,连上装睡的老酒鬼也不说话。被骂的小白脸更是一副任你怎么样的样子。

这时候的年轻人已经一改刚才碌碌无为,憨厚老实的样子,隐隐约约中有一股上位者的威信。如果被“瘸子李”看见了,绝对不会相信他是什么刚出门学做生意的商人,绝对是一个吃皇粮的官老爷。

不错,他就是秦泰。去年秋考的时候,他以一甲一十三名中得进士及第。本来可以实授一个知县或者进翰林院做一个博士。可秦泰意外的请求让他入刑部学习,做一个专业的刑部官员。这令大家都跌破眼镜,这小子是不是吃错药了。

当时的社会重文轻商,所有的读书人都想通过考试走上官场的道路。而任何一个中了进士,可以做官的人绝对想外放当一方诸侯,或者留在皇帝身边,能够天天见到皇帝。想外放的有他们的理由,所谓“宁**头,不做牛尾。”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又有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见在地方上捞钱是多么容易。在地方上做几年官,就算捞得不太厉害,也可以富贵一生一世了。如果想要提升得快,就留在京城,在翰林院当一个官,可以天天见到皇帝不算,还可以和朝中大佬搞好关系,为将来做高官铺好道路。可谁也不想到六部任实职,这种官最难做,不但专业技术能力要强,而且不能上朝,不能和外界多有接触。就是学习专业技术就要好几年时间,升级不但慢而且容易出差错。所以六部年年都在各地招收专业人才,免试进六部。一个中了进士的人被分配到六部的话,就算变相发配。哪有人自己要求去六部的?何况还是去六部中最容易得罪人的刑部。

秦泰是当时唯一一个自愿去刑部的进士,当时所有的同期进士都觉得秦泰有病。最高兴的就是刑部,听说有人自愿来刑部,刑部马上派人来接秦泰,生怕秦泰后悔或者有人从中来破坏。进了刑部后,刑部的主事问了秦泰一些专业问题,秦泰对答如流。刑部主事直接允许秦泰上任,上报主管刑部事务的刑部侍郎,实授秦泰正七品提刑官。

明朝时期的官员最为奇怪,所有的官员权力可以说都很大,也可以说都很小。说到最后就是皇帝不相信任何一个官员,一件事安排了一个官员主要管理之外,还要安排另外一个实行监督。这就是有名“制衡之术”。早在明朝开国皇帝洪武皇帝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不久,就鹤立独行的制定出一个惊人的“小官监督大官”的方法。朝中官员主要分两部分,一种是京官,也就是由京城各衙门直接管理的官员,有内阁,六部,都察院,翰詹科道,就是所谓的“六部九卿”;还有一种是地方官,从上到下是这么排列的,总督,巡抚,提督,总兵,道台,知府,管带,千总,知县,百户等等。当时的官员不下数万人,由谁来监督他们呢?就是都察院的御史。洪武皇帝朱元璋活的时候下过一道终生有效的命令,给予这些六品七品的小官一定的权限,他们可以弹劾上至皇帝在内,包括皇亲国戚,内阁首辅,下至黎民百姓在内的所有作jiān犯科的人。虽然他们人数不多,不过三百人左右,但他们监督着大明不下十万的官员。每个衙门里也有内部监察官员,监督着官员。这有点像现代社会的纪委,都察院像中纪委,各部门各衙门内的像纪检组。当时的官员管都察院的御史们为“道”,部门内部的监察为“科”。秦泰刚进刑部后,就因为他是进士出身,自愿来刑部,被选派为刑部监察。虽然职务没有变,但是权力多有一项,他可以监察刑部所有官员,凡是有犯法怠慢者,他有权利直接上报皇帝。他的官名也由提刑官改为少有的提刑司。

秦泰到刑部就职的事传到秦泰的老家山西平遥,秦泰的父亲当场就气晕过去了。原来秦泰的父亲原来也是一个当官的,是山东泰安的知县。当时泰安府的知府是现在内阁的次辅徐阶徐大人。秦泰的父亲是当时山东最有前途的官员之一,本来可以大展抱负。当是秦泰刚刚出生,官场得意的秦大人给儿子取名为秦泰,就是要记住这一风光时刻,要秦泰将来记住他父亲是从山东泰安起步的。可惜一次意外,使秦泰的父亲最为直接受害的负责者,秦泰的父亲不但失去了晋升的机会,就连现有的职务也保不住了。秦泰的父亲含恨离开了官场,他发誓他的儿子将来要代他重进官场。所以他从小逼着儿子秦泰读书考功名,却没有想到秦泰自己自作主张,去当什么刑部的提刑官。当然很令老父亲生气。

其实秦泰相当刑部的官员的意思,秦家上下都知道。就连脾气固执的秦泰父亲也知道,但是他不准秦泰插手任何关于审理案件方面的事情。为的就是不要秦泰过早的树立太多的敌人和对手。可惜秦泰没有听从老父亲的话,进了刑部。

秦泰相当一个刑部官员的事,最知道底细的就是秦泰的舅舅,平遥县仵作仇民。仇家原来是医药世界,已经好几代人悬壶济世。当初因为秦泰的爷爷帮过仇家的祖先,所以仇民的父亲将大女儿嫁进了书香世家的秦家。在秦泰出生后不久,秦泰的父亲被免职,秦泰的母亲请老父亲来平遥长住。一来可以父女经常见面,也可以开导秦泰的父亲的心情,三来秦泰从小身体不好,有外公照顾,总比找一些庸医好。仇民当时不过十几岁,就和自己的父亲在平遥落地生根了。当秦泰五岁的时候,十八岁的仇民正式出师,在一家医馆做实习医生。两年后,仇民正式接手老父亲的医馆,准备在平遥闯出自己的字号。没想到仇家老父亲刚退休,仇民刚接管医馆,就来了一个古怪的病人。仇民来不及“望闻问切”,病人就死在了医馆。病人家属一口咬定是仇民庸医害人,延误了病情,将仇民告上了衙门。在秦泰父亲等多个乡绅多方努力下,仇民免于刑事追究,但是不准再行医治病。仇民没有其他的本事,只好安排到衙门里当一个给死人查验的仵作。

自从仇民当上了被人看不起的仵作后,秦泰的外公也一病不起,最后挨不到一年就死了。这件事对于年幼的秦泰打击不小,这时候的秦泰就立誓要做一个平反冤案的大清官。仇民得知自己的外甥这么有志气,就很高兴。由于秦泰的父亲不太赞成,所以仇民每隔几天来秦家看望秦泰时,总是私下将一些破案的技巧和经验告诉给秦泰。仇民本身就是一个官府的仵作,能够接触到一些罪证和被害人,他就一五一十的将一些所见所闻告诉给秦泰。在秦泰的成长道路上,有两个老师,一个就是交给他实际经验的舅舅仇民,一个就是秦泰的偶像宋朝时期的宋慈,他写的《洗冤录》是一部有理有据的行业专用题材书籍。

那个随行的老酒鬼是一个刑部的老人向秦泰推荐的,说这个老酒鬼是一个百事通,在关键的时候能发挥一些作用。秦泰请他做师爷,“老酒鬼”是他的外号,但是他的真名字没有知道。当大家问起老酒鬼名字时,老酒鬼说他自己都忘记了。大家只好都叫他“老酒鬼”或者“师爷”。

小厮叫小灵子,是秦泰的父亲一次外出时带回来的孤儿。从小在秦泰身边长大,因为从小知道秦泰想做一个审案的官员,所以小灵子就暗中练了一身的跟踪和勘察现场的本事。他还在秦泰的父亲秦家老爷不注意的时候,到仇民那里做过一段时间免费仵作,学了不少实战经验。他对秦泰忠心耿耿,可以说是秦泰不可缺少的左右手。

大胡子叫“马三刀”,“马三刀”是他的外号,也是他的名字。据说他连自己的名字叫什么到忘记了,简直就是老酒鬼第二。原来他是一个小镇监狱里的一个典狱官,至于他怎么会做典狱官,他也不知道。看上去傻乎乎的他其实并不傻,他是继承父亲的事业,才做上了这小镇的典狱官。集合了他们父子两代人的经验,所以他在一些审讯和看管犯人方面有独到的本事。平时他身上总是带着三把刀,大刀用来防止犯人越狱和外人抢劫囚犯的。剃刀是专门刮自己的胡子用的,当然有时候也给一些个不听话的犯人留记号用的。小刀是刑囚犯人时用的,多少个死都不怕的犯人在小刀下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乖乖的招供出犯事的经过。可惜他时运不佳,小镇兼并给了另外一个县,小镇上的监狱被撤销了。“马三刀”成为了一个无业游民的时候,秦泰刚好出现。他就和展小小一起加入了秦泰的阵营里。对外“马三刀”是这支商队的脚夫兼保镖,对内主管后勤和犯人看押。

小白脸名字叫展小小,据他自己交代,他的祖先是鼎鼎大名的宋朝开封府包青天包大人手下的第一高手,四品带刀护卫,皇帝亲封的“御猫”,南侠展昭。展昭和包大人的事早在民间茶楼传得家喻户晓。各地的茶楼一讲起《包公案》,一整年也讲不完。至于展小小是不是展昭的后人,就没有人知道了。不过展小小的功夫还不错,能够飞檐走壁,能够一个人对付十几个大汉。留下展小小的原因是,秦泰本身没有功夫,需要一个护卫保护他的人身安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