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十四回 会合四

谜案追凶 第十四回 会合四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6:04 来源:笔趣阁

当村民们都散了后,这三十个大兵都来到了秦泰身边。这三十个士兵虽然都是官兵,可穿的衣服也不一样。其中二十人穿的是土黄sè的正规军上杉下裤,外面还罩着一件同sè的背心,背心前胸后背上都印着一个大大的“兵”字。他们都带了一顶圆形的大沿帽,帽上有一缕红缨。另外十人也是土黄sè的棉布上衫下裤,外面罩的是皮质的软甲。和那二十个正规军不一样的是,这十人没有戴帽子。一般的老百姓不清楚,可秦泰他们官方的人很清楚,这三十人中二十人是军户出身,十人是府兵出身。不要小看这十人,他们的战斗能力可能比其他二十人加起来还要厉害。

明朝时期的军队实行军户制度,也就是说一个士兵当兵,他们的直系亲属将不用交税,成为军户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缴纳苛捐杂税。但作为军户,就要保证至少一家人中有一个男丁当兵。当这个当兵的男丁死了,就要再出一个男丁当兵。要是家里的男人死光了,或者没有成年的男人的时候,军户的资格就会被取消。这是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定下的规矩,一直沿用到明末。可随着军户里的男丁越来越少,连年不断的战事,明朝军队里的士兵越来越少。一些军官为了喝兵血,为了占空额,故意虚报人数或者隐瞒不报伤亡。一些没有出丁的军户,为了自己能面交税收,为了不被赶出军营,只好默默地忍受着,希望军官能多少给自己加一点补足。

随着士兵人数大大减少,战斗力明显下降,这些军户子弟兵已经不能维护明朝的治安和边防。一些有势力的官员开始雇佣或者招揽一些农户家的青壮年,训练和培养他们。这些人并不属于朝廷的军队,所有的伤亡和损失都由组织者个人承担。但是由于他们受过严格训练,又是拿命换钱,所以他们比一般的军队士兵更加勇敢。逐渐朝廷默许了这种士兵,叫他们“府兵”。但是这些人只能拿正常士兵一半的工钱,装备什么的也不发放,这一切有所指挥的官员自己出资。死亡后也没有任何的补偿,朝廷对他们的安危不负任何责任。这种“府兵”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对长官绝对的忠心,可惜养他们的费用太贵了,一般的官员养不起这种私人军队士兵。

一个军官上前,对秦泰说:“大人,标下叫李立。是两江总督胡大人手下的亲兵。我家大人说大人您对前线将士的帮助太大了。大人您不但帮了我家大人,更加救了江南数也数不清的百姓。我家大人要标下带人保护大人,安全负责大人一行人的安全。李立和标下听从大人您的调遣。”

李立所说的胡大人,就是明中期赫赫有名的胡忠宪。胡忠宪字如贞,嘉靖年间兵部尚书、两江总督、东南战时总管。历史上对这个胡忠宪褒贬不一,他既是明朝第一jiān臣严嵩的得意弟子,是严嵩安排在江南最大的助手。胡忠宪不但是两江总督,管辖着江苏也就是南直隶,安徽、江西三省军政事务,更兼任东南战时总管,统领着江南十多万的军队。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英明的任用了抗倭名将戚继光和俞大猷等人,彻底地将危害东南沿海近百年的倭寇赶出了中国,还明朝百姓一个清平世界。历史上说,要不是因为胡忠宪手握重兵,和远在京城的严嵩严世蕃相互呼应的话,嘉靖皇帝早就对付严嵩严世蕃了。早一年对付严嵩严世蕃,就会少死不少忠良和老百姓。

秦泰也知道胡忠宪,知道胡忠宪和严嵩的关系。但是为了江南的老百姓,为了少死一些大明百姓,他才帮助胡忠宪。但是绝对没有想和胡忠宪套交情的想法,而且秦泰并不看得起这个严嵩的子弟。但是胡忠宪总是两江总督,是这里最大的官,不好得罪不说,这些士兵刚好帮了秦泰的大忙。

秦泰笑着对李立说:“小将军怎么称呼?是几品官?”这是很有必要的事,李立如果只是胡忠宪的“府兵”,也就是白丁,没有任何职务的话,秦泰可以叫他李立,也可以叫他“小李”。如果李立有功名在身,是朝廷的官员的话,哪怕是最小的从九品军官,秦泰也不能随口叫他的名字,要按规矩叫他的职务。要是李立的官阶比秦泰的还高话,秦泰和大家不但要称呼李立为“李大人”,而且还要给予一定的尊重。虽然文贵武贱,但是朝廷的规矩和礼仪不能变。

李立马上躬身对秦泰说:“大人,您太客气了。标下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总旗而已。称不上什么将军。我家大人说了,在您大人面前我们不过是一些下人和守卫。要是大人觉得我们太显眼的话,我们也可以和大人一样化装成百姓的样子。您只要叫小的小李或者李立就好。”

“总旗”是明朝军队军官的一种称呼,属于下级军官。在明朝军队中,最低的职务就是士兵,士兵分“主兵”、“巡兵”、“守兵”三种。“主兵”也就是主力军的士兵,平时只管训练。一般是用来剿匪或者抵抗大批敌人用的,他们的装备和待遇都是最好的。只有京城的皇家御林军才能比得过他们。“巡兵”是地方上的主力,一般主要责任是巡逻和守卫。“守兵”是一些年纪小或者年纪太大的士兵,他们既不能杀敌又不能巡逻,只好安排上一些重要仓库守卫,也有一些在晚上巡逻的,更多的是军中的后勤和火头军。士兵之上就是“伍长”,一般来说一个“伍长”可以管五到七个士兵,也就是现在的“班长”。“伍长”之上就是“小旗”,一个“小旗”可以管十到十二个人。“小旗”之上就是“总旗”,“总旗”能管三十到五十人,也就是现在的“排长”。“总旗”之上是“百户”,又叫“校尉”,也就是现在的“连长”。“百户”之上就是“兵备”,也就是现在的“营长”。“兵备”之上就是“千户”,也就是现在的“团长”。“千户”之上就是“守备”,又叫“游击”,也就是现在的旅长。“守备”之上就是“总兵”,“总兵”也就是明朝军中地方长官。“总兵”分“总兵官”、“总兵”、“御总兵”三种。“总兵官”虽然也叫“总兵”,其实不算真正的“总兵”。所谓的“总兵”就是指手上的兵力超过一万的那种,而“总兵官”所能管辖的兵力不过五到八千人,最多不能超过八千。“总兵”已经是明朝军队中的高级将领了。每一个重要的地方都会有一个“总兵”把守着。按照现代的说法,只有“总兵”才能配真正的称为将军。“御总兵”更是了不起了,整个明朝每一代不过才十个“御总兵”。每一个“御总兵”手下有近十万的兵力,特别是几个边关上的“御总兵”,他们可以说是地方上的草头王。只要他们不叛国,能够守卫好边疆,就算他们身边的太监监军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也只有到了“总兵”一级,超重的文官才会有所顾忌。到了“御总兵”一级,朝中的文官才会当他们是一个人物。

李立是一个“总旗”,也就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排长。属于低级军官,正八品级军官。他手下有二十个正规军士兵,十个胡忠宪自己的“府兵”。他在胡忠宪手下不算什么亲信,好在他为人老实,所以胡忠宪才派他来秦泰这里。胡忠宪是朝廷正二品的大员,按照他的等级,他可以享受一百人组成的亲兵和仪仗队。但是他来到地方,又是前线,所以朝廷允许他可以组织五千人以下的“府兵”,身边可以有五百人以下的亲兵和仪仗队。李立是亲兵总队第三分队的小队长,这支小队属于最外围的亲兵。虽然不被胡忠宪看重,但是作战能力和反应速度都不错。这对秦泰来说很合适,这些人既可以当侦察兵用,又可以作战。

作为胡忠宪的亲兵,李立和他的人在两江三省很有地位。他们在外面有时候,权力大到连一个县官也不敢不听他们的。可是他们不能出他们的管辖范围。不管是军队的规矩,还是身份关系,他们只要一离开他们的地盘,他们不但享受不到原来的福利,而且会被抓起来。所以李立只能在两江三省内保护秦泰一行五人。这也是胡忠宪为了感谢秦泰,私下帮秦泰能做的唯一一件事。胡忠宪也打听过秦泰,知道秦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也知道秦泰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不然不会一点宝藏也不收。按胡忠宪的意思是一步一步和秦泰搞好关系,最好能拉他进自己的阵营。就算不能拉秦泰进来,也绝对不能和他作对。胡忠宪隐隐约约的觉得秦泰是一个有前途的人。于公于私他都不想和秦泰交恶。这一点秦泰并没有想到,是后来“老酒鬼”师爷提醒他,他才恍然大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