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深空之下 > 第二十九章 方案制定

深空之下 第二十九章 方案制定

作者:最终永恒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4:31:20 来源:笔趣阁

于易峰想了想,又将挖矿这件事提升了一个优先级……

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他越来越感觉到其中的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人口太少。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劳动力严重不足,只有五万人,真的太少了。

虽然现在工厂的自动化程度还不错,但怎么也得有少量的人管理才行,还挖掘机之类的机械更是得有人操作。这些人数林林总总的加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了。

对于这种重工业,最好的方法是研究更高级、更智能的自动化机器人,来代替人力。这些智能开发项目,已经有一些实验室在做了,于易峰只希望他们有一些好的进展。

“开发大量的机器人可以取代人力。不过,还有一些工作是没办法用机器人取代的……这些岗位还必须得安排人才行。”

一想到这些岗位,于易峰有些心烦。

譬如说:医生、老师、记者、警察等等,这些岗位一时半会之间,不可能用机器人代替,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

还有啊,最烦心的一点,随着新生儿的出生,劳动力将会大量减少!一些妇女已经怀孕了,这部分劳动力肯定得排除在外,总不可能让她们干重活吧?

生完孩子后,她们还得用几年的时间带孩子,照顾孩子。这一项工作是不可能用机器人完成的,或许将来可以……但现在的人类还没有到那个程度。

要是按照5%的生育率计算,一年就有两千五百个孩子出生!至少两千五百名妇女丧失了劳动力,这样一来,一年就丧失了5%的劳动力,两年、三年以后呢?小孩子至少得三岁才能上幼儿园吧……

不仅如此,为了迎接新生儿的大量出生,医生、护士的数量也得增加,务必保证没有任何医疗事故的产生。

在未来几年后,还要增加老师的数量,从幼儿园开始,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这都是必须的。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整个人口虽然增多,但是可以真正利用的劳动力将会逐渐减少。

这……于易峰重重敲了敲桌子,又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新生儿是必须要有的,但是带来的社会负担也太重了,他是真的头疼极了。

这就是人口转型的阵痛期啊,于易峰为难直皱眉头,这几年甚至这几十年,必须得咬咬牙挺过来,只要挺过来了,新一批的小孩子长大了,人口基数将会扩大,结构才会逐步合理……

“要是有十万人或者二十万人就好了啊,如此一来,人力资源就不会如此窘迫了……”

于易峰如是想道。

不过很快,他就骂自己太贪心了,现在虽然只有五万人,但是综合素质之高,可谓世间罕见。如果人口多,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可能就不这么好管理了。

从月球一直到火星,整个新人类文明的精神态度以及行动力都是非常让于易峰满意的。

在各种事端中,许多人都能积极自救,甚至自我奉献。可以说,整个文明的综合素质在一次次的危机中,有了很大的提升。

新人类文明的团结精神以及工作热情,真的没有办法挑剔。虽然还没达到可以**的层次,但是,于易峰已经非常满意。

跟何况,整个诺亚号上可是有接近三万名顶尖的科学家啊,还都是全世界挑选过来的天才级,平均智商在140以上,这个数量真的不少了。大家都是聪明人,非常好管理。

如果将新人类文明,对比曾经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美国博士的比例大约不到总人口的1%,除去大量的经济学博士、emba博士等等,真正有能力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也就0.6%,也就是两百万人。

而这两百万人,他们在毕业之后,会被各行各业分流出去,他们会选择加入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之类的大公司。而真正从事国家级别的科研工作,可能十不存一,也就二十万人左右。

诺亚号上的三万科学家和美国的二十万科学家相比,数量上占据劣势,但是质量上占尽优势。因为这三万人是来自全世界精挑细选的精英,(包括美国自己)是真正的以一当十的存在啊!

科研工作,向来不是以人数取胜,而是以质量取胜,世界上99%的知识,都是由1%的人创造的。

美国人虽然牛,但牛的过全世界加起来的精英吗?

这三万名科学家从质量上,肯定比美国的二十万人高!而剩下的两万人,虽然不是科学家,也是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能力真的非常非常高,不能再挑剔了。

所以说,新人类文明的科研能力是非常强的,至少有整个美国四分之三水平。无论是丁一东教授,还是菲利克斯博士,还是罗曼博士,还是刚刚的那位地质学家迪莫,他们都是鼎鼎大名的存在。

许多人都是国家级的精英,不是这样,是没有资格来月球的。

还有其他的什么化学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等等,无一不是超一流的人才……整个诺亚号的科研能力绝对强无敌啊!

于易峰心中一动,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在当前诺亚号的科学界,隐隐还有这样一种说法:“我们新人类文明的科学技术,在地球爆炸后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加速发展了10年的水平!”

为什么?主要的原因还是各国科学技术的融合。

虽说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们是有国籍的。他们不可能将国家的机密技术和人分享。

这三万科学家都是领域中的佼佼者,他们之中很多人,曾经为国家做过高端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技术。但这些机密在一般情况下,绝不会与同行交流。

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各个国家已经成了往事,什么机密都不存在,科学交流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华夏人贡献出他们的高铁技术,日本人贡献出他们的电子零件技术,法国人贡献出他们的核电,德国人贡献出他们的自动化制造……当然还有美国人,他们贡献出更多五花八门的东西……

不要小看了这种交流,这些科技原本是国家级别的机密,任何一项都需要经验与时间的大量积累,没有几十年的研究根本拿不下来!

就像华夏的高铁技术,其他国家都非常垂涎,但就算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也得研究个二十年才能追上。这些东西的制造需要大量的专利累积,没有任何捷径。

但现在,所有的高端技术全部被公开化了,它们全部属于新人类文明!

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譬如说华夏人研究了几十年的发动机,也没有特别好的成果。现在美国人直接把所有数据都拿了出来,无偿地给华夏人学习。

不仅如此,毛子也拿出了自己国家的成果,抢着喊道:“看我的!看我的!”

一个国家头疼的难题,往往在另一个国家已经解决了。这种交流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所有的科学家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着,让整体的科研能力上升了一个台阶。

可以这样说,新人类文明继承了整个地球上几乎所有的顶尖科技。从整体上,超越任何一个国家10年以上的科技水平,这种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想到这里,于易峰重重拍了一下桌子。光是交流还不够,还要实验,还要实践!

那么,就给他们足够的资源,充足的能源,海量的工业,让他们的想象力发挥到最大,让整个新人类的科技再次爆炸起来!

这是于易峰的个人想法,毕竟,他是想要在几年内将整个新人类文明推向极度富裕的啊。

极度富裕,对于一个星空文明而言,只是第一步而已。

既然人口太少,唯有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让机器人大量地代替人类岗位。于易峰拿起整个计划方案,又琢磨了几遍,觉得基本上差不多,可以实施了。

他的行动速度很快,接下来,便是众议院议会……

下午两点,会议室里坐满了各类议会成员以及各个企业、各大研究所的负责人。他们将参与这次计划的制定以及商讨工作。

“各位,我的初步计划是这样的,大家先看看。”

在众议院议上,于易峰将计划方案发送到各位参会人员的电脑中。

许多人都迫不及待地看向屏幕,他们虽然事先已经看了好几遍,但每看一遍,都被这个宏伟、庞大的计划给震撼。

“我先简单地说说,有三条大目标。第一,大力加强诺亚号的生产力,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将以第三次工业革命为优先级,各大企业、研究所优先服务于工业生产。为此,我们还要成立新的工厂、新的实验室,实现工业生产的完全自动化!”

完全自动化,指的是工业制造完全由机械自动生产,期间不需要任何人力。人类只需负责设计以及最后的监控工作。

“第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在最初步的目标中,我们准备在诺亚号上开辟一个两百平方公里的生存空间,建立一个初步的生态环境系统。我们要打造一个和地球类似的生存环境。”

听到这个消息,罗曼博士满意地笑了。也是万幸,这位大科学家没有在火星病毒中挂掉。

现在听到生态系统工程终于提到议案中了,罗曼感觉还比较满意,微微点了点头。

“第三,建立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学校、医院、图书馆、体育馆、公园等等。大家都知道,我们新人类文明即将迎来一批新的成员。他们理应受到良好的医学护理以及教育,大家说是不是?”

底下的议员中,也有几个要当父母的人,听到这一点,都乐呵呵笑了起来。

随即,于易峰将详细的内容说了一遍,“好了各位有没有反对意见。如果没有,下面我来说说具体的计划安排,有什么不妥的大家可以指出……”

在众人闹哄哄的讨论中,方案一点点被落实了下来。有许多计划方案在几个月前的“大建设工程”中曾经提出过,但由于飞船资源的限制被否决了。

不过在这一次的工业革命里,这样的计划却成为了现实!

像“基洛夫工业工厂”、“新人类矿石精炼厂”、还有各种规模巨大的工业实验室等等,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这些计划让坐在下面的人热血无比,许多人血脉喷张,连呼吸都粗重了起来。

“首先定一个小目标:大幅提高工业能力,达到六个月翻一番的水平!”于易峰郑重地头解释道。

他可没有开玩笑,六个月翻一番,这是指数型增长!1年就是4倍,2年就是16倍,3年就是64倍!这是越来越快的增长啊!

“六个月翻一番,大家听懂了吗?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迈进!”于易峰郑重地说道。

没有人认为他是在开玩笑,而是热烈地鼓起掌来。许多人面带狂热,如果所有的目标都能实现,新人类文明必将产生一个质变!

其实这个目标还是相当有难度的,不,是非常困难!但根本没有人在乎这个问题。困难就是用来克服的,目标就是用来实现的,如果有点困难就畏缩了,那还搞个屁的工业,干个蛋的工程?

更何况,科学家们、工程师们根本就没有畏缩的心态啊,他们想要挑战,想要真正的实现这些大工程、大目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