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极品至尊宝 > 第一百六十六章 我佛慈悲

极品至尊宝 第一百六十六章 我佛慈悲

作者:肥佬主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0:16 来源:笔趣阁

南少林空字辈的数十名高僧尽数在此,其中年纪最轻的一位都已过了半百之龄,武功见识自然不凡。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此刻他们亲眼见到龙小宝使出故老相传数百年的“大日如来神掌”,并且威力强盛若斯,闻所未闻,一半的老和尚登时热泪盈眶,情难自抑。而另外那一半所谓的“少林高僧”,却是骇然色变,惊恐至极。

除了空字辈的一干老僧之外,尚有七八十个圆字辈中的高手武僧手执兵器,守住通往峰顶路口,或在各处警戒,情状亦是如此——喜极落泪者自是禅心坚如金石,不曾有半分动摇的比丘尊者;惊骇欲绝者便是成昆的党羽,背弃佛祖的叛逆。

龙小宝和明教几大高手早有定计,对这些混入南少林寺,或是经不起威逼利诱背叛师门,命里注定不会有好下场的奸贼根本视而不见。其他各大门派帮会的高手则是早被这货一口气施展出来的二十余项少林绝学震撼得瞠目结舌,神不守舍,哪里还顾得上去观察南少林众僧的神态举止。至于渡厄、渡劫、渡难三位神僧,自幼相伴,苦修佛法,精研武学之道,今日得见这么多项少林绝顶神功,实已远超他们三人的毕生所求,更加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是以无人注意到南少林群僧之中竟有过半的脸孔,神态大为失常。

但见三大高僧站在一块大石旁边,足下便是关押谢逊的地牢,当此惊喜交集之时,仍是念念不忘严防明教乘势抢人。

小宝有意暂歇片刻,三僧趁隙默运真气,吐纳调息。跟着渡厄微笑道:“龙长老果然盛名不虚,一人兼具本派各项绝技,老衲倘若不是亲眼所见,断然不敢相信。老衲虽然眼拙,却也瞧出龙长老适才所用的诸般绝学中,有七八门神功乃是自达摩老祖之后,本派历代前辈高僧无人练成的佛门奇功。据老衲所知,‘九品莲台’、‘一指禅’和‘如来神掌’这三项祖师所传的绝学,修习者若是未将《易筋经》里的无上心法参悟大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将这三项神功练至大圆满的境界。龙长老今日既已使出其中两项,而且威力无俦,世所无匹,想必早已将我少林派第一武学宝典的精深奥义参悟通透。唉……自达摩祖师创派以来,嵩山本院尚且曾有先辈神僧,以莫大机缘练得此经所载的无上法门,敝寺却是数百年来从无一人可以有缘修成,每常思及,实属大憾。倘若老衲所言不虚,今日一会,幸得龙长老不吝赐教,令吾辈得以大开眼界,从而了却南少林历代贤德祖师的毕生所愿,老衲在此代为谢过!”说完便向小宝合十礼敬。

群豪听得渡厄大师悠悠道出“易筋经”三字,无不再度心头剧震。普天之下谁不知道这部传说中的佛门奇经,才是少林派凌驾于七十二般绝技之上的第一神功!

数百年来,武林中人都将《易筋经》奉为震铄古今的武学圣典,谁人不知倘若可以将其练成,立时便可睥睨天下,武林称雄,当下有人便忍不住低声惊呼。

当年道广大师决心南下数千里创建少林分院,昙宗方丈集合寺高僧之力,将达摩祖师传下来的各项少林功夫尽数录了副本,交予道广一并携带,盼他能发扬光大。然而当时嵩山少林本院尚且传承不过数代,寺中所藏绝技虽有数十门之多,但还未至如今的七十二项之大数。达摩祖师传下的至高武学宝典,自然便是《易筋经》,但这部达摩亲手写成的传世奇经,竟然莫名其妙的在第一代少林方丈圆寂之后,便即不知所踪。待到过了数十年之久,忽有一位天竺高僧不远万里来到中土,将《易筋经》的梵文译本献给了嵩山少林寺,虽然不是达摩祖师亲绘的真本,也可算作失而复得。

南北少林是一家,彼时少林本院的方丈当即将经书录了副本,交由寺内武功最厉害的四大护法尊者,率同十八罗汉乔装而行,分路向南,足足走了五个多月,这才陆续抵达莆田南少林寺。那天竺高僧乃是上古佛门苦修士一脉的高手传人,大半生过得都是常人绝难想象的艰苦生活,一身古瑜伽功早已修炼得登峰造极,平日里即便十天半月粒米不进,只需清水度日,仍可精神矍铄,神完气足。

他一路东来,不识中原途径,加之言语不通,不免走了许多冤枉路。如此拖拖拉拉走了三年,方才寻至少室山。从西向东,万里迢迢,所遇之人,不计其数,但有谁能料到一个瘦骨嶙峋,形貌之落魄凄惨尚且不如乞丐的天竺和尚,竟是身藏佛门宝典的绝顶高手?况且天竺武学和中土武术大不相同,便是江湖上的顶尖高手,也决计瞧不出他身怀武功。

这位天竺高僧抵达少林禅院,一见到方丈,便将《易筋经》双手奉于佛祖金身座前,寺内众高僧的惊喜之情,可想而知。原本当时的少林方丈提出要为他举行一场隆重的佛事,一来可表谢意,二来也想请他开坛讲经,交流东西两国的大乘佛法,弘扬佛门真义,岂料却被他坚定拒绝。

少林派既是达摩所创,寺中自然会有关于天竺武学的部分典籍经书留传下来,众高僧心知天竺苦修士的修炼法门极其古怪,日常生活的方式更非常人所能想象,委实不宜强求,只好顺从其意。那天竺高僧在少林寺内只住了三晚,便即飘然而去,是以他东行传经,根本无人知晓。

然而《易筋经》失而复得,实是少林派建寺以来的头等大事。当时的方丈固然将经书奉为镇寺之宝,藏于菩提院亲自守护,待得亲自抄录完毕,准备将副本送往南少林之时,更是不敢有丝毫马虎大意。因此这位思虑周全,小心谨慎的方丈大师,才会派遣众多顶尖好手,分路而行,生怕走漏了一点风声,招致正邪两派的贪婪抢夺。

这段带有传奇色彩的武林掌故,直过了六十余年,才得以传遍江湖。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在此期间自然有人捕风捉影到了一点消息,便想潜入少林寺一探究竟。这些人胆大包天不说,自身亦有惊人的艺业,否则岂敢冒险偷入名震天下的少林寺。然而那些江湖大豪们虽然预料到少林寺必定高手如云,卧虎藏龙,但仍是将这后世之人尊为天下武学源头的禅宗圣地的实力瞧得小了。

少林派南北两院既已将《易筋经》的正副本尽皆藏于寺内,自然不惧任何武林中人前来盗夺经书。是以在那数十年间,南北少林擒获的盗经之人甚多。其中有些为祸武林,作恶多端的妖邪魔头,更是惹得一众深藏不露的高僧使出金刚伏魔,罗汉诛邪的手段,白白送了性命。

自此以后,少林寺便成了江湖中人万分忌惮的龙潭虎穴,再也没人胆敢不自量力的自投罗网,但有关《易筋经》的故事却在江湖上愈传愈奇,众说纷纭,直如神话一般。然而数百年来,少林派除了那个先天痴傻的和尚糊里糊涂练成了经书里的功夫,便再无一人可以得窥堂奥。而那痴傻和尚灵智未开,浑浑噩噩,仰仗莫名其妙修来的绝世内功心法,信手使出少林派最简单的拳脚功夫,便具莫大威力。只是他终究碍于心智愚笨以极,莫说“如来神掌”和“一指禅”这等最最上乘的神功绝技,便是罗汉拳、韦陀掌的入门功夫都记得不大清楚,使将出来也是颠三倒四。

如此年复一年,代代相传,少林僧人从满怀希望,而至渐渐失望,终于近百年来再也没有一个天赋超凡,够资格修习《易筋经》的武学奇才,愿意经年累月的参悟苦练经中无比深奥的内功心法,都很害怕苦修一世,最终却一无所获。与其白白浪费时间,不如用心钻研其它各项绝技,一旦大成,同样可以护寺降魔,名震天下。

由此《易筋经》在少林僧人的心中便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精神图腾,历代高僧将其珍藏于菩提院中,更像是在缅怀达摩祖师,百年来早已无人问津,所以对经书的看护也渐渐形同虚设。然而数十代少林传人却不知道当年那位天竺高僧千辛万苦送来的“易筋经”中,所藏的却是另外一部天竺古武“神足经”——后者的精微之处虽比前者稍逊一丝,修炼起来的艰难程度却是一般无二。

所谓的“易筋经”既然早已成为历代少林僧众的精神象征,那么时至今日,少林派绝大多数的僧侣只闻其名,不知其存,已将此经近乎遗忘。其余各大门派帮会,也将这门传说中的佛门宝典,当作一段古老的武林传奇来看待,多半只会在谈武论道之时才会偶然想起,世间还有这么一本宛如神话般的经书存在。

然而,就在这正午灿烂的阳光之下,九莲净土的后山之上,南少林众僧和一干武林大豪,猛然听到渡厄大师的言语,数百年来的传说竟成现实,岂能不为之大惊而震撼?刹那间,整片孤峰之顶除了明教的几大高手之外,所有目光向龙小宝齐刷刷的望了过来。只见这货面带祥和微笑,既不点头,也不摇头,神情无比淡然,双手慢慢合十,不冷不热的冒出一句:“阿弥陀佛,我佛慈悲!”

各派高手均是一愣,随即翻了翻眼皮,神情颇为不悦。想来除了部分严守戒律的僧人,余者怕是都在心里暗骂臭小子当真狡猾,这他娘的也算是回答么?

龙小宝现学现卖,一句佛号出口,再难回答的问题,也是迎刃而解。哪知渡厄大师忽然颔首道:“龙长老说的极是,若非我佛慈悲,好似‘易筋经’这等无上神通,吾等凡夫俗子何以能够练成?龙长老能够修成此经,足以见得与我佛大有机缘!善哉善哉,难怪施主小小年纪,便已武功盖世,海内独步!”

小宝当即一瞪眼,心里不大舒坦——感情这老秃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便将小爷费尽心机,九死一生学来的诸般绝世武功,全算在了佛祖的头上!

这货的嘴皮子动了几下,终究还是忍住没有开口辩解。当然,以他自我感觉十分良好,素来最喜旁人大加夸赞,表面上又要故作谦虚的操蛋性格,没有跳起来张牙舞爪的反唇相驳,跟胸襟博大,虚怀若谷,淡泊名利这些高尚的字眼全无半毛钱关系——身为血脉纯正的华夏天朝国货,自小饱受必须虔诚叩拜我佛,平日多行善举的灌输和熏陶,哪儿敢对随便一巴掌就将神通广大,战天斗地的孙猴子压得五百年不得翻身的如来佛祖有半句不敬之语?

小宝自觉有点小郁闷,懒得再说废话,便向渡厄三僧行礼道:“晚辈放肆,再请大师指教。”

渡难急忙点头道:“好哇!本派的武功咱们暂时瞧得够了,你再使些别的功夫!”

此言一出,小宝十分听话,应声而前,一步跨出,已到了三僧身前两丈之地。只见这货左右手的食指同时向前轻轻点出,两股柔和之极,却又坚韧之极的气流,便向渡劫和渡难分击而至。

九年前,空闻方丈曾经亲笔作书一封,再交由空性亲自前往一灯大师的隐居之处,恭请他来南少林寺小聚时日,讲经论武。一灯大师虽然退隐江湖多年,但却为了化解他那来历惊人的半个徒弟,法名慈恩的原铁掌帮帮主裘千仞心中的邪念戾气,过往多年造下的无边罪业,以及和郭靖夫妇的旧日仇恨,时常带着慈恩四方游历,利用红尘俗事,众生百态来教导点化慈恩。当其时,空性的运气甚好,恰逢一灯大师不曾出门,两位高僧得以欣然相会。然而,一灯大师在看完空闻方丈的亲笔信后,却是含笑婉拒,不愿前往。

一灯大师在武林中极其德高望重,佛法武功的修为均已超凡入圣,空性自然不敢强求。但他天生一副直来直去的脾气秉性,加之嗜武成狂,岂肯空入宝山而回?当下一个没忍住,便恳请一灯大师赐教几招。

当时空性话一出口,立刻便后悔了,自觉对前辈高僧十分不敬,岂料一灯大师想也不想的便微笑着同意了。这下空性当真是喜出望外,却不知一灯大师尽管遁入空门数十年,一颗佛心早已不惹尘埃,清如明镜,岂会因为几句憨直的言语便即动怒?然而他毕竟曾是一国之君,识人之能却是常人远远不及。

一灯慧眼如炬,早已瞧出空性与生俱来的禀性,心知若不答允,这和尚离开之后,必定要心情郁郁很久,不免迟误了修为的增进,这才毫不迟疑的点头应战。当下二人便以三招为限,点到即止,寻了个幽静之地,便来放对。此战的结果自然无需多言,总之空性心满意足而去,返回南少林寺便即回禀师兄空闻,讲述此行经过,言语中对一灯大师的推崇敬佩之情,实是无以复加。

时隔多年,空性此刻陡然间看到小宝双指齐出,招式指力的精纯深湛,绝不在当年的一灯大师之下,忍不住脱口赞道:“好个一阳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