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一回 借尸还魂一

谜案追凶 第一回 借尸还魂一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4:26:09 来源:笔趣阁

当初来到凤阳的时候,虽然是隐秘行动,但是化装成皮影戏戏班,人也是不少的。可现在离开的时候,虽然依然是悄然离去,但是只剩下了原来最初的五个人。领队大少爷由展小小假扮,理由是她够白够气派;真正的指挥秦泰一副学徒打扮,对外身份是打杂的兼小少爷的跟班;老酒鬼师爷依然是醉醺醺的样子,似醉非醉,似醒非醒,对外身份是这支小型商队的文案兼账房先生;小灵子长得机灵,是对外联络的人才,由他在前面开路兼联系食宿问题;五大三粗的“马三刀”身上担着所有的行李,兼任保镖和脚力。他们一行人又像做生意的,又像来游玩的。

剩下他们五个人,不是因为战斗原因减员,而是秦泰将其他人赶走了。赶走的人都是现任江南总督的胡宗宪胡大人派来保护他们的卫士。这些见过真正死亡,从战场上活下来的战士们,并不是胆小怕死的普通大明士兵。他们自从来到秦泰身边后,就跟随秦泰他们出生入死,没有一点怨言和退缩。平时任劳任怨不说,而且坚决地执行秦泰等人所有的合理或者不合理的决定。让他们假扮戏班小杂役就假扮,让他们低三下四地伺候观众就伺候。特别是队长李丁,他也是一个堂堂正正,名正言顺的大明现役军官。可他不但和大家一起毫无怨言地干活,而且是带头做。私下做手下一些士兵的思想工作,尽力配合秦泰他们工作。就连秦泰他们也觉得这些士兵不一样,特别是李丁是一个绝对的好官好领导。

可就是这个李丁,把秦泰他们一步一步又一步地引向了陷阱之中。秦泰一行人差一点被李丁带进一个无法自拔的地步。秦泰虽然为人宽厚,可是绝对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他生平最不能容忍两件事,第一:公私不分,利用职权贪赃枉法的国家蛀虫;第二:背叛朋友,把朋友出卖的人。正因为这两点,秦泰无法容忍李丁他们继续留在自己身边。秦泰在第一时间驱散了李丁,要他带着他的人回去。

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的长官胡忠宪。胡忠宪在整个大明嘉靖皇朝中属于传奇xìng的人物之一。他曾经师从大明第一jiān臣嘉靖朝首辅严嵩,严嵩是大明唯一一个掌握朝局近二十年的首辅。他和他的儿子严世蕃成为了大明国最大的国家蛀虫。据说他们是任人唯亲,任何一个职务都有一定的价格,任由他们卖卖。哪一个官员不孝敬他们,就是他们的敌人,他们就会把这些人驱除出关键职务,成为一些清水衙门的可有可无的官员。这种情况在现在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叫“靠边站”。胡忠宪一生之中二十八岁是一个分水岭,他在二十八岁终于考中了进士,可以出仕为官了。而他真正的发迹在于他三十五岁的时候,当了近八年的“冷板凳”官员,还是一个小小的从七品闲职的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将安徽家乡不多的田产都卖了,用这些钱打通关节,加上他是一个有点本事的头脑,终于和严嵩搭上了线。不久之后出任浙江巡按一职,从而风生水起起来。

巡按不是巡抚,虽然只相差一个字,其实实际权利有天壤之别。朝廷设立巡抚,是带朝廷守牧一方,也就是管理一方军民的封疆大吏。他对治下的军民有生杀予夺的权利,他有皇帝钦赐的王命旗牌可以对治下的官员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当然只能斩杀有罪的七品以下包括七品的官员,七品以上的官员就算有罪也只能就地革职,不能随便斩杀。这是怕巡抚手上的权利太大,才后加的条例。而相对于巡抚的威风八面,巡按就看上去就不怎么样了。巡按属于都察院下属的dú lì衙门,设立在地方起到监督地方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纪委监察局,但实际权力没有这么大。巡按只有监督和调查地方官员的权利,没有抓捕和审讯、关押等权利。但是巡按有权利直接上达圣听,他的奏章连内阁都没有权利拆看,只有皇帝可以看。在嘉靖朝的特殊时期,嘉靖皇帝不太管朝政,所有只能皇帝看得奏章交给手下的太监司礼监拆阅。除了一些重要的向嘉靖皇帝汇报之外,其他的都由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处理。这样一来加大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的权利,使吕芳成为名副其实的“内相”。

当胡宗宪当浙江巡按的时候,他还不是首辅严嵩的弟子,最多只能算是一个门下的小奴才。可是胡宗宪在不到一年的任期里,利用他特有的手段,为严嵩排除异己,也为朝廷除去了几个毒瘤。这样一来胡宗宪不但得到了严嵩的赏识,而且也给嘉靖皇帝留下好的影响。正好当时浙江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三大头一起倒台,经过内阁提议,司礼监根据嘉靖皇帝的默许,升任胡宗宪成为浙江按察使。巡按使七品官员,按察使是从四品官员,这种升任不可谓不快。按照朝廷的制度,从四品以上的官员属于国家省级官员,称得上中层干部了。

胡宗宪的官运不止如此,新任的浙江布政使因为piáojì,在jì女身上“马上风”死了。为了官员的面子,也为了浙江官员的集体利益,对外宣称布政使因为cāo劳过度因公殉职。胡宗宪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布政使,同时兼任他的本职按察使。按察使有点像现在的公检法,属于管理司法的部门。布政使管的事民政,有点像现在的省zhèng fǔ。当时胡宗宪一手管司法,一手管民政,可以说基本掌握了浙江的地方事务。不久之后完全架空当时地浙江巡抚,成为浙江的实际掌控人。

知道胡宗宪的本事后,严嵩加大了对胡宗宪的关照。不但正式收胡宗宪为入室弟子,而且把胡宗宪当做手下一员大将使用。胡宗宪更需要朝中大佬的支持,所以在你情我愿的情况下,成为了严党中的骨干力量。不久他出任浙江巡抚的命令下达了,胡宗宪成为了浙江真正的控制人。几年之间,胡宗宪利用自己和严嵩的势力,很快巩固了自己的地盘,并将势力范围延伸到了南直隶。三年前正式出任浙直总督,一年半之前兼管江西、安徽两省。

坐上了总督位子的胡宗宪,好像开始不太事事依从严嵩和严世蕃,他需要有自己的势力和地盘。为了缓和严党和清流之间矛盾,胡宗宪在自己的地盘故意将矛盾边缘化。他和徐阶的关系也有点暧昧,似乎在达成一些秘密的合作一样。其实胡宗宪知道,他过于依从严嵩,将断送他的前途,没有自己的势力随时有被取代的可能。而徐阶也不会真正的相信自己,他和徐阶之间只不过是相互利用而已。只有利用双方之间的矛盾,才能使自己壮大起来。

通过种种关系,胡宗宪知道了一个秘密。朝廷为了加大对江南的控制,彻底地消除倭寇隐患,决定设立一个前敌指挥部。出任这个职务的官员不但可以加挂兵部尚书衔,而且全权管理前线战事。在大明时期,真正的军权在一群太监手上,他们代皇帝真正意义上控制着军队。这是因为历代皇帝不相信带兵的将军,只要将军一有异心,监军的太监就有权利就地解除带兵的将领所有职务。这样一来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局面,会打仗的手上没有权力,手上有兵权的是不会打仗的文人,军队的实际财政和指挥权的是一个个贪生怕死、唯利是图的太监。而这次为了决战顺利,嘉靖皇帝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把实权交给前线官员。这种机遇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胡忠宪早就眼红了。

严嵩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竟然主动向嘉靖皇帝提议,为了更好地服务前线,解决好前线的后勤和管理。严嵩提议将江南的江西、安徽、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等省集中起来,设立一个江南总督,这一职务由这个前敌总指挥兼任。这样一来谁当这个江南总督,就是实际的江南草头王。胡宗宪决定无论如何要得到这一职务,这样一来他的势力和地盘都有了。就算将来嘉靖皇帝要对付他,要将他拿下也要再三顾忌一下。至于倭寇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手下有戚继光和俞大猷等名将在,打败倭寇是迟早的事情。

可是胡宗宪也有一个弱点,就是和内宫的司礼监关系不是太好。当初他当浙江巡按的时候,就拉下了一个贪污的小太监。虽然这个小太监不足轻重,但是也得罪了太监这一小气的组织。后来因为有严嵩和嘉靖皇帝的重视,太监们不敢随便得罪胡宗宪。胡宗宪也没有彻底把表面上的一层撕破,每年该孝敬的照样孝敬,该给地方的太监的好处照样给。可是当胡宗宪想当这个江南总督的时候,包括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太监都表示反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