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二十七回 偷龙转凤二十七

谜案追凶 第二十七回 偷龙转凤二十七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6:04 来源:笔趣阁

张居正还告诉秦泰,内阁施行轮班制。内阁阁员除了内阁首辅高拱外,三个人轮流值班。不过张居正的事情比较多,平时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内阁值班房。张居正每三天轮到一天在这里值夜,其他的两天都会回家休息。昨天刚好轮到张居正值夜,所以张居正已经整整两天一夜没有回家了。内阁行走也要值班,一般每两个内阁行走一班,也采取轮班制值夜。内阁章经不用值班,但是要分班协助内阁阁员办公。一般每一个内阁行走配备一到两名内阁章经,内阁阁员每人配备四名内阁章经,张居正有六名章经协助。六名章经分两班,每一班三人分管政务、军事和民事。在办理交接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管理的部门,专人专事不会混乱。

通过张居正的介绍,秦泰终于比较概括的了解了内阁内部分工。内阁阁员就像如今社会的总经理或者部门经理,内阁行走就是经理助理或者是部门主管,内阁章经是经理秘书和或者小弟。要是把大明王朝当一个企业的话,隆庆皇帝就是董事长,皇室就是不参与日常事务的董事,内阁首辅就是公司总经理,内阁次辅是副总经理,内阁三辅是财务总监,内阁四辅是营销总监,内阁行走是协调各部门的监督或者总公司特派代表,六部尚书和侍郎是总公司各部门经理和主管,各地督抚就是总公司下属的各地分公司经理。大家各有各自的地盘和主管方向,相互制约又相互有联系。只不过张居正这个副总经理得到董事长隆庆皇帝的默许,架空了总经理内阁首辅高拱,负责大明王朝这个企业的日常工作和中下层人事任免。

张居正告诉秦泰,内阁现在看上去很忙,其实事情已经少了不少。地方的事务有地方官员管理,一般不是大事或者难事,地方官员不会上报内阁。地方官员和中央机构的关系相当为妙,一般的事情地方官员都是能瞒就瞒,能不上报就不上报。让内阁知道太多的地方不足不但对地方各级衙门不利,而且会影响地方长官的前途。所以除了重要官员的任免和救灾等重大事情必须要上报之外,地方一般不会事事上报。倒是六部衙门,他们会事事上报,目的就是让内阁不要忘记六部主官衙门。一般来说这种关系到六部的事情,内阁可以帮六部主官衙门做主,也可以征求六部相关衙门的主官意见。这就要看内阁的权威和地位高低了。一般的事情,内阁可以代为做主,甚至于直接办理了。但是一些重要事情,必须和六部相关部门通过沟通才可以拍板。特别是关于官员任免和财务支出的事情,一般都要和吏部尚书侍郎或者户部尚书侍郎商量后才可以决定。六部中刑部和工部最好对付,一般不敢违背内阁的意思。兵部需要内阁同意拨款才可以运作,礼部需要内阁批准经费,所以一般也不会和内阁对着干,只有比较嚣张的吏部和户部,有时候经常和内阁有矛盾。不过只要一细想,里面的问题马上就清楚了。吏部是考核和审批中下层官员的衙门,如今内阁收走了任命权,当然导致整个吏部对内阁不满。要不是这里呆吏部尚书都是由内阁阁员兼任的话,吏部早就和内阁闹翻了。户部管着大明王朝的钱口袋,本来是最有油水的衙门。但是内阁不但拿走了审批权,而且经常对户部查账,所以户部对内阁的意见不小,经常以各种理由为难内阁。还好内阁这几任内阁首辅都是财务方面的个中好手,不但把财务管的井井有条,而且不会上户部的当。但是每一次和户部协调的时候,都是内阁和户部关系最紧张的时候。张居正这些日子主要的精力就是花在如何降服户部主要官员身上。要不是因为这些人的牵制,张居正办事会更加顺利。张居正决定在他担任内阁首辅之前,首先把这个“硬骨头”拿下,让他可以顺理成章的接任内阁首辅。

秦泰发现了一个大问题,为什么所有文件直接送到内阁,而不是通过六部上报内阁呢?要是这些救急文件先交给六部的话,不就要六部求内阁办事了?到时候内阁不但不用求着六部办事,而且事情也会少许多。要知道张居正不光是内阁次辅、礼部尚书,更是兼任着太子太傅,要照顾和教育太子朱翊钧。随着太子朱翊钧渐渐长大,张居正要分心管理朱翊钧的教育和管理。要是张居正被这么多的杂事缠住的话,就没有时间管理朱翊钧了。要知道教育朱翊钧的事情,现在看起来很小,但是实际意义和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这不光是影响到张居正和朱翊钧的未来关系,更是影响着朱翊钧的未来执政能力和个人品德。要是张居正能够早日从这些文件中脱离,就早一天可以专心教育好下一代帝王。大明太需要一个英明的帝王了,一个健康又英明的君王绝对会国家和老百姓有利。

秦泰把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张居正马上眼睛一亮。对啊,这么做看上去简单,其实吧麻烦和繁琐推给了六部。六部主官们不敢不接受,也不会不接受,这样不但可以缓和内阁和六部之间的关系,更加让六部官员觉得自己有面子。要是真的这么做的话,内阁就不用再求六部官员,六部官员翻过来要恳求内阁了。张居正等人都是能人,不是没有想过对策,但是没有人这么想过。秦泰虽然不懂政治但是为人简单,总可以一言命中事情的重点和难点。这个主意要是施行的话,内阁可以省下近一半的时间和精力,内阁阁员们也可以由尽可能的抽出时间管理六部中高层官员,分析和研究国家的大事和未来趋势。

张居正把内阁的流程仔细地说给秦泰听,秦泰马上想到了其中的问题。当初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时候,下过一道圣旨,各地遇上灾荒要第一时间上报中央。这些急需用钱的事情不是上报六部相关部门,而是通过通政司直接上报皇帝。要是遇上勤奋又能干的皇帝的话,这么做不但简便而且快速。但是现在好几代皇帝都是懒人或者平庸的,这些事情推给了内阁处理。内阁虽然想管想要处理,但是没有能力独自完成,需要联系各部门才能解决。部门越多相互之间的关系越是复杂,一些官员之间的矛盾会导致一些事情办起来难上加难。这种急事在这些人的相互推诿和不协调下,变得举步艰难。不但害了受灾地区的老百姓,也导致朝廷和内阁的名声受损。要是各地急报上交六部相关衙门的话,不但可以让大家有所准备,而且第一时间想好了对策,只要各部门一协调就可以了。不但省时省力而且省得大家相互推诿,隐瞒不报的责任谁也不敢独自承担。秦泰建议张居正,通政司收到这种急报后,一边誊抄一份留档,一边马上分门别类分送六部相关衙门。通政司不但要有内阁的人在场监督办公,而且送达六部相关衙门的文件必须要主管级官员签收。这就防止了中途遗失和六部衙门隐瞒不报等问题。内阁每十天整理一次通政司的文件,核对六部上报的文件数量,凡是被六部私自扣下的文件,敦促六部马上办理。对于一些大事难事隐瞒不报的衙门或者个人,内阁要上报皇帝要求严肃处理,追究他们的责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