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深空之下 > 第五十六章 中微子探测(4000字)

深空之下 第五十六章 中微子探测(4000字)

作者:最终永恒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18:19 来源:笔趣阁

就这样,随着政府的一声令下,将近三万名职业军人,也就是将近一半的士兵群体,参与到这一次抓捕赤炎角人的军事行动中。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他们在大型陨石上来回翻腾,又在各个主要星球上搜索……大量的机器四处穿梭,整个废墟带从来都没有这么热闹过,时常有动物窜出,搞得鸡飞狗跳。

人多力量大,士兵们一时半会没有找到正主,却找到了一群更加稀奇顽强的地底生命。

有动物、昆虫、菌落,也有植物……

如果没有亲眼见证,生物学家们死都不会想到,世界上有这么顽强的生命。

这些古怪生命基本上在地底活动,长条形,普遍有利用热差能的本领。在环境合适的情况下,生长速度非常快。

它们并没有什么特殊智慧,却有着独特的身体构造以及高强度的生物组织,对纳米动力学、基因动力学的研究非常有好处。

特别是……一些植物以及菌落,让吃货们大开眼界!不是每一种生物都有资格费劲心思用来研究,但大多数的东西可以拿来吃!

每到一个陌生的星球,人们都要尝试着收集一些能够“吃”的东西。这种习惯仿佛成了新人类的某一种奇怪的文化。

以至于,现在诺亚号中的食物种类,也越来越多,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反正超人类的消化系统以及免疫系统非常好,煮熟了都是蛋白质……

新政府还特地开辟了几个大型的房间,用来培育这些外星生命,各种安全工作当然是尽心尽力。

这方面的生物培育工作主要由玲来负责,还有几个研究生在一边辅导,实际上光靠她一个人,就已经足够了。

果不其然,在这个废墟带中,又发现了一种黑色的大型真菌。看上去有点像蘑菇,它竟然成为了极品火锅辅料!

根据研究以及实践,这种大型真菌富含丰富氨基酸,营养物质极为丰富,没有任何有毒物质。而且它的口味非常好,加到清汤中,会形成一种鸡汤一样美味的锅底,还可以有效避免火锅吃多了上火等问题。

又譬如说“莉莉斯”的果实,每一个都是子弹大小,晒干了之后,吃起来有点像开心果,咬在嘴巴里“蹦嘎脆”。

这种果实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经过研究后,人们豁然发现,赤炎角人之所以这么长寿,就是因为……长期食用这种坚果的缘故!

这种坚果能够延寿?!

没错,这里确实有少量氧气的存在,但大型生命普遍不需要氧气。

氧气的氧化性,对它们来说,反倒有一定的毒性。

实际上氧气对人类也是如此。呼吸氧气的生命,普遍更加短命,罪魁祸首……就是氧气。

直接杀死细胞的并不是氧气本身,而是由它产生的,一种叫“氧自由基”的有害物质。这种自由基可以造成生物膜系统损伤以及细胞内氧化磷酸化障碍,是人体疾病、衰老和死亡的直接参与者,对人体的健康和长寿危害非常之大。

新人类目前的某种长寿技术,就是基于自由基方面的研究。人们费尽心力地研究出一种转基因的豆类,可以提供少量抗氧化的能力,但效果上看,远远不如“莉莉斯”!

得到这个结论后,科学家们全都欣喜若狂……疯狂研究“莉莉斯”的大规模培养。

能够更加长寿,当然是一件天大好事!况且这种坚果吃起来味道不错。

但是,有人欢喜也有人忧愁。

没有找到大批量的赤炎角人,总归不是一件令人心满意足的事情。

兰波博士非常不满地说道:“赤炎角人的数量实在太少了,找了这么久竟然没有找到。一万号人繁衍起来需要多久啊,这不是搞事情吗?”

“就算使用克隆技术加快繁殖速度,基因的多样性也太少了。近亲繁殖肯定会变蠢的。”

“一看他们就不是什么繁殖能力特别强的物种,人口太少,价值上就会降低许多啊!”

于易峰也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所以,寻找大批量的赤炎角人,成了目前诺亚号社会最为紧急的任务。

新政府已经将寻找任务颁布到了各个科研小组,让所有人参与进来,共同想办法。

还别说,短短两天的时间,真的出现了不少“办法”。

有人认为,可以用新捕捉到的超级生命“蛤蟆”来寻找。这种生命的感知能力极度灵敏,而且胃口养叼了,特别喜欢捕食赤炎角人,它们短期内就能够搜寻上百公里的范围。

但这些蛤蟆还处于野性难驯的状态,根本不可能服从士兵们的命令……

还有人申请,可以出动更多的人口进行寻找。譬如许多“热爱探险的年轻人士”。这些好奇心旺盛的探险家,数量加起来估计有几十万。

在物质富裕的情况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成为了诺亚号民众的一大乐趣,除了研究以及工作,当然还有更多其他的课余活动,譬如探险、游戏、手工业、艺术等等。

“好吧,开什么玩笑?”现在可不是随意探险的时候啊,于易峰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小计谋,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话说回来,几万人再加上大量的机器人,搜寻比地球还要大的地方,确实不可能短时间搜寻的过来。三万人分布在这么巨大的废墟带,连皮毛都不是,就算再增添几十万人也就那样。

天空中的卫星,很难发现埋在深层土壤里的有机物质。有一些大型的洞穴倒能够发现,但士兵们进入后,并没有抓到赤炎角人。

时间一天又一天地过去,于易峰的耐心正在慢慢消磨……

这一天,他正在办公室中大声咆哮:“顶多只能拖延半个月的时间,多一天都不行!你们也应该知道,我们当即任务是运送昆顿的尸体,还要了解整个战争的真相!”

“谁都不知道,多耽误一天,会发生什么灾难性的后果!”

面对专家们的提议,他的语气颇有些不善。

在他面前,站着几个面色不大好的生物学家以及社会学家,他们是来申请……工作延期的。

眼看着预期的45天快要到了,母舰的整顿工作也即将完成,人们的搜捕行动却没有特别大的收获,这也他们感到异常为难。

一方面,这群赤炎角人的表现确实非常不错,无论是身体素质、智力还是文化传承方面,有作为附属种族的价值。

而另一方面,人们又不可能无止境地在这里寻找下去。

“半个月……顶多顺延半个月!”

于易峰再次强调:“我们不可能无止境地浪费下去。万一这个废墟带,真的只有这么一一个部落的赤炎角人,岂不是白用功?”

这群生物学家见舰长不同意,又连忙劝导道:“这里的生命都有将自己埋在地下的习性,在休眠状态下,他们长年累月都不会出来。”

“而我们又不可能直接动用炸药,把地面炸个底朝天……我们目前寻找的范围,只有整个废墟带的2.3%,没有找到也很正常啊!”

“理论上,一个地方不可能只有一个部落的,只要有足够的寻找时间……”

而另外一名专家接话道:“我在想,是否可以用核弹制造一批地震,让它们吓出来?”

于易峰皱着眉头,听到这种馊主意,他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如果实在不行,也只能勉强尝试一番了。

就在这个时候,身上的联络器一响,打开一看,是军方打过来的。

他不敢怠慢,连忙接通。

“报告舰长,我是第二大队第七中队,我们遇到了一个……大概一千人的赤炎角人部落!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对面传来一个士兵的声音,隐隐还带了一丝喜悦的情绪。

“抓到赤炎角人了!”

于易峰心中一惊,连忙接通相关的卫星信号。

从视频上可以看到,这场土著与星际文明的战争,已经快要进入尾声。

这群赤炎角人居住在一个深层洞穴中,还有几个放哨的。他们面对敌人的入侵,一个个从沙土中爬出,清醒之后,就开始悍不畏死地冲锋。

不过面对全副武装的军队,他们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很快就被抓捕。

“凶,真凶啊!”

“是啊,赤炎角人实际上也是食物链的顶层了,数目少很正常。”几位生物学家啧啧称奇。

这个小部落的发现,也让办公室里热闹了起来。

有了第一个收获,他们也有了更多的底气:“舰长,能不能再延期一段时间?这里还是有人的……”

“是啊,舰长。”

于易峰皱着眉头,并没有说话,实际上他也是相当为难。

他总觉得,在这里耽搁并不是一件好事。他甚至有点嫌弃,十几天才抓了一千号人,简直不够塞牙缝的,这个效率还是太低了。

就在这个时候,脑海中灵光一闪,他忽然想到了前几天看到的一则报告,再次拿起联络器,拨通了一个电话。

同时对着这群生物学家说道:“高能物理实验室正在调试新的探测设备,已经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据说近段时间就要完成了。”

“我帮你们问问,这个装备到底准备好了没,如果这东西能够使用,很快就能把躲在地底下的赤炎角人找出来了!”

物理学家们早就在研究新一代的探测技术……那就是中微子探测!

这项技术一直秘密研发,因为难度较高的关系,并没有彻底完成,所以也没有完全公开。

中微子定向通讯技术,新人类早就已经完成,但中微子探测比中微子定向通讯难的多,也需要更加庞大而又复杂的仪器。

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它的质量小又不带电荷,与其它粒子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弱,因而很难探测它的存在。如果连探测都很困难,更何况让中微子“成像”了。

“咦,你怎么知道的?还要两天的准备时间就能够完成了!但事先声明,这个机器只是试用,不保证能够找到!”电话对面传来了最终答案,是丁一东教授的声音。

顿时,这些生物学家们都松了一大口气。

……

两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于易峰等一百多位政府高层、军方人士急匆匆来到一个十公里级别的大型仪器前。

这个大家伙的结构复杂异常,体积大的惊人,除了本体的十公里以外,还与内部的核反应堆、大型强子对撞机连在一起,整个加起来才是完整的中微子探测装置。

于易峰终于清楚,为什么飞船越大越牛逼了,因为里边的仪器设备越来越大……仪器占据的空间,远远大于人们的生活空间。

理论上,中微子探测技术,可以完整地探测出地底的整体情况,无论是一百公里,一千公里还是一万公里,基本可以像x光线一样,一目了然。

“但是地底下的东西实在太多,所有图像叠加在一起,并不容易分辨……许多东西都必须忽略掉。我们只查找地表一公里的厚度,怎么样?”

“可以,暂时先这样吧。”

丁一东等几位专家正在确认最后的参数。

“这些赤炎角人身上长有特殊鳞片,鳞片中含有金属元素,所以我们特地调试了某些频段,来重点探测这些鳞片。”

“普通的有机物实际上是很难被探测到的……”

于易峰正在观看这个设备的具体说明。

因为功率的关系,这个设备并不能一次性探测完整的星球,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地探索。

“中微子束是次级粒子的衰变产物,它不能由初级束直接打靶产生。为了提高它的强度,需要采用特殊的聚焦设备。”

而这个中微子探测装置,大量的中微子是从核反应堆中收集的,然后像雷达一样向额定区域发射。

“开始吧。”于易峰看到调试工作完成后,迫不及待地说道。

现在的仪器,工程量越来越大,已经不是一朝一夕、一名科学家能够完成的了。庞大的强子对撞机竟然变成了一个零部件,这种高度复杂的东西,花费十几年的功夫并不过分。

这也让人们纷纷感慨,科技树难度的直线上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