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十八回 诈尸惊魂十八

谜案追凶 第十八回 诈尸惊魂十八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6:04 来源:笔趣阁

由于京城有五个区域,所以锦衣卫派出五支部门分管,每一支各有一个千户带队,下属八个百户和两个文职官吏。也就是说每一个城区有一支锦衣卫的部队负责,长官是一个千户级别的锦衣卫军官。每个城区又被划分为八个小区域,各有一名百户级别的锦衣卫军官带头负责。两名文职官吏也有自己各自的权限和任务,为了让下面不太有文化的锦衣卫基层搞得懂,容易区分开来,所以在锦衣卫内部有一种比较通俗的叫法。大家管锦衣卫总部叫酆都城,指挥使叫鬼王,各个分部叫阎罗殿,分部长官千户大人叫阎罗王,下属的小区域长官叫城隍,文职官吏及时阎罗王身边的左右判官。左判官管文也就是管人员任免和钱粮发放,右判官管武负责案件侦破和内部监督。这么叫法不但好理解而且很生动,也让一些下层和外人对上级产生敬畏。其实这么叫法一点也没有错,这些人真的和城隍一样,负责地方安宁和平安,判官更是掌管着大家的生死。

五个城区就有五个负责办案查案的“右判官”,总不能让秦泰一个人兼任。这么做锦衣卫内部会怨声载道,秦泰一个人也忙不过来。所以为了讨好秦泰,也为了安抚其它的锦衣卫的人,新任的锦衣卫指挥使擅自做主,只让秦泰分管一个城区的治安案件就可以了。至于是哪一个城区,指挥使不好自己做主,也不好让秦泰自己挑,索性当着秦泰的面,让秦泰自己抓阄。最后秦泰抓到了南城区,秦泰就是南城区的锦衣卫经承,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南城区“右判官”。

当大家知道之后不由得为秦泰松了一口气,南城区虽然人员复杂,但是基本上都是小案子,没有什么人命大案。每天打架闹事的人很多,可是称得上大案子的事情一年遇不上几回。只要秦泰能够顺利的留在锦衣卫,这就是锦衣卫大家特别是下层们的最大的福气了。所以大家都希望秦泰能够通过测试,这样的话就有可能继续留在锦衣卫工作。其实大家还有一个理由没有意思当面说,鉴于朝廷百官对于锦衣卫的态度,就算秦泰通过了测试,也不会有官员要秦泰,秦泰要想当官只有留在锦衣卫发展,不然的话秦泰走到那里都会被大家排斥。

本来“左判官”负责锦衣卫的人员安排和发放工资,应该算是锦衣卫的衣食父母了,相当于掌控者锦衣卫的“生存”大权;相对的“右判官”管的事案件侦破和内部监督,被他盯上的人几乎死路一条,管的是“死亡”。这样的话“左判官”管生“右判官”管死才对,可是大家却反着叫,管“左判官”叫“死判官”,管“右判官”叫“活判官”。后来秦泰和展小小才知道其中的含义,也明白大家这么叫的意思是什么。负责钱粮和人员安排的“左判官”大家都希望他像财神一样一直给大家发钱发到死,所以叫“死判官”;相对着“右判官”主生杀大权,大家希望不要有太多的冤假错案,也希望少死人,所以叫“右判官”为“活判官”。不过老百姓不这么叫这两位判官,他们管“左判官”叫“一见生财”,“右判官”为“万家生佛”。“一见生财”是传说中阴间黑无常头上帽子上的四个大字,据说看见黑无常的人十有**活到头了。所以大家都怕这个黑无常,尽量避讳这个黑无常,这么称呼“左判官”也就代表老百姓怕这个文职官吏。为什么?很简单,看见这个“一见生财”的“左判官”的老百姓,都会不好过。是会发财,可是发财的人绝对不会是老百姓,而是这个“左判官”。每当锦衣卫要发放钱粮的时候,就是这个“左判官”出现在辖下商户面前的时候。他不是来恭喜商户发财的,而是来向大家要“保护费”的。虽然这个“保护费”已经收了好多年了,而且数量有规定不会多收的,但是大家总觉得这么做不公平。可是大家又不敢不给,要是不给的话极有可能不能在这里经营下去。有几个不怕死的曾经试过,只要不给钱的话,第二天就会有成堆的垃圾堵住你的店门口,不用几天你的店铺就会被偷被抢被盗被毁,甚至于有人少你的店铺。所以大家都知道锦衣卫是不好得罪的,锦衣卫规定的:保护费“也是一定要交的。老百姓一般不用太担心要交钱,一年只收一次人头税,根据户籍上的人数收一次费用,而且只收活人的,死人和快死的人的钱锦衣卫可以免去。

至于”右判官“为什么叫”“万家生佛”?这就更简单了,大家都希望这个官员睁大眼睛、审清楚案件、按着良心办案,这样的话大家就满意了,把这个官员神佛一样供着拜谢了。不过秦泰这个“右判官”真的是名正言顺的“万家生佛”了。早在好几年前秦泰就有一个外号叫“万家生佛”了,秦泰是当之无愧正义化身。

秦泰来到南城区锦衣卫办公点后,拜见了名义上的长官,也就是南城区的锦衣卫老大阎罗王陈牧。陈牧刚好外号就叫“活阎王”,所以他这个“阎罗王”是十足的阎罗王了。不过当秦泰带着妻子展小小看见这个“活阎王”陈牧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这个陈牧只有七根手指头。难道说还有人比他更狠,敢对“活阎王”下毒手吗?陈牧倒是好说话,一点也不掩饰,一五一十地说给秦泰夫妻听。这让秦泰夫妻边听边吃惊,没想到锦衣卫已经败落到了如此地步。

同样作为大明情报和特务机构的锦衣卫和东厂,在用人和管理制度上有极大的区别。东厂是纯招聘式的,一旦录用就是合同工,随时可以辞退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为此东厂的人对自己的上级绝对服从,不敢不听从上司的号令。这么做虽然可以上下一心,但是容易公器私用,所以东厂的派系林立,有些人只听自己老大的话,其他人指挥不动他们。锦衣卫的用人制度是沿用军队的,施行军户管理制度,不用担心锦衣卫的人会背叛自己的组织。由于是世袭制的,父亲的手艺传给自己的儿子,一代又一代传下来,不但不会失传而且不会有藏私的,所以不用担心留一手。不过也是由于是世袭制的,所以大家都没有上进心,也容易因为是世交或者发小相互包庇。

锦衣卫从最低级的帮闲开始,向上是力士、校尉、将军、小旗、总旗、试百户、百户、副千户、千户、镇抚使、指挥佥事、指挥同知、指挥使。除了最低级的帮闲是临时工外,其他的都算是锦衣卫的正式职工。不过只有到了小旗级别之后,才正式算是锦衣卫的成员,享受官员待遇和福利。朝廷对锦衣卫没有管理权,也没有监督权,只有东厂对锦衣卫才有监督权。不过朝廷为了遏制锦衣卫的势力和权力,强制性的规定了锦衣卫上层官员的人数,不然他们不同意保留锦衣卫。为此历代皇帝只好默许朝廷官员对锦衣卫的高层人数限定。锦衣卫最高长官也就是指挥使只有一名,下来是指挥同知两名、指挥佥事两名、镇抚使两名、千户十四名。这算是锦衣卫的高层了,人数只能少不能多。力士以及以上的锦衣卫发腰牌,小旗以及以上的锦衣卫发制服。所谓的制服是锦衣卫的特色标志性装备,最主要的是三件东西。第一件事身份腰牌,证明她是锦衣卫的办案人员;第二件是专用制服,也就是在明朝大名鼎鼎的飞鱼服。这是除了锦衣卫之外,任何人都不能穿的专用制服,证明了锦衣卫的特殊性;第三件就是武器,也就是锦衣卫专用的绣春刀。锦衣卫的人可以携带各自自己趁手的武器,但是必须配备专用的绣春刀。所以绣春刀是锦衣卫的标志性武器,看见绣春刀就等于看见了锦衣卫办案,任何人不敢插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