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12.封禅东岳愿

大唐官 12.封禅东岳愿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6:55 来源:笔趣阁

这时早已和高岳商议好的陆贽,便也进言:“陛下,请废窦参昔日差纲法,改为长纲法,自京师东渭桥至河阴,而后至汴州,再至扬子,重设各处巡院,撤废先前由河南尹、宣武军节度使任辖下的县尉为巡院官的做法,由朝廷亲自委派巡院官,管理漕运。uu234此后进奉船、巡院、转运院,一在朝廷度支手。”

没错,就是要废掉漕运上各方镇的管辖权,重新收归到朝廷手中来。

皇帝表示完全同意。

然后陆贽又说:“再请撤河陇、西北、西南各节度使所兼任的营田使职务,由朝廷度支司设巡院负责各镇营田务;再撤各节度使下的支度官,此后各镇兵马出界征战,由朝廷专任粮草供军使管理给养;三,请将河东、朔方的盐池,三川和峡内夔府的盐井,及河陇地区的各盐池,也统统收归朝廷之手,委派榷盐使前去勾当。”

“可。”

陆贽说完,高岳又上前奏报:“陛下,之所以要废差纲法,废营田使支度官,便是要增强我朝廷的实力。不过昔日宰相多言,两税法自推行以来,多有弊病,税法不精,导致各道赋税不均,摊逃之风愈演愈烈,百姓深以为苦。请陛下以臣在兴元、凤翔所行的经界法为本,重新丈量打画各道各州各县的版籍田产,以求赋税平均,人户得安。”

皇帝便说,如推行经界法,又以何道为先呢?

“现在军国之用,有半数倚仗淮南、鄂岳、湖南、浙东、浙西、宣歙、福建、江南西此八道,故而经界法、均赋税的政策,应以此处为先。”

“推行起来,可有困难?”

贾耽此刻上前奏言:“最大的困难,便是此八道的转输问题,宣武镇虽暂时安宁,然则淮西吴少诚却处在八道、东都、山南、荆南鄂岳交界的腹心,其又桀骜,勾结山棚、**荼毒商贸漕运,已非一日。”

“各位爱卿且勿要声张,朕已知矣。”皇帝表示征伐淮西的事,已箭在弦上,但现在不要过分声张,为免打草惊蛇。

延英问对后,皇帝便私下将高岳留下,“高郎,如征伐淮西,你认为耗时几何?”

“淮西不过申光蔡三州地,人丁不足四十万,吴少诚吴少阳刮地为兵,以二户养一兵,也不过四万人耳,且淮西处朝廷各方镇包围中,如朝廷下决心用兵,臣岳认为,不过半年便可宣告平定。”高岳为皇帝估算说。

然后看到皇帝不断估算的神态,高岳便趁机说:“陛下,征伐淮西的话,大军用度,除去国库和内库外,兴元、东川、西川、巴夔的商贾也愿意出助军钱。”

听到这个,皇帝用疑惑不信的眼神望着高岳。

之前皇帝在进行“河朔削藩战争”时,军费不足,他便得让大臣在京师内强征间架税,抢劫商贾的家财,最后闹得天下大乱,民怨载道,导致他的名声几乎毁于一旦。可现在有这种好事,商贾们居然肯主动掏钱来当军费?

高岳不慌不忙,对皇帝阐述说,淮西不过一群土贼,之所以还能苟存这么多年,靠的便是把淄青的盐往荆南私下贩售,然后和山棚、**一起打劫扬子江上过往商船,自从淮西所临的那数段航运由此中断后,西面各道的商人所产出的大好货物,棉布、药材、牛羊等,都很难往东南贩运;而东南的好货物,茶、丝、稻米等也很难往西面贩运。

所以歼灭淮西,不但是朝廷的想法,也是各地商贾的夙愿,他们当然愿意出助军钱。

一听到钱,皇帝立刻精神大涨,便问高岳具体该如何做。

高岳即说,索性一次性叫这批商贾掏出三百万贯钱来,分成三品,一百万贯为不要回报的助军钱,一百万贯为无利息的借款,一百万贯为十分一利息的借款,后两品等到朝廷平定淮西后,分五年偿清。

当然想要偿清也不难,淮西平定,不但户口增加,多处水运也被打通,朝廷增设数处转运院、埭塘收取过往税钱即可。

另外高岳还对皇帝说:其实不仅仅是西面商贾苦淮西久矣,鄂岳、淮南、河南、宣歙那面的茶商、布商等更是恨淮西入骨,每年被劫**杀伤掳掠的不知凡几,朝廷如要平淮西,臣岳相信他们也是能同样拿出三百万贯来的。

总之,只要能实现商贾的利益诉求,且保证有借有还,叫他们拿钱来资助朝廷军马,其实并不算难。

西面三百万贯,东面三百万贯,合在一起,几乎是朝廷一年国库收入的八成,不由得让皇帝心旌摇曳不休。

毕竟农民种田,你要他承担十贯或几十贯的赋税,他日子就紧巴;但商人不同,确实很多财大气粗的,拿出千贯万贯的都不在话下。

高岳趁热打铁,“陛下,如平淮西,不但能让朝廷声威重著,且能重新将诸多方镇,包括江运和漕运打通,这样的话,推行经界法便便捷得多,中兴大局可谓功成。然后,陛下便能东岳封禅了。”

“封,封禅......”皇帝猝不及防,被这个金光闪闪的词汇给击中了心坎,当即激动得浑身暗自发抖。

没错,朕虽然在即位之初,削藩不利,名声和威望也曾遭遇挫折。可这几年来,朕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在朕的领导下,大唐的国势逐渐回升,对西取得了数次大捷,光复河陇数千里疆土,重新连通西域地,只要接下来能逐次削平淮西、淄青、河朔数个叛逆的方镇,江山混同,那朕的武功必然臻极,甚至还要超越玄宗皇帝,直追秦皇汉武,如此封封西岳华山,再去封封东岳泰山,岂不美哉......

人嘛,特别是当皇帝的,哪个不想做出番文治武功的大业来,让后世永远记住自己的名声?

还是高郎厉害,每次都能猜中朕的渴望是什么。

然则河朔战争惨败的阴云,现在于李适的心里还有萦绕,故而接下来他犹豫起来。

而高岳也故意不再作声,只是说若陛下还需思量,那么臣便请告退。

“且慢,朕思量的不是平不平淮西的问题,思量的是如何平的问题,高郎你今夜便当值在金銮殿内,朕与你细细密画。”果然,没经历多长时间的挣扎,皇帝的心中便只剩下“到底先在西岳封禅,还是先去东岳封禅”这个选择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