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二十一回 偷龙转凤二十一

谜案追凶 第二十一回 偷龙转凤二十一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6:04 来源:笔趣阁

太后不是一个一般的女人,不然不会这么强势地不让自己的丈夫明孝宗朱樘娶小老婆。这样的女人不但对自己的丈夫严厉,而且对唯一的儿子也是很关注。毕竟这个太后只有一个女儿和一个亲生儿子,这个武宗皇帝朱厚照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在失去了丈夫之后,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了。她不得不为自己和儿子考虑将来,不能不提放内阁官员一点。虽然她也觉得内阁官员帮助儿子处理政务,让儿子多一点时间享受是对的,但是不能不顾及大家的担忧和意见。

武宗皇帝朱厚照虽然荒唐,但是他绝对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也是一个从善如流的好皇帝。他听了母亲的建议后,也觉得不能不给内阁官员一些约束。所以他想了一个晚上,约定了一些约束内阁官员的条款,并要司礼监写成文字后告诉内阁和所有官员。

第一,内阁官员直接读皇帝负责,由皇帝亲自任免。但是要接受文武百官和皇室的监督,不能做出超越自己职权的事情。一旦发现内阁官员贪赃枉法或者危害朝廷的话,众大臣可以联合皇室一起将内阁官员停职,交由皇帝处置。

第二,内阁官员可以兼任其他官职,但是只能兼任一个。内阁作为一个组织,和六部衙门级别一样,相互之间没有从属关系。六部主官不能直接管理内阁官员,内阁官员也不能插手六部内部管理。遇上需要协调的事情的时候,内阁官员和各相关部门商量着解决。

第三,内阁官员有处理日常事务的权利,特别是一些地方上上报的事务,内阁官员有第一处置权。当然了涉及到六部衙门的事情,需要和六部主官一起解决。内阁官员有最后拍板权,解决不了或者意见不统一的,交由皇帝决定。

第四,吏部对下层官员有推荐权,但是没有决定权。内阁官员有权直接任命地方七品以下的职务,在京基层的官员任免也由内阁官员主持。地方七品以上五品以下,在京六品以下的官员,内阁有建议权和监督权。但是需要通过皇帝同意,或者召开过“廷议”,才能决定是否录用。对于地方高级官员和京城六部主要的主官,内阁官员有推荐权,必须要皇帝亲自任命。

第五,内阁官员有权利代替皇帝批阅奏折。这需要皇帝的正式受命,或是在皇帝年幼或者皇帝生病的时候才可以。为了区分皇帝的决定和内阁官员的意思,正德皇帝朱厚照采用了一套别开生面的办事方式。这种办事方式影响了大明,也影响了后来的局势。凡是由皇帝下的命令,或是司礼监代皇帝下达的圣旨,都需要用朱砂红笔批示。凡是内阁官员代表皇帝批阅的奏章,必须用蓝色的墨水。后来官方对这种方式有了正式的说法,皇帝或者司礼监下达的命令叫“朱批”,内阁批阅的骄傲“蓝批”。

第六,内阁官员实行轮班制,内部轮流值班。凡是他们批阅的奏章,不但要备份,而且需要留档。原件留在文莱阁,方便查阅和复查,经过誊抄的发往原地。责任到人,谁下大了错误的决定,谁就要负责到底。

第七,一些大事内阁官员不能擅自做主。涉及到皇帝个人的问题,必须请示皇帝本人或者太后、皇后。涉及到皇室或者藩王的,必须上报宗室。涉及到官员**的问题,要会同都察院调查。六部相关的重要问题,内阁官员厦大决定前,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最高主管签字才可以。军国大事需要召开“廷议”决定结果,上报皇帝最后拍板。

第八,“廷议”是官员之间最高会议。一般由内阁官员召集,六部主要的主管参与,意见相左的时候,大家表决决定。一般来说“廷议”由内阁官员和六部、都察院等等高级官员组成。内阁官员四名正式阁员一人两票,其他的阁员一人一票,六部尚书、侍郎一人一票,都察院、驻守京城的后军都督府大都督、司礼监掌印太监等人一人一票。凡是票数过半的决定,就代表“廷议”通过了。上报皇帝时,需要写明事情原由和得票多少,最后由皇帝决定结果。

第九,内阁官员不能直接掌握军队,不能离开京城,不能出任领兵打仗的直接指挥职务。在轮休或者养病期间,不能行使权利。内阁官员不能私下对任何人说出不该说的秘密,也不能豢养私兵。

第十,内阁官员以及他们的直系家属不能和皇室结亲。不能和地方三品以上官员有姻亲关系。内阁官员不能私下结交藩王。不能和边关守将有直接接触。

虽然这些制约了内阁官员,但是内阁官员一点也不在乎。相比之下他们的权力和地位有了飞速的提高。以前内阁不过是帝王家的狗,是帝王身边的奴才,现在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地位和势力范围。在早期的时候,内阁不如六部衙门的中下层官员,福利和待遇还不如一个地方知府。就算到了明中宗皇帝时期,内阁也不如中等衙门,过年过节的时候不但没有人光顾,而且需要举债过年。几乎每一个内阁官员都曾经过过逢年过节挨饿的日子。如今内阁官员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六部侍郎,内阁衙门也和六部衙门平起平坐。要是皇帝授权的话,内阁将要超越六部衙门,成为大明第一职能衙门,内阁官员也将成为和六部尚书平起平坐的人物。虽然就算成为了大明第一职能衙门后,内阁也不能实际控制六部衙门,也不能越过司礼监控制皇帝。但是那时候的内阁已经不再是什么人的附属品,也不是任何人能够小视的机构。六部衙门虽然控制着整个大明主要机构的命脉,但是由于各自有着重点,不能做到一个部门控制全局的地步。只有内阁这种衙门,才能真正做到调剂天下的作用。虽然司礼监将会是内阁最大的政治阻碍,但是司礼监是由太监组成的。一般的官员和读书人都看不起太监,就算看得起也没有机会经常接触他们。凡是和太监走得太近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一旦内阁压制住六部衙门的主官们的话,内阁官员就会是文武官员的精神领袖,可以真正的实现相权的重生。

自从内阁代正德皇帝朱厚照正式处理政务之后,内阁一面压制各个部门,一面比较重视地处理军国大事。做到了十年无重大事故,让皇室和皇帝看清楚了内阁的本事和重要性。为此六部和地方官员们默认了内阁的领导,从此内阁正式成为了大明最高职能机构。四名内阁正式成员正式被人称为首辅、次辅、三辅和四辅。不过当时内阁四位正式阁员施行轮流制,相互之间不但关系不错而且权力职位相等。

杨廷和是正德皇帝朱厚照时期最后一个内阁首辅,他不但终于正德皇帝朱厚照,而且是一个强势的内阁首辅。也是从那时候起,内阁首辅确立了内阁最高地位,成为不是丞相的丞相。在杨廷和的主持下,内阁第一次惊醒了内部分工。杨廷和全面主持内阁日常事务,其他的三位正式成员分管礼部、兵部和户部,他亲自兼任吏部尚书。他们四个阁员,还有六名临时阁员几乎覆盖了整个京城主要衙门的重要职务。那时候有人笑话说,杨首辅可以不出内阁值班房,就可以下达对六部重要衙门的指示,可见杨廷和有多么的强势。

不过正德皇帝朱厚照死后,这个内阁控制大明的局势改变了。正德皇帝朱厚照是一个甩手掌柜,对于一切政务都不予理睬,任由杨廷和处理。新任皇帝嘉靖皇帝朱厚虽然年轻不懂政务,但是不会任由杨廷和一个人发号司令。嘉靖皇帝朱厚要大家知道他才是皇帝,他才是下达命令的人,所以时时处处对杨廷和的决定挑三拣四。虽然事后看起来杨廷和都是对的,嘉靖皇帝朱厚是在没事找事,但是经历的人都觉得杨廷和越权了。嘉靖皇帝朱厚更是对这个杨廷和恨之入骨,杨廷和不是不知道小皇帝的内心,只不过他觉得嘉靖皇帝朱厚不会把他怎么样。杨廷和还是小看了嘉靖皇帝朱厚的心狠手辣,也小看了嘉靖皇帝朱厚的手段。最后杨廷和不但输给了嘉靖皇帝朱厚,而且弄得家破人亡。杨廷和是第一个没有好结果的内阁首辅,之后的几个内阁首辅都没有什么好结果。直到严嵩担任内阁官员后,才让大家看到了内阁的希望。严嵩不但在嘉靖皇帝朱厚那里如鱼得水,而且在内阁混的风生水起。他一个人当了四十年的内阁官员,近二十五年的内阁首辅,这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传说。

严嵩不但成为了大明历史上做内阁首辅最长的一个,也是在职时间最长的官员。当嘉靖皇帝朱厚晚期,老年内阁成为了一个必然现象。当时内阁首辅严嵩已经八十多岁了,次辅徐阶也七十多岁了,加上六十岁的嘉靖皇帝朱厚等等,创造了实际掌控者平均年龄最高纪录。也由于这样,一大批能人受到压制,后来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群雄群起的局面。徐阶、高拱、张居正、谭论、张四维等等能人,几乎集体爆发,让后来的皇帝选也选不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