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六回 相府风波六

谜案追凶 第六回 相府风波六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6:04 来源:笔趣阁

冯保之所以急着见秦泰,还不光光是为了玉娘和谭纶。本来冯保想再等等的,因为处理张居正的家务事还有谭纶的事情,找秦泰并不是太合适。张居正和秦泰的私交虽然好,但是张居正毕竟比秦泰年纪大不少,以前可以说是忘年交,如今张居正当上内阁首辅后和秦泰关系就不是太好了。以前张居正把秦泰当朋友甚至于当儿子看,秦泰的一些话张居正还是听得。现在秦泰的话张居正未必愿意听,而且这件事情关系到张居正的个人**问题。冯保曾经远远的说了一句过,张居正马上就不高兴了,冯保连忙把话题带开。谭纶不但是张居正的老友,更是秦泰的好友,秦泰要是插手谭纶的事情的话,不是和张居正彻底闹翻,就是会再一次得罪两宫皇太后。要是秦泰不插手的话,就会失去谭纶这个好便宜。所以冯保并不想马上把事情告诉秦泰的,毕竟秦泰不是处理这方面事务的最好人选。可是就在昨天发生了两件事情,令冯保不得不抓紧时间找秦泰帮忙。

邹元标和邹云标是当时既平常又不平常的两兄弟。说他们平常是因为他们既不是高官也不是名人又没有什么大作问世。说他们不平常是因为一个已经过时的名人,他就是前任内阁首辅高拱。高拱被迫致仕后,在自己的老家居住养老。名义上依然有朝廷的供养,实际上是被看管着不尊他乱说话乱动。地方衙门几乎每天派人监视着他,就连他吃什么东西,每天干什么都要记录在案。高拱除了见家人外,几乎一个外人也见不着,名以上说是保护高拱的安全,其实是防止高拱联络门下弟子东山再起。邹元标和邹云标是一对亲兄弟,也是高拱晚年唯一的随身弟子了。他们的父亲和高拱是同年,不过运气没有高拱好,早在嘉靖皇帝时期任职翰林院的时候就走了。高拱一直派人照顾着这对兄弟,高拱致仕的时候他们就和高拱一起回了高拱的老家。高拱担心因为自己影响他们兄弟的前途,不让他们一起回老家,但是他们一定要随身照顾高拱。按他们兄弟的原话来说,高拱富贵的时候他们可以不来沾光,高拱落难了他们不能不尽儿女之情。也就在这个时候高拱终于明白了这两个孩子的心思,正式把他们两兄弟收为门下弟子。从此两兄弟既是高拱的学生又是高拱的亲人,每天照顾高拱的饮食起居。也从此打伤了高拱门人的烙印,一些想当官的读书人不敢接近他们两兄弟。

本来不出名的他们两兄弟却在三年前一下子出名了,原因就是因为高拱以死相逼要他们出仕为官。高拱也知道自己复出无望了,所以不愿意耽误两个孩子的前途。可是说什么都没用,他们两兄弟都不愿意离开高拱去参加考试。高拱反复劝说都没有结果,甚至于让他们两兄弟轮流去考试,将来真的中进士了轮流照顾自己他们也不愿意。高拱终于发大招了,他拒绝服用汤药和饮食,目的就是逼孩子们去参加考试。在高拱的威逼之下,两兄弟终于答应一起去参加考试,但是他们当不当官高拱不能强迫。因为他们的籍贯不在高拱老家,所以要回自己的老家去考试。在他们老家就连衙门的人也不知道他们和高拱的关系,所以顺利的通过了初试。

不知道是他们两兄弟功底好,还是高拱的教导水平高,他们两兄弟一连三场考试都顺利过关。在乡试的时候两兄弟还获得了乡试第三名和第七名的好成绩。他们两兄弟这一年秋一起进京参加会试,他们准备中了进士后就不当官,依然会去照顾老师高拱。可是在会试的时候出现了大问题,哥哥邹元标的论点非常激进,引起了主考官们的不同意见。弟弟邹云标的文章四平八稳的,更像一个中老年学者的文章。邹元标的文章最后送到了张居正那里,张居正十分欣赏邹元标的性格,亲自点了邹元标第一名,成为会试的会元。邹云标因为是邹元标的弟弟,所以他的文章也被张居正看了,张居正觉得弟弟比哥哥稳重踏实,取了弟弟邹云标会试第三名的成绩。会试之后就是最著名的殿试了,大家都看好这对兄弟,大家都说状元不是哥哥邹元标的,就是弟弟邹云标的。

也就在这个时候张居正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这对自己非常看好的兄弟原来是自己老对手高拱的弟子。张居正既为他们可惜又觉得上了他们的当,他们的成绩既然已经公开了不好直接取消,但是绝对不能让他们顺利通过殿试这一关。两兄弟是高拱的弟子的消息马上被公开,大家马上都不看好他们了。因为张居正也好,小皇帝和李太后也好,哪怕是冯保也好,都不会让高拱或者高拱有关系的人出山的。

两兄弟本来就没有打算参加殿试,身份公开后索性宣布不参加殿试了。正当他们准备回去继续照顾高拱这个老师的时候,高拱的来信来了。当他们打开高拱的来信的时候就知道事情不妙了,因为高拱不是亲笔写的信,而是让刚刚启蒙的孙子代笔写的。高拱连写信都困难了,看来高拱真的病重了。来信里都是高拱的原话,高拱得知他们两兄弟顺利进入会试很高兴,希望他们再接再厉考出好成绩。也同时告诉他们两兄弟一个不好的消息,高拱已经不久于人世,不用他们回来照顾了。高拱深知两兄弟的学问,随信附来一张大夫开的药方,说自己最多只有拖一两个月了。为了高拱为了他们两兄弟自己,一定要考出好成绩来,让大家都知道高拱教出来的才是人才。

两兄弟取消了原来的打算,决定参加殿试考出好成绩报答老师高拱。两兄弟在殿试上超常发挥,写出了就连张居正也都暗自赞叹的好文章。激进的哥哥邹元标主张在地方上大刀阔斧的施行新政,不让地方势力有机会反对中央的新政。必要的时候可以派出比较厉害的官员去下面监督执行,甚至于或杀或贬一批官员,让大家不敢对抗新政。弟弟邹云标的做法比哥哥邹元标的更加令张居正吃惊,他主张将一批有志青年先关进一些清水衙门熬他们心性,然后用激将法挑起他们的斗志,下去担任一个个的地方长官或者地方二把手。到时候不用几年就会出现焕然一新的局面,这些人不但容易接受新事物更加容易接受新政,执行起来就会十分的容易顺利。

对于这两兄弟的观点,都是张居正十分看好又喜欢的。只可惜他们是高拱的弟子,不然张居正一定会重用他们的。就在张居正犹豫,要不要给予两兄弟合适的成绩的时候,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来了。冯保带来了两宫皇太后的懿旨,两宫皇太后听说高拱弟子参加殿试后,觉得不应该让这两个人高中。为了不引起其他的流言蜚语,就以他们的身份有假为理由取消他们的殿试资格。有了这道懿旨张居正就不用为难了,但是张居正并没有落井下石。张居正以邹元标和邹云标两兄弟户籍有问题为理由,只让他们两兄弟排在中选的最后两位。殿试结束后两兄弟被安排去礼部一个不起眼的衙门担任从八品的小官,等于算是流放坐冷板凳了。

邹元标和邹云标并不在意这个,直接向他们的上司提交了请假报告。张居正也知道高拱不行了,所并没有阻拦他们两兄弟回去见高拱最后一面。邹元标和邹云标赶回去后,终于见到了高拱最后一面,然后以弟子和子孙的双重身份为高拱出丧。同时上报朝廷为高拱守孝,张居正几乎没有考虑就答应了。

邹元标和邹云标为高拱守孝二十七个月,不久之前才回来复职。因为高拱的缘故,张居正迟迟不安排新的职务给他们两兄弟。一个原来的高拱手下看不过去了,利用自己在吏部当一个小官的机会,外放邹元标去外地当一任县丞。之所以外放邹元标,是因为邹元标比邹云标脾气更加不好,留在京城容易得罪人。邹元标去了外地当一个不起眼的小官了,留下弟弟邹云标继续等待新的任免。就在这个时候张居正父亲过世,小皇帝夺情不让张居正回家丁忧。

邹云标虽然比哥哥邹元标平和,但是依然也是一个比较固执又遵守原则的人,毕竟他们的老师是当年以“炮筒子”出名的高拱。在他看来为父母守孝是大事,就算小皇帝有意阻拦也应该坚决拒绝。张居正身为内阁首辅百官之首,就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简直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人。他理解小皇帝留下张居正为了国家好,也理解张居正当时为了新政顺利执行的苦楚,但是绝对不能谅解张居正这种半推半就的行为。邹云标连夜起草一份弹劾张居正的奏折,准备第二天通过自己的上级一级一级上报朝廷和小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