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谜案追凶 > 第七回 白兔戴冠七

谜案追凶 第七回 白兔戴冠七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4:26:09 来源:笔趣阁

秦泰手里这些腰牌和任命书,要是换在以前或者其他省份的话,绝对是一大笔的财富。官场是一个“熬资历”的地方,一个官员的升迁调动关系着一大票人的未来。更不是想升官就能升官的,特别是越级升官。

秦泰本来就是一个读书人,是按部就班考出来的进士,当然知道其中的程序。一个孩子,六到八岁开始启蒙,十三岁到十四岁的时候考童生。考出了童生资格,才可以继续读书。然后是考秀才的县试,考举人的府试,只要考中秀才,每月就可以领到一定数量的“贡米”。中了举人不但可以受到官员的尊重,而且才可以参加省里举办的“乡试”。所谓“乡试”才是真正的考试,一切按照zhōng yāng科考的规矩办理。第一名为解元,每一年乡试都有一定的录取名额。凡是考中者就是进士,但是属于一榜进士,也就是说不能直接当官。只有去京城参加三年一次的“大比”之后中了才能当官。所谓的“大比”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考状元”。“大比”分为两场,第一场是皇帝钦封的主考官主持考试,三天考三题,中间不得离场不得交头接耳,考生一个人一间房间,十人一排,有前后两名士兵看管,巡逻的监考官随时有可能巡逻过来。一旦发现舞弊或者有违规的,不但取消考生的参考资格,而且事后要追究考生的刑事责任。要是有舞弊行为的话,不但考生将剥夺所有功名,而且可能xìng命不保。三天之中,第一天考“经”,也就是解说主考官的命题。把这句话的出处和意思解释出来。第二天考“史”,也就是主考官命题一件事情,考生根据这段话或者这个命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必须举出一个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是考考生们的历史知识。第三天考“志”,也就是主考官出一个命题,考生们交出自己最满意的处理方式,从而看出考生们的心胸和本事。三个命题是主考官事先写好的的,不得改动也不得泄露,要是考题泄露的话,主考官轻者丢官,重者抄家灭族。通过第一场考试之后,十天后公布入选名单。凡是入选者就是两榜进士,可以直接等着当官了。但是到了明朝的时候,由于官员众多,两榜进士也不能马上得到官职。两榜进士有权利参加最后一项的“殿试”,“殿试”就是指考生们在大殿接受皇帝亲自考核,有皇帝钦定三甲名单。第一名就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第四名是大传鲈,第五名是小传鲈,这五人合称为“五魁”,又叫“五魁星”。

除了“五魁星”之外,所有的两榜进士都只能是七品官员,能够实授一个知县已经不错了。熬上三年五载,只要长官看得上,在年底批语上评一个中上的话,有可能连任或者调到其他地方再当一任知县。这样两任知县之后才有可能升任知府或者同知,不然的话又要连任一任知县。三任知县之后,如果没有升迁可能的话,你的官场生涯就到头了。知县六到八年,知府在六到八年,才能出任道台或者布政使、按察使,再是巡抚,起码要在官场混上二三十年才能当上一方诸侯的巡抚。在古代少年英才很少,通过两榜进士的人年纪都不小了。再熬上二三十年,他们都老的快走不动了。

以秦泰这一届进士为例,他们的平均年龄是二十八点八五岁。要不是秦泰这个十七岁多一点,没有十八岁的小老弟在的话,他们的平均年龄一定超过三十岁。像秦泰这种年纪又小,又在一两年里升了一级的更少。大多数的官员坐满一任之后就会自动离任,因为自己觉得不合适,或者有后面的人顶上来。三分之一的“同年”将会告别官场,留下三分之二的“同年”继续在官场拼搏。十年之后,剩下的官员里将不足五分之一,这些官员将出任中级干部,知府、道台等职务。十五年之后,剩下的“同年”官员不到二十人,将会出任某省的布政使或者按察使,或者京城的六部员外郎或者郎中。二十年之后,剩下不到十来个人,就会有人出任地方巡抚或者六部侍郎,当然更多的人离世或者告老还乡。二十五年之后,有可能有“同年”官员当上六部尚书或者地方总督,就有可能成为内阁成员。不过按照朝中的规矩,五十五岁至上的官员,要是身上有重大疾病或者三处以上的疾病者,不能在朝为官,六十岁的官员不再安排实际工作,不晋升职务和官阶。就算官员进了内阁,也干不了几年就要求皇帝“乞骸骨”要求退休了。

张居正曾经给秦泰规划过未来,曾经断言秦泰将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张居正是次辅徐阶的入室弟子,更是裕王的侍读,当然有一定的权威。张居正保证秦泰的未来,秦泰在刑部做个十年的提刑官,心思放在破案上,不要干涉太多的地方事务。十年以后秦泰升任刑部员外郎,也就是正五品官员,一年之后外放到地方某省当一任的四品按察使。十四五年以后出任南京刑部侍郎,不久之后在外放当一任巡抚或者布政使之后,调回běi jīng刑部,升任侍郎,这可是正经八百的正三品朝廷大官了。只要张居正有机会进内阁,成为内阁阁老,秦泰就能在刑部站稳脚跟。秦泰马上进内阁的可能xìng不大,但是有可能成为刑部尚书或者一任地方总督。只要秦泰不贪污,张居正不早死,二十年后的秦泰就是一个封疆大吏或者朝中要员。到时候秦泰也不过四十左右,有近二十年的后续时间,出将拜相不无可能。

可是现在看来,局势已经脱离了张居正的预想。就算张居正是徐阶的弟子,未来皇帝现任裕王的侍读也一样,根本不能左右现在的局势。不光首辅严嵩、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司礼监好几位秉笔太监、内阁和六部好多位官员,就连张居正的后台徐阶也开始对秦泰不满。嘉靖皇帝更是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大明官员死光了吗?需要他这个提刑司来管这些事。大明没人了吗?查一下,下面光吃饭不做事的,全部革职算了。”

几乎全体内阁,所有了司礼监太监,再加上嘉靖皇帝本人,一起认为秦泰“越权”了,秦泰就没有了一点活路。张居正就算要保他,也没有这么一个本事。这时候的张居正连内阁都没有进,根本就不能当面为秦泰解释什么。就连他的老师徐阶也jǐng告张居正,不要过分和秦泰接触。

秦泰的处境已经很危险了,出任提刑司不久就被免职。六部官员轮流派人来申斥秦泰,这一年的考评不用说都是最差的了。如今又被指定去福建复查案情,估计秦泰明年也不会过关了。连续两年最差,秦泰就算不被就地免职,他也没有脸在干下去了。秦泰年纪轻轻就要离开官场,离开他心爱的查案事业。当不当官,当什么官,都不要紧,秦泰一点也不在乎,只要秦泰可以查案,可以勘验尸体为民服务。可是现在连这个最起码的要求也达不到了。福建正在打仗,属于军事地区,就算秦泰想去查案,就会受到诸多限制。何况现在看来前线战事不利,不然的话不会这么多官员都不敢去赴任。秦泰第一次有了犹豫,他是家中的唯一的儿子,他的父母只有他一个儿子,需要他养老送终。他已经不受朝廷的重用,朝廷把他说成了一个不忠的人。要是他再不能照顾父母的话,真的是太不孝了。一个不忠不孝的人,死了也会遗臭万年。秦泰真的不想成为一个这么样不堪的一个人。

秦泰第一次有了喝酒的冲动,去了一家酒店买醉。他不敢自己一个人清醒着,不敢去想往后的时候。他也可以学其他官员一样,留下腰牌和任命书,一走了之。可是他的做人宗旨和良心告诉他不能这么做。可是此去福建不但九死一生,而且有可能完不成任务反被他人说成一个庸官或者贪官。死了之后不但照顾不了自己的父母,还要自己的父母为自己担骂名,真的是不孝顺到了极点。秦泰没有勇气去想着一切,也没有力气去想这些烦心事,只是想利用酒jīng麻痹自己。

在秦泰不要命的喝酒的时候,一边一个人影在远处望着秦泰。他就是秦泰身边的亦师亦友的“老酒鬼”师爷。他一脸的担心,自言自语地说:“希望他能挺住。老天爷啊,你怎么这么狠心?这么好的一个好孩子,一个这么单纯的孩子啊,你都不能放过吗?他不介入党政,他不贪赃枉法,他不草菅人命。一心只为了老百姓,一心只想怎么树立朝廷的形象。这么一个孩子难道错了吗?你已经害了我,害得我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了这么久,难道又要制造出一个像我一样的秦泰吗?秦泰,他还是一个孩子,一个什么都没有经历过的孩子。他要是垮了,他的父母怎么办?展小小这个丫头怎么办?你要害死这么多人吗?你开眼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