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十三回 堕落天使十三

谜案追凶 第十三回 堕落天使十三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6:04 来源:笔趣阁

秦泰深知一个生员考取进士,成为一个候补官员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一般来说除非遇上国家需要大量人才,或者是大批官员落马这种特殊情况,熬到进士及第可以出来当官时大多已经二三十岁了。像秦泰这种年纪轻轻就出来当官的人并不多,而且会受到年纪上的约束。秦泰这种年轻进士就算外放到地方也会留在巡抚衙门这种省一级衙门历练,不可能直接担任的知县。等他们年纪够了,有了一定的威望和庄重了,才会委派出任地方县一级的长官。当然也会有特例的,但是这些人一旦出任知县就会被下属或者老百姓看不起,反而影响他们将来的工作。

一个二十多岁将近三十岁的知县,干得好三年内得到好评,内部嘉奖一次,调任其他重要地方继续担任知县。再三年又得到好评可以升迁之府衙担任副职或者部门主管。再过三年又得好评替补成为府衙长官,担任比较贫困的州府知府或者同知。又过三年又是好评,可以调往重要州府担任行政长官。三年内恪尽职守连获好评,可以调往省级衙门担任道台或者省一级官员的助手。再三年战战兢兢本本分分工作得到好评,可以留任道台或者担任按察使、布政使等的副使。继续获得好评重用,有可能出任按察副使或者布政副使,兼任某一个道的道台。再过三年后又是好评才可以出任按察使或者布政使。再次获得好评才有可能出任本省或者其他省份的巡抚资格。六年的知县,三年的知府助理,六年的州府长官,三年的道台,三年的布政使按察使副职,三年的省级副职兼任道台,三年的按察使或者布政使,这才有可能担任巡抚。整整二十七年的官场磨练才有可能从知县升任巡抚,这还是最快最好的结局。绝大多数的官员最多在知府这一级别上停滞不前,更多的官员坐满九年知县就差不多了。所以能当上巡抚一级的省部级高官的人不但年纪都偏大,而且都是一个个官场的老手。

当初秦泰之所以选择去刑部担任官员而不去地方任职,虽然绝大部分的理由是因为秦泰想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其实也因为这个年纪上的缘故。秦泰不希望自己在省部级衙门历练成为一个麻木不仁的官场老吏,也不想自己出任知县后受到歧视停滞不前,所以选择了自己最内行的刑事检验工作。不然的话秦泰现在最多是一个知县,甚至于是一个已经下台回家的退职官员了。秦泰知道自己的脾气,不可能因为一些财物和其他官员同流合污,更加不会欺压老百姓。这样一来就会得罪同僚和上级,极有可能会被边缘化或者踢出官场。

不过秦泰也知道一条比年年考核升级更快的升迁之路。年年考核都得优可能性不大,而且就算这样也不可能按部就班让这个官员顺利担任省部级高官。张居正也曾经担任过地方官员职务,但是他在四十多岁就担任相当于巡抚级的官员,更在五十岁上下已经担任六部尚书,五十三岁出任内阁阁员。这就是内阁培养后备人才的必经之路,也是朝廷真正的最快速升迁之路。大比的时候考出好成绩,名列三甲中的前五十名就有机会在翰林院留用。虽然在这个地方担任的职务比较低品级也不高,但是绝对比担任地方知县要好得多。不要看知县这种老百姓看来县太爷的官威风,其实是最难当的官员。不但要被上级欺压,还要被下面的老百姓和下属歧视。毕竟知县是官场最低级的官员,绝对不会有人会为一个不起眼的知县得罪整个官场。在翰林院一边熬资历一边磨练自己的性格,等熟悉官场规则的时候也就可以出来正式当官了。翰林院的时间没有白费,甚至于比一般的官员升级更快,当外放时不用担任知县这一级的地方官员了。在翰林院学会了怎么当官,又和上级搞好了关系,当外放三年担任知府或者同知后,回来就是国子监或者翰林院的学士,算是“小开坊”的官员了。可以一边担任清贵职务一边出任皇子或者王爷的侍读,为将来进一步升级做好准备。三到六年后这个人出任地方按察使或者布政使,目的就是为了熟悉地方行政事务,为将来出任重要官职做准备。三年后这个官员回京城担任六部侍郎或者都察院御史,目的就是为了熟悉京城六部衙门的运作。再三年后出任地方巡抚或者六部尚书,等机会进入内阁担任“内阁行走”,成为内阁后备人才。这时候出任皇子或者太子的讲师,成为“大开坊”的大人物。从翰林院出来担任地方官员,这种叫“庶吉士”,是中高级官员的首选人才。等“小开坊”后出任省部级官员的叫“中试”,是未来省部级大佬的候选。“大开坊”的官员已经超越省部级界限,成为朝廷重要的后备人才,将来内阁大佬的后备。

张居正从翰林院编修到六部尚书一共用了十七年,加上两年的内阁锻炼,终于在十九年内登上了官场最高等级。是秦泰知道的官员中时间最短的一个,也是少有的火箭式升级人才了。

不过张居正起步比较晚,当他出任翰林院编修的时候,他已经三十上下了。并不是这个有小神童之称的张居正运气不好或者不努力,而是因为他两次的缺考和“丁忧”。

所谓的“丁忧”是指考生或者官员家中的长辈过世,为了尽孝不得不离开官场或者考场。古代人很重视孝顺,一旦有考生或者官员不“丁忧”的话,就是品德有问题,将来就会成为别人攻击这个人的话柄。张居正在他十九岁和二十二岁时两次因为生病错过了考试,所以他二十五岁时才中举人。二十六岁准备考进士时,他的爷爷过世,他只好停考一次,错过了第一次当状元的机会。三年后当他信心满满地准备当状元的时候,他的生母的疾病过世了。张居正在考场里面得知此事之后,叹了一口气亲手撕毁了自己已经快答完的试卷,再一次和状元擦肩而过。三十二岁的张居正一鼓作气完成了考试,以当时榜眼的身份大魁天下。之所以是榜眼第二名而不是第一名状元,是因为主考官得到了内阁首辅严嵩的暗示,硬是把第一名让给了另外一个人。在随后的单独对答中,张居正这个榜眼完胜状元,被嘉靖皇帝称之为不是状元的状元。也因为这样张居正成为了徐阶的弟子,从此走上和严嵩对着干的道路。因为这样他才可以在十九年时间从一个翰林院编修成为内阁阁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