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极品至尊宝 > 第一百九十四章 谁是大英雄(8)

极品至尊宝 第一百九十四章 谁是大英雄(8)

作者:肥佬主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1 04:35:43 来源:笔趣阁

郭靖禀明安抚使吕文德,请下将令,让黄药师在校场上调兵遣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这九宫五行大阵变化繁复,倘若仔细操练,耗时甚久。但此番出兵志在救人,黄老邪便将阵法化繁为简,以江湖群雄为主,襄阳兵马为辅,每一路均由一位通晓九宫方位变化的当世绝顶高手统率。此时襄阳城内英才济济,武学精湛之人比比皆是,各大帮派或是受过小宝的恩惠,或是敬佩明教奋勇争先抗击鞑子,人人都愿披甲上阵。

黄药师校场点将,言道:“鞑子围护高台的兵马约有六七万人,咱们倘若多过他们,即便胜了也算不得本事。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但善用兵者,以一围一,亦非难事。”当下点起九路兵马,每一路有六千人,一千人为身手强悍,足可以一当五的明教精锐,其余五千人则是身经百战的襄阳精兵。

第一路兵马由“东邪”黄药师亲自统率,他的几位老朋友,江湖上成名已久的前辈耆宿,信阳府的赵老爵爷、隐居青海的剑术宗师青灵子、洞庭湖的烟波钓叟、乌鸦山的天聋地哑二老率领一千明教精锐护卫主将,陆冠英、程瑶迦夫妇和耶律齐、郭芙夫妇、武敦儒、耶律燕夫妇、武修文、完颜萍夫妇,还有程英、陆无双等年青一代的后起之秀领五千兵为合后。

第二路兵马由“南帝”一灯大师担任主将,武当四侠宋远桥、俞莲舟、张松溪、殷梨亭率领一千明教精锐在前。一灯门下弟子武三通、朱子柳、泗水渔隐和百草仙、人厨子、九死生、张一氓、韩无垢、圣因师太、狗肉头陀等亦正亦邪的江湖奇士率兵五千为后。

第三路兵马的主将是“老顽童”周伯通,全真五子丘处机、郝大通、刘处玄、王处一、孙不二领一千明教精锐护卫主将,崆峒五老中的常敬之死于峨眉山一役,余下四人与全真教主李志常、瑛姑等人领兵五千为合后。

第四路兵马由大侠郭靖统率,丐帮执法长老和掌钵龙头此时均已伤势痊愈,便和传功长老、掌棒龙头同率一千名武艺高强的帮内弟子护卫主将,梁、宋、陈、吴等八大长老统领五千襄阳精兵,这一路兵马将明教教众换成了丐帮弟子。

第五路兵马以萧峰为主将,杨逍、范遥、殷天正、韦一笑领一千明教教徒为先锋,五散人冷谦、张中、周颠、彭莹玉、说不得和殷野王、李天垣等教内高手领五千兵为合后,这一路却是清一色的明教精英。

第六路兵马由“五岳剑派”总掌门令狐冲统率,五岳门下杰出弟子相随左右。不戒大师和不可不戒田伯光这对师徒自是寸步不离跟在仪琳小尼姑身边,“恒山别院”那群三山五岳的豪杰自然也在此路,因此可说是人才极盛。这次襄阳大战任盈盈和向问天虽然暗中派遣了一些“日月神教”的好手相助令狐冲,二人却是未曾一起前来。知其原因者屈指可数,都是和令狐冲有过命交情的好朋友——美貌与智慧并存的令狐夫人喜结珠胎,向问天这个从小看着她长大的“叔叔”自是要留守“黑木崖”小心看护,否则令狐大掌门岂能安心远离?

第七路兵马由少林高僧统率,空闻年长为正,玄慈谦让为副。少林派高手如云,空智、空性、玄寂、玄惭四位大师领一千明教精锐护卫主将,空虚、空无、空相、空色、玄生、玄灭、玄愧、玄净诸位大师共领其余五千精兵。连日大战,南少林十八金刚和嵩山少林十八罗汉均已折损近半,仍是慨然上阵,不惧牺牲。

第八路兵马的主将是杨过,若论声望名头,自是不及其余八位主将那么响亮,但他此番襄阳大战,所现武功实不弱于当世任何一位顶尖高手,所以黄药师令其统率一军,群雄无有不服。小龙女与神雕自然紧随左右,函谷八友、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岛岛主尽皆归于此路军中,亦是能者甚多。

最后一路兵马由黄蓉担任主将,灵鹫宫九天九部诸女护卫左右,五千襄阳精兵则由大将王坚亲自统率,各帮派好手二百余人在其麾下听用。黄蓉师承其父,精擅阵法韬略,奇门术数,因此这一路兵马可以自行调遣,为游击军,增援八方。

这九路人马合计五万余人为第一阵,以突击杀敌,冲破敌阵为主旨,跟着第二阵便是明教五行旗。

九宫在前,五行在后,中军突入,直捣黄龙——当下各旗挑出两千精锐好手,合计一万,由龙小宝亲自统率。黄药师将五行阵法变化逐一交代清楚——锐金旗如何强攻、巨木旗如何守御、烈火旗如何阻敌、洪水期如何灭火、厚土旗如何拆台救人等等部署,颇为繁复。但五行旗素来勤于操练,熟知五行生克之理,久经沙场,因此一听即明。

这九宫五行大阵之后尚有一路特殊的伏兵,便是“万兽山庄”史家兄弟那五百头“兽军”!

想当年成吉思汗西征之时,曾遣使往西藏大雪山征集三万头党项藏獒随军。当其时,蒙古大军一旦攻破敌城,人马未动,先放藏獒,直接冲入城内,以敌方军民血肉为食,残忍至极。

彼时西方各国对蒙古“獒军”之名极为恐惧,待到蒙古大军西征结束,回兵草原之时,大半藏獒便留在了西方。许多后世为人熟知的欧洲大型犬种,其实多半都是党项藏獒的后裔。

数十年来,成吉思汗所创的这一支“獒军”渐渐式微,敖犬的数量逐年减少,如今已不到当年的一成,因此也甚少再用以对敌之时,大规模的肆虐屠戮。即便如此,却也不可不防,这也算是当初龙小宝乘机收服史家五兄弟的原因之一。当然,驱兽破敌的本事,这货早在三国时便已无比熟练。

黄药师点将完毕,令旗一展,各军排列整齐。黄药师朗声道:“吾等虽为江湖之人,草莽之辈,但抗敌御侮,守土卫国,却也是堂堂之旗,正正之师!诸君各听主将号令,今日与蒙古鞑子决一死战!”校场上数万兵将齐声回应,声振寰宇,当下号炮三响,四门大开,各路兵马列队而出。

九路大军各依方位攻向高台,蒙古六个万人队接住厮杀,一时间十余万人的喊声震天动地。襄阳九路兵马高手云集,一鼓作气,势如破竹,蒙古兵抵挡不住,纷纷败退。小宝率领一万五行旗教众件蒙古阵脚已乱,乘势挥军而前,直冲高台。

龙小宝率军冲到高台近前,一声号令,锐金旗手持盾牌挡箭,厚土旗便以铁铲破开蒙古人的土墙,巨木旗则是立刻取下背负的木桩东打一根,西打一根,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每根木桩皆以黄药师所绘图案而立,分按五行八卦,顷刻间已将高台东首封住。

厚土旗破墙的速度极快,巨木旗还没打完木桩,余下三面的土墙便已破得七七八八。烈火在南,洪水在北,锐金在西,厚土在东,守住四方,巨木不停在内打桩。但见高台四周人潮似海涌动,东边厚土旗发放毒砂御敌,西边锐金旗弩箭标枪齐射,南边烈焰焚烧,北边毒水如雨,蒙古兵伤亡甚多,哪里攻得进来?

忽听得号角声响,高台周围的地底下钻出数万只头盔来,顺着事先挖好的壕沟涌了上来。原来忽必烈善于用兵,诡计多端,心知小昭被擒,敌军必定冒险来救,不若以此女为诱饵,引襄阳兵出,一举歼之。忽必烈奏明大汗,便依计而行——除了在高台四周明着布下六个万人队之外,早已悄悄掘地为坑,另行伏兵数万。中原群雄自襄阳城头远远望去,只道敌军临时在高台下掘的是陷坑,岂料敌军不过是装模作样,实则地下早已挖空,埋伏了生力军。这一招可说是学了厚土旗惯用的法门,算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

蒙古伏兵一出,人数大大占优,登时扭转败势。群雄在厮杀中大骂蒙古鞑子无耻卑鄙,奈何他们战力虽强,再想将敌军聚而歼之,已是有所不能。

战鼓雷鸣,两军大战,如此斗了半个时辰,一时胜负未分。黄药师令旗一展,九位主将心领神会,各领本部兵马转换方位,宋军阵法立时大变。

九宫之术玄奥繁复,众军跟随主将东奔西走,南来北往,蒙古兵登时晕头转向。这九宫大转一出,变化可谓精妙无匹,再加上领头的都是武林高手,宋军人人感激明教身先士卒,决意拼死而战,是以蒙古兵虽然多了几近一倍,竟也抵挡不住。

此时黄药师指挥九路军马在外往来冲杀,明教五行旗在内也和高台守军激斗不休。小宝眼见良久不能突破敌阵,仰头望了一眼高空上盘旋的两只白雕,心想倘若不能登上高台,解开小昭身上的绳索,缠住金轮法王,两头白雕如何能俯冲救人?这货心悬小昭安危,一声清啸,手执屠龙刀,便往高台的阶梯杀去。

他一出手,明教教众齐声欢呼,士气大振,各旗掌旗使挥动令旗,但见各旗教众迂回疾奔,方位全变,五行逆转,是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这五行生克变化说来玄妙,便和九宫之术一般实则都是华夏古人精研物性之变,因而悟出来的天地至理,通阴阳之道,反鬼神之说,在当时可谓举世无匹。蒙古坚甲利兵,武功鼎盛,但文智浅陋,岂能与当世奇门第一大家黄药师相抗?这当口九宫大阵在外,五行小阵在内,看似各自变化,互不相干,实则息息相连,呼应而合。

忽必烈自诩精通汉文化,此时在蒙古大营的塔楼上遥望宋军阵法变化数次,便已茫然不知所措。而那守御高台的统兵将领更是眼花缭乱,头昏脑涨,只觉宋军队列此去彼来,正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不知如何挥军抵敌是好。

蒙古军大乱,小宝乘势直闯而入,眼见距离高台木梯不过数丈,陡然间前方剑光大盛,周芷若不知从何处挺剑杀至。倚天剑化作一团青光劈面而至,森森寒气犹如万载玄冰。刹那间小宝心头微凛,只觉周芷若的功力又增强了一截。二人数度交手,周芷若的武功一次强过一次,这货料想天下除了自己和段誉再无第三人会使“北冥神功”,如此一想,周芷若功力进境这般快法实是毫无道理可言。

自百花谷与老顽童一番切磋套出大半《九阴真经》之后,小宝潜心揣摩,获益甚多。数日前他和周芷若短暂交手,便可断定对方一多半的功夫都是源自真经,只是周芷若所学的似乎皆是真经里偏重于阴寒歹毒的邪门功法,并且尚有似是而非之处,很是古怪。

过往小宝与其交手总是未尽全力,皆因心里总是存了一丝面对美女习惯性的怜惜,是以才会手下留情。然而今日小昭命悬一线,这货心如刀割,五内如焚,自是不会再留半分情面。可即便如此,仍是担心屠龙刀和倚天剑相碰便会双双折断,心念转动间,左手自怀里取出一枚圣火令,使出九成力朝着凌厉的剑光运劲一击……只听得一声大响,周芷若连人带剑荡了开去,小宝目光一瞥,已瞧见圣火令黑黝黝的安然无损,登时心头大定,纵身而前,右手屠龙刀直劈了过去。

周芷若被小宝雄浑无比的内劲一震,右臂一时酸麻,气血翻腾,眼见对方自上而下,一刀劈落,招式平平无奇,刀锋上的罡气却是强横凌厉之极,距离己身尚在三尺开外,已觉刀气临体,自额头而至小腹隐隐作痛,好似将被切成两片,大惊之下,闪身便走,身法仍是迅如鬼魅。

屠龙刀削铁如泥,重达百余斤,再加上小宝雄浑无匹的内劲,可具这般威力,实是不足为奇。周芷若躲过一刀,身后一个蒙古兵登时被刀风所伤,大叫一声,扑地而亡。小宝瞬间不停,又往前冲,耳闻嗤嗤声响,四只“白骨丧门钉”疾射而至。小宝竖起宝刀,挡开暗器,潇湘子和尹克西各执兵刃,迎面杀到。

此二人虽是江湖上的一流高手,武功比起小宝却是差得远了,屠龙刀伴着小宝一声低吼,卷起一道乌沉沉的光芒,横扫千军,势不可当。便在此时,潇湘子和尹克西身后又有二人纵身跃起,凌空发掌,四股阴寒之极的掌力向小宝头脸拍落,正是玄冥二老。

小宝收刀格挡,左手圣火令分击玄冥二老下盘,背后剑气森森,却是周芷若缓过一口气,从后杀到。这当口小宝一心只想冲上高台,岂会恋战,宝刀划了一个大圈,身形一晃,展开“凌波微步”,脱身而走。高台上金轮法王一声喝令,弓箭手居高临下,朝着小宝倏忽来去的身影一通乱射。这些羽箭自然伤不到小宝一根毫毛,却能稍微阻上一阻,虽只拖延一瞬,也足够玄冥二老和周芷若抢上前来打上一掌,刺出一剑,而潇湘子和尹克西自知武功不济,便在圈外乘势发放暗器。

这五大高手此进彼退,紧追不舍,并无一人和小宝真来相斗,均是稍沾即走,显然是想把他拖在台下。金轮法王在高台上瞧见宋军阵法神妙无方,虽然彼众我寡,兀自高呼酣斗,稍占上风,蒙古军的阵势散乱无序,只是仗着人多勉强战成平手,心下也是暗自骇异。

他料到小宝必定舍身来救小昭,事先便已吩咐周芷若、玄冥二老五人藏于军中,一旦小宝冲至台下,便即突然杀出将他拦下。蒙古军人数多过宋军几近一倍,大战惨烈,双方必定伤亡不断,时间拖得越久,对宋军便越不利。此时金轮法王瞧见小宝被五大高手纠缠难脱,心中稍安,哈哈大笑道:“龙教主,你若再不投降,老衲便要下令点火了!这位如花似玉的小昭姑娘片刻便要葬身火海,到时你可悔之晚矣啦!”这些话他以内力说出,每个字都清清楚楚传入小宝耳中。

小宝左冲右突,刀刀见血,少说已杀了二三百名蒙古兵,却一时间摆脱不了五大高手的纠缠。所谓关心则乱,他在台下厮杀,一颗心却都挂在了小昭身上,金轮法王故意这般大声威胁,这货明知金轮是在乱他心神,却忍不住心头焦躁。又打了片刻,小宝实在按捺不住,暗自一咬牙,便想宁肯刀剑同毁,也要先除去一个强敌。眼见周芷若挥剑如雨,自旁袭来,小宝突然猱身而上,屠龙刀翻卷相迎,料想到刀剑共折的一刹那,周芷若必定大惊,当可乘机将其打伤。

电光火石间,一柄长矛破空飞至,射向周芷若。这长矛破空的呜呜之声甚是骇人,发矛者的内力犹如排山倒海一般,周芷若惊骇之下,急往后退,运起十成功力用倚天剑奋力一格,金铁交鸣之声大响,那根长矛固然被一剑劈成两段,周芷若也被对方浑厚的内劲震得脏腑发热,直退出两丈有余。

小宝转头一瞧,只见杨过手执玄铁重剑如风而来,叫道:“龙大哥,你只管冲上高台,这里交给我们。”适才那一矛正是杨过所掷,他在海潮巨浪之中苦修数年,这一掷之力何止千斤。

那边厢小龙女手执双剑,分心二用,同使全真、玉女两套剑法,挡住了玄冥二老。潇湘子和尹克西又来发放暗器,半空中一大片黑影落地,伴着一声高亢的鸣叫,正是神雕到了,两只铁翅一扫,暗器飞散,焉能伤它片羽?跟着四方喊声如雷,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一众邪魔外道和一千明教教徒杀到,数千襄阳精兵紧随其后。

小宝大喜,叫道:“杨兄弟、龙姑娘,你们小心。”说着使出“千里不留行”的轻功,一溜烟冲至高台下方。途中正好瞥见乌老大,心念微动,叫道:“乌老大,接刀!”随手将屠龙刀掷了过去。

乌老大左手接住宝刀,虽然已是运足内力,仍觉十分沉重。他将右手的“绿波香露刀”插回背上的刀鞘,两手齐握屠龙刀,顺势横刀一扫,七八个蒙古兵登时断枪折戟,慌忙后退。乌老大何曾想过自己也有手执屠龙刀的一天,当真欣喜若狂,大声高呼:“多谢尊主赐刀!”

乌老大话音落时,小宝已将高台木梯前的蒙古兵打得七零八落,一只脚踏了上去……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