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二回 白兔戴冠二

谜案追凶 第二回 白兔戴冠二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4:26:09 来源:笔趣阁

秦泰是一个博闻强记的人,小时候为了瞒着大人们学习舅舅仇民的医术和验尸技术,经常将所有的知识记录在自己的脑子里。回到家里又不敢记录在文字里,只好牢牢地记在心里。久而久之练成了一种过耳不忘的本事,能够将一大段拗口的口诀或者经验记住。这种本事知道的人并不多,就连在一起的展小小、“老酒鬼”师爷、“马三刀”也不知道,只有从小和秦泰一起长大的小灵子知道少爷有这种本事。

小时候一次偶然机会,秦泰这种本事才被他的父母知道。小时候秦泰的母亲因为自己父亲和弟弟的事情担忧,整rì烧香拜佛。rì子久了之后,秦夫人养成了一种经常拜佛的习惯。秦泰作为秦夫人的唯一儿子,从小就和母亲一起去老家平遥一带的寺庙拜佛。秦泰在寺庙里和母亲一起拜佛、吃斋、听讲,有时候也会参加一些法会。

当时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大明皇dì dū信仰道教,崇尚道家学说,但是佛家理论已经在民间根深蒂固。皇帝想长命百岁,想得道成仙,可是老百姓却想着过上安宁的生活,将来转世做一个有福的人。再加上佛家劝人为善,多做好事善事,多多帮助比自己穷困的人,这种主张比清静无为、超脱物外的道家理论更适合广大老百姓,更能被大众所接受。所以在民间几乎家家户户的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都信奉佛家,在民间寺庙香火好得不得了。山西历来出商人,保佑外出的家人能够平安回来,更是在家的妇女的心愿,所以在山西平遥一带不但寺庙多,而且都建造的很雄伟。其中也因为山西商人有钱,平时抠门的山西商人在敬佛的事情上,绝对是够大方够气派。

秦泰随母亲去的寺庙在平遥当地属于大的寺庙,寺庙的长老也是博学多才的师傅,据说年轻的时候曾经担任过朝廷某地的地方大员。后来这个长老的家人前后离世,几乎在一年之间父母、妻儿都走了。也就是在这一年,长老听了一个法师的开解之后,依然离开了凡世,随师傅进山修炼。数年之后世上少了一个博学的地方官,却多了一个深通佛理的大智者。这个长老到处游方,走到哪里就在那里说法讲道。后来来到了山西平遥,被这里的人情世故所感动,希望用自己的一生,化解这里百姓过于崇尚金钱的执念。

小时候的秦泰虽然比较活泼,但是也不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可爱孩子。比起同龄人,秦泰看上去多了一份木讷和宁静。当大家以为秦泰脑子不够灵活的时候,其实秦泰脑子想的是舅舅仇民给自己讲的医理。对于一个年纪不大的孩子来说,没有实物对照,有没有仔细的讲解,光凭自己的记忆记住一大堆的名称真的有点麻烦和枯燥。秦泰几乎是天天一个人苦思冥想这些数据和名字,但是在大家眼里以为秦泰在一个人发呆。秦泰的父母也很担心自己的儿子秦泰会不会是一个傻子,或者反应比正常孩子迟钝。所以秦夫人只要一有机会,就经常带着自己的儿子秦泰去寺庙烧香拜佛,希望满天神佛保佑自己的儿子。

自从长老来到平遥之后,在自己的寺庙里,每十天举行一次法会,法会上不但讲解经文,开示众多信众,更是有jīng美的斋饭款待大家。所以远近的老百姓,无论是不是信众都来参加法会。长老也不计较大家的身份的地位,爱听地听,爱吃的吃,用平易近人的佛法让大家接受。

秦夫人不算什么大户,但是在敬佛这件事情上作出的贡献不小。几乎法会一场都不落下,不但出钱出力,而且亲力亲为。许多寺庙里的小师傅也几乎各个都认识这个秦夫人。秦夫人不但经常供奉佛祖,而且还经常布施僧众,师傅们的鞋袜几乎都是秦夫人带头发起的平遥妇女们做的。这些大户人家的夫人们不但使用的材料上乘,而且做工细致,师傅们都觉得鞋袜不但舒服而且十分耐用。

每次秦夫人来寺庙的时候,总是帮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法会有三个主题,第一是上午的礼佛进香,第二是中午的斋饭,第三是下午的讲经说法、开示众生。秦夫人就在上完香之后,帮着师傅们布置斋饭现场或者做斋饭。忙完中午的斋饭之后,她才有时间听下午的开示。每一次秦夫人忙事的时候,她的两个丫鬟分兵两路,一个跟在夫人身后打下手,一个丫鬟跟在小少爷秦泰身后,看着小少爷秦泰。秦泰也不再寺庙里玩耍,总是在大殿一个人坐着,要不就是靠在大殿外的大柱边,看着人来人往的信众。

寺庙里的师傅也认识这个孩子就是秦夫人的孩子,所以也经常逗秦泰玩。可是秦泰这个人过于安静,也不多话,给人一种笨笨的样子。其实秦泰是怕羞,看见陌生人有点害怕而已。在自己家的时候,下人们都知道这个少爷是一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家里的一大堆破烂可以证明秦泰的“恶行”,它们都是因为秦泰才“粉身碎骨”的。

寺庙里的长老也认识这个秦泰,在长老的影像里,秦泰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经常随着秦泰的母亲秦夫人拜见长老,虽然不多话,但是很恭敬。但是长老没有和秦泰单独说过一次话,也没有真正注意过秦泰。

那一次是在秦泰九岁的时候,秦泰依然和自己的母亲秦夫人去寺庙参加法会。不过这一次多了一个人,就是刚刚给秦泰父亲收养的小灵子。小灵子是随逃难的灾民一起来到平遥的,可是小灵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人倒了路边。当时灾民很多,经常能看见灾民因为又饿又冷死在路边。小灵子其实没有死,只不过是发了高烧,快要没命了。这时候秦泰的父亲秦老爷出现了,他和手下看见小灵子还有一口气,就把小灵子送进了不远的医馆救治。经过几天的救治小灵子是醒了,但是脑子烧坏了,不是变成了傻子,而是忘记了过去的事情。秦老爷看着小灵子可怜,就把这个孩子收留了下来,给自己的儿子秦泰做书童。因为小灵子有一双非常机灵的眼睛,所以秦老爷给孩子取名为小灵子。小灵子就这样和秦泰在了一起,一直就没有在离开过秦泰。秦泰多了一个小跟班弟弟,小灵子多了一个对自己很好的少爷哥哥。

秦夫人这一次来,不但要参加法会,而且想给小灵子做一个“皈依”。“皈依”是一种仪式,就是信众真心实意的宣布自己信仰佛祖,愿意成为一个佛家俗世弟子。秦泰一家人,包括下人都已经“皈依”了。小灵子也要“皈依”,和大家一样。小灵子没有一点意见,反正连命都是秦老爷给的,秦家要自己做什么就做什么。

长老利用上午进香和中午办斋的一小段空余时间,给小灵子做了一个简单而又隆重的“皈依”仪式。一边观看的人没有几个,因为当时大家都在忙中午斋饭的事情。大殿里只有长老、长老的一个徒弟,还有秦泰、秦夫人、小灵子等几个人而已。小灵子站在中间,跟着长老的徒弟一起做。因为长老年纪大了,所以在一边主持仪式就好了。

一边观看的秦泰,第一次近距离和长老在一起,长老念念有词的背诵了一大段熟悉的经文,并且敲打着各种法器。长老的徒弟也跟着长老念着经文,并指示小灵子和自己一起跪拜佛祖。仪式并不长,不一会儿之后就进了尾声。秦夫人包了一个红包恭恭敬敬的给长老和长老的徒弟,长老也把一张写好了的红纸交给秦夫人。这是小灵子的“皈依”证明,证明小灵子已经是一个佛家俗世弟子了。

长老带着大家去斋堂,准备用斋饭。在路上秦泰第一次和长老说话,好像说了一句什么话,令一向慈祥的长老突然大吃一惊。长老怀疑的望了望秦泰,并没有多话。一边的小灵子隐隐约约的听见,自己的少爷哥哥好像是说长老背错了什么。

在斋堂吃饭的时候,长老总是看着秦泰,好像有什么话要说有说不出来的样子。长老也在回想大殿上的仪式,为一个信众“皈依”,对于一个长老来说几乎是家常便饭,长老对于仪式上的每一个步骤几乎成竹于胸。这种仪式长老举行了不下千次,经文背诵不下万遍,怎么会背错呢?可是长老又好像记得自己仪式上真的有一小会工夫有点心不在焉,好像是背错了几句。但是秦泰这个小孩子怎么能听出来?经文不但是背得很快,而且都是梵文的,不要说秦泰这种孩子听不懂,就是一些博学的大学士也不一定能够全部翻译的出来。秦泰一个孩子怎么会知道?

斋饭完毕之后,长老难得的请秦夫人一家人坐下来聊聊天。秦夫人高兴得不得了,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长老不单是一个大智者,更是一个有大本事的长老,自己和孩子能够接近长老,是一种莫大的光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