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十回 巧辨真假十

谜案追凶 第十回 巧辨真假十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6:04 来源:笔趣阁

秦泰夫妻回到客栈,还好这个地方不大,镇上只有一个比较陈旧的客栈。秦泰夫妻马上找到了客栈,而且看见了在客栈保养马车的老许。老许告诉展小小,仇小球抱着孩子出去逛街了,估计不久之后就会回来的。就在老许说话间,仇小球抱着小平安回到了客栈。

秦泰夫妻并没有在客栈院子里多呆,因为他们夫妻看出了仇小球脸色不好。仇小球也做了一个外人不懂的手势,提醒秦泰夫妻马上进房间。仇小球的手势是展小小教的,当初展小小等五人在外面办案,担心他们的谈话被外人知道,所以发明了这种只有他们自己人才明白的手势。仇小球一手抱着小平安,一手简单的几个手势。表示三层含义:“危险,注意。”“有重要情报,需要大家私下合计。”“目标人物出事了。”

秦泰夫妻不露痕迹地先后走进房间,仇小球抱着小平安也进去了。展小小顺手关上了房门,一边靠在门上一边观望着外面的环境。这是展小小多年来的习惯,一遇上分析案情的时候,展小小的任务是警戒和安全。仇小球把小平安交给秦泰,秦泰一边哄着儿子一边听取仇小球的汇报。展小小在一边也听着,免得秦泰或者仇小球再重复内容。

仇小球利用老酒鬼师爷教的地方方言,用本地相近的口音打听居民的事情。当地人开始怀疑仇小球的身份,仇小球编了一个理由。仇小球谎称自己是来这里走亲戚的,手里的孩子是自己家的侄子,看望的是孩子的姑姑,也就是他家的大姐。他的大姐七年前嫁到了这里,所以他不太清楚这里的事情。居民很淳朴,一听说是邻居家的小舅爷来了,就把事情说给了仇小球听。仇小球终于明白了这里家家户户挂白幡的真相。

一年前这里出了两件大事情,这两件事情改变了这里的一切。原来这里很穷,虽然有良田但是都是地主家的,老百姓的生活并不好。十一年前来了一个古里古怪的县太爷,这个县太爷连鞋子也买不起。可就是这个大家都不看好的县太爷,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这个县太爷就是段新高,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光脚县令”。段新高来到这里后,并没有马上为老百姓做主。他一边审理累积下来案件,一边明察暗访。终于在上任两个月后,第一次为老百姓做好事了。他要求重新丈量土地,把被地主们多占的土地划分出来,还给有需要的老百姓。不久之后段新高又取消了多项衙门的开支,减少了老百姓的负担。大家这才知道段新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官。

因为重新划分土地,因为杜绝了衙门的小费,段新高得罪了当地的地主和衙门的衙役。这些人想让段新高干不下去,段新高只好事事亲力亲为。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纷纷出来免费为段新高做事。一些本来不愿意当衙役的年轻人,在父母亲的劝说下,进衙门帮段新高做事。段新高告诉衙门里的人,想要发财想要舒服不要来这里。这里的衙门不但没有油水而且干活很累,农忙的时候换要去帮老百姓干农活。所以留在衙门的人不是段新高的人,就是心里还有良心的人。大家齐心合力治理地方,用最少的钱办最大事情。才三年时间就让这里大改环境,老百姓的生活基本得到温饱。

大家得知上面要段新高离开后,纷纷要求段新高不要走。段新高说这个事情他说了不算,要上面的官员同意才能留下。大家就找到了知府衙门,衙门的人告诉大家知府不愿意留任段新高,要想留下段新高只能去找高大的衙门。大家就来到省里的巡抚衙门,跪了三天三夜终于见到了巡抚大人的代表。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师爷说这件事情不好办,唯一一个办法只有当地老百姓联名写担保书。大家回来后挨家挨户要求签名,不会写字的人家摁手印,终于在三天内收集了大多数人的签名。大家把这份长达一百七十米的担保书放在巡抚衙门门口,竟然把巡抚衙门围了一圈。巡抚大人的代表看了这份担保书后,知道不能再拒绝了,再反对的话老百姓就会闹事了。这样才有了巡抚大人亲自去知府衙门,当众责怪知府为什么要赶走这个老百姓这么爱戴的好官。段新高终于留在了衙门,继续当他的县太爷。一干就是三任,四年前老百姓再一次请愿,要求留下段新高。新任的知府很干脆,一口答应了。

由于段新高的功劳,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老百姓吃得饱睡得好,商铺也多了起来。就在这个时候衙门出了两件关系到后来重大变化的事情,当时并没有太多的人注意。第一件事情是巡抚大人家的小公子来这里游玩,临走的时候想要一点“孝敬”,被段新高拒绝了。第二件事情就是去年年底千户所来人核查战备粮仓。

湖北作为两湖地区重要的产粮地区,早就有了“两湖熟天下足”的说法。也就是说湖南湖北大丰收的话,天下老百姓就不会饿肚子了。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也说明这里是主要的产粮区。作为主产区,粮食的储备当然想当重要。按照朝廷的规定,每一个主产区的县级衙门都需要建一个战备粮仓。粮仓虽然是县衙建的管理的,但是衙门没有权利私下动用。它们的直接管理者是当地的千户所或者百户所,每年都需要他们的核对才可以过关。这种粮仓一般三年轮换一次,也就是说每隔三年就把仓库里面的陈米换成当年的新米。换下来的陈米交由当地衙门解送到巡抚衙门统一处理。收归战备粮仓的新米抵消当年的国家税收。这样既不会影响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不会影响到朝廷的税收和日常开支。段新高已经经手了三次,当然明白这个事情的流程。没想到这一次的核查,出现了一个大问题。

粮食是去年年初的时候收入战备粮仓的,那些米是前年的新米。去年年初的时候,段新高会同千户所的军官一起把粮食放入战备粮仓的。陈米按照流程交给军官,由军队押解去省里,交给巡抚衙门的。可是去年出了问题,送去巡抚衙门的陈米收条军官忘记送过来了。说好年底核查的时候,顺便带来给段新高。段新高因为和军方的人不熟悉,只好允许军官年底一定要带过来。没想到年底的时候,军官不但没有带过来,而且要认真核查战备粮仓的粮食质量和数量。结果查出了重大问题,不但粮食数量不对,而且仓库里面的新米变成了比上一批陈米还要陈的粮食。克扣粮食数目,以次充好,没有及时上交粮食入巡抚衙门仓库,光这三条罪名就可以让段新高死上三四回。

段新高去找知府,去找巡抚,都没有用。去找千户所,军官连面也不让段新高见。知府把这件事情上报按察使衙门和布政使衙门,千户所上报总兵府和兵部。段新高明知道这是一个针对自己的陷阱,可是自己一点办法也没有。衙门里面的人就算都愿意作证明,效果也不大。

段新高知道自己过不去了,索性驱赶走了所有的衙门的人。然后承担下所有的罪名,喝下了自己调配的毒酒。这份毒酒是段新高当初当官时自己调配的,目的就是提醒自己不要做对不起老百姓的事情,要当一个好官的。如今为了不牵连大家,为了不让这件事情影响到当地老百姓,他决定牺牲自己,换来这件事情的不追究。

段新高的死并没有换来太平,朝廷还要追究段新高的责任。虽然名义上是放过了段新高,允许他以心力交瘁因公殉职下葬。但是实际上还是要追究段新高的责任,要段新高的家人为段新高还债。段新高的父母当场气死了,段新高的妻子听见丈夫死讯后也上吊了。段新高家唯一的一块土地和一栋房子也被朝廷没收了。有人举报段新高把粮食分给了当地的老百姓,朝廷逼老百姓交出所有的粮食。段新高好不容易建立的太平生活,就这么被破坏了。

老百姓虽然痛恨朝廷,虽然恨地方衙门的人,但是没有一点办法。反而更加觉得他们失去了一个好父母官,大家自发地为段新高守孝。家家户户挂白幡,充当段新高大人的家人,就连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也为段新高披麻戴孝。用这种无声的怨气陈述他们心里对朝廷的不满和对段新高大人的哀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