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二十五回 会面一

谜案追凶 第二十五回 会面一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6:04 来源:笔趣阁

秦泰出于礼貌,更是为了对司马英有一定地震慑作用,所以才叫小灵子“投帖”给司马英的。古代的时候,“投帖”是很讲究的事情,只有官员和富贵人家的读书人之间才流行。“投帖”人先要准备好一批“名帖”,相当于现代社会的个人“名片”。但是“名帖”和“名片”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名帖”像一本小册子,开头是空白的,后面也是空白的,只有中间写有“投帖”人的身份和名字。当要用“名帖”的时候,在这份“名帖”开头加上要拜访的人的名字和称呼,在结尾再说上几句礼貌的话就可以了。“投帖”的行为是早一步通知主人家,他们将要拜访。

按道理说,司马英不过是一个再来镇上的土财主,秦泰身为堂堂朝廷正式官员,司马英不来拜见秦泰,秦泰也不需要去拜访司马英。更加不需要秦泰“投帖”去约见司马英,这样做明显抬高了司马英的身份。可秦泰还是这么做了,因为秦泰隐隐约约地觉得司马英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

果然小灵子马上回来了,他不但没有送出“名帖”,更是拿回一封没有封口的信,交给秦泰要他马上看一看。

秦泰接过信,马上看了一遍,心里一阵苦笑和担心。自己的估计一点也不错,这个老狐狸真的不简单。

秦泰对一边的里正说:“我们不能乱闯司马家。你听说过司马英的事情吗?”

里正尴尬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平时大家都叫他什么老太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家真的很气派,历年来的这里知县都拜望过他。现任的知县更是他们司马家的人。这个知县按辈分排起来,应该叫司马英叔公。”

秦泰苦笑了一笑,说:“这封信是司马英写的。要我去他们家吃晚饭。”

里正和大家傻了眼,看来这个司马英早就有所打算了。

秦泰对大家说:“我们现在只有按兵不动,等我去了司马家,见过司马英再作打算。我估计司马英不敢对我怎么样,毕竟这里是镇上,又有这么多人知道我去司马家。司马英想对我动手也不会傻到在自己家杀我的。”

大家只好各自散了,里正请秦泰他们到他家去休息。

秦泰望了小灵子一眼,小灵子马上领会意思,不声不响地离开了。

展小小和“马三刀”,跟着秦泰来到里正家的客房。

“马三刀”还是老样子,关上房门后,背靠着房门一边听事情,一边把守。

展小小对秦泰说:“这封信到底说了什么?绝对不会光只有请你去吃饭这么简单。里面一定还有什么令你顾忌的事情。你倒是快说啊?”

秦泰叹了一口气,房间里只有他们三个人,所以大家说话都比较直接。

秦泰说:“信里司马英自称是我的伯父,称我为侄儿。字里行间里还显示出他是一个告老还乡的官员。他说他是我父亲的‘同年’。”

展小小和“马三刀”也对看了一眼,深深吸了一口大气。

在古代伦常是最重要的,除了君臣之间的忠心之外,就只有伦常排在最前面。伦常的第一点要素就是“孝道”,也就是说为人子者一定要孝敬听从自己的父母。凡是做官的人,一定要忠孝双全,哪一个官员在忠孝上犯了错,就等于断送了前程。早在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中,就明确提出一个观点:“修身、亲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君子做人的原则。只有把自己训练好了,忠孝双全后才能成家。成家为了延续香火,同时调节好家里每一个成员之间的关系,这才算是一个大丈夫。有良好的学问和管理家庭琐事的经验,男人才可以当官为百姓做主。作为官员上要为皇帝排忧解难,下要为百姓当家作主。经历了多年的官场的熬炼,积累了经验才能登上朝堂,指点江山谈论天下事。

在古代一个连伦常都不遵守的不孝的人,不但不能服众,更是丢祖先的脸。这种官员就算不被其他官员弹劾,自己也没有脸留在官场。

秦泰所说的“同年”,不是说这个人和某一个人一样大的意思,而是说他们两个是同一年中的进士。这两个“同年”见面时,会互称对方为“年兄”。既然司马英说他和秦泰的父亲是“同年”的话,如果不假,司马英就是秦泰的长辈。按照当时的礼法,秦泰不但是一个晚辈,更是一个后辈。这样一来秦泰不但不能带人去兴师问罪,更要承担来自于司马英的所有的责难。秦泰要是敢顶撞一句的话,司马英就可以上报朝廷,治秦泰一个“有违伦常,顶撞前辈。”的罪名。这罪名足可以将秦泰整治地死无翻身之地。

小灵子也回来了,他把司马英的事情调查清楚了。

原来司马英今年五十二岁,年纪比秦泰的爸爸还要大不少。古代的进士中的都比较晚,向秦泰这种还没有成年成家就中举的很少。一些中进士的人,差不多都是儿女成群。所以在古代,一些没有成家的进士就成为了朝中官员拉拢的好对象。秦泰算是一个另类,他不但没有参加进士的排行,更是拒绝了严嵩和徐阶两派人的邀请。所以朝中的官员,并不知道这次考试中还有这么一个宝贝。

五十二岁的司马英曾经担任过一任的知县,一任的知府,十三年前因为谋求一任道台失败,而向上递交了告老还乡的奏请。本来他以为朝廷会挽留他,没有想到的是马上批复了下来,准许他回乡养老。原来这时候徐阶刚回京城,正想安排自己人担当重要的实权官员,司马英的职位虽然不算太重要,但是也是一任地方父母官。就这样这个朝廷从五品的知府大人司马英走下了政治舞台。根据当时的惯例,每一个告老还乡的官员可以选择生前升一级或者死后升一级,司马英选择了还乡前升一级,以朝廷正五品官员“致仕”。“致仕”就是现在意义上的退休。在古代对官员有一定的优厚,每一个“致仕”的官员,可以选择离任前官升一级,或者死后加封一级两种方法之中的任何一种。离任前升一级,相对威风点。但是死后加封不但风光而且朝廷会一次xìng给一笔不小数额的抚恤金。所以一些家里有钱的,或者珍惜名声的官员,都会选择后一种。一些生活实在过不下去的清官,只好选择前一种。当然也有例外,要是官员本身是一个贪官,知道自己不会好死的话,会选择离任前升一级。免得将来秋后算账,自己一点也得不到。更有一些为自己子女考虑的官员,希望在自己死了之后,等到一笔可以养活自己孩子的抚恤金,而放弃离任前升一级。像秦泰的父亲,被朝廷革去职务的犯官,是没有资格享受的。

司马英家里本来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老大司马千在合肥坐镇生意场。老二司马秋学问最好,正在到处游学。老三司马霸,最像他的老子司马英,在江西当一任知县。老四司马业,刚中秀才,正在家里读书准备考试。大女儿司马媛,七年前嫁给了京城一个大官的儿子,成为了这个已经外放的大官的大儿媳妇。二女儿司马灵,在五年多前突然染病过世,尸首就埋在再来镇外不远的司马家坟地里。

秦泰听了小灵子的汇报,深深吸了一口气,对大家说:“这个司马英真的不简单。不但自己是一个‘致仕’的官员,家里的孩子也安排地很好。大儿子经商,二儿子在外游学结交权贵,三儿子在当官,四儿子将来也可以当官。大儿女嫁给了一个有实权的人的大儿子,将来司马英依靠着这个亲家,可以进退自如。还好我们刚才没有莽撞行事,不然的活吃亏的一定是我们自己。就算搭上王家的所有人也板不倒司马家,就算暂时得到一点胜利,也马上会被司马家联合官府的人,以乱民捣乱地方的罪名镇压。到时候我们不但不能全身而退,而且会害了这里所有的百姓。”

展小小担心地说:“那今天晚上的宴会怎么办?你去不去?去了会不会有危险?不去的话会不会没问题?”

秦泰苦笑着说:“不去,司马英正好利用这机会分化我们和王家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好不容易被王家人接受,不能再一次被孤立。去的话,一顿训斥或者羞辱是避免不了的。为了大局,为了能早rì破案,为了这里的老百姓,这顿骂是躲不了了的。反正好久没有挨骂了,就当是吃一顿长官的训话好了。”

展小小实在是心疼,听师爷“老酒鬼”说过,秦泰在刑部的时候,就是经常挨骂。做了要挨骂,不做更要被挨骂。没想到在外面意气奋发的秦泰,竟然在刑部这么不受待见。要不是他身兼监督的身份,刑部的人早就把他作弄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