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4.独不赦淮西

大唐官 4.独不赦淮西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6:55 来源:笔趣阁

这时赵憬也顾不得谦虚了,当即表示愿在国家危难的当头,接过宰相的重担。顶 点 X 23 U S

皇帝很满意,眼神也充满了信任和期盼,勉励赵憬说,你好好做,朕且观之。

然则赵憬刚刚为相没几日,剑南节度使韦皋、兴元节度使高固、凤翔节度使王和巴夔观察使刘长卿,也集体上奏疏,抗议罢免高岳平章事,言辞非常激烈。

高固求朝廷允许自己让出节度使的位置,重新让高岳来坐镇兴元府;

而韦皋则说,朝廷何惧淮西蔡贼如此,只要陛下点头,皋愿领一军,自蜀地行江路,出荆南、鄂岳,征讨吴少诚,必斩断蔡贼首,悬于天阙之上。

最后连福建观察使郑也上了奏疏,称如高岳行不法事,遭罢免自当归咎其身,但朝廷如今将其罢免,却无合适的理由,如此姑息方镇跋扈,臣深感忧虑,臣愿献泉州的舶脚钱,助朝廷讨贼所需,恳请陛下将高岳官复原职。

很快大明宫延英殿里,皇帝召见诸位执政大臣,并将剑南、兴元、凤翔、福建各地呈献上来的奏疏,排列出来,说:“诸位卿,认为如何?”

赵憬当即就明白,这几座方镇是不满他替手高岳为宰相啊!于是在座位上起身,再对皇帝请求,臣愿辞去中书侍郎,请陛下重新起用高岳。

“大臣切勿如此,朕用人不疑。”皇帝急忙抚慰赵憬,然后他提出想法,不若下诏,宽宥淮西、淄青、魏博,以求天下泰平,如何?

“......”赵憬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

那边陆贽和杜黄裳便急忙进言:“陛下,淄青李师古、魏博田绪尚可宽宥,然则淮西吴少诚最为桀骜凶暴,此次朝廷假如毫无原则地再加宽宥,必将威信扫地。”

这时皇帝思索了下,就高声询问在列的裴延龄,朝廷三司如今还能支撑对淮西的战事吗?

裴延龄眨巴眨巴眼睛,他想撒谎,说国库没钱了,但分押户部的杜黄裳就面目威严地站在旁侧,于众目睽睽下哪里能造得了假呢?便只能对皇帝坦诚:去年平定州元谊,再加上出兵回鹘的消耗,三司尚有盈余。

“这样,对魏博和淄青,朝廷便出制拾雪宽宥;而对淮西,军队则不撤,以董晋为招讨使,和吴少诚打下去。”

这时皇帝又说,天下每有战端,便让中书侍郎载笔金銮殿,指挥戎务,其他宰相分押尚书省,自高岳时形成定规,朕以为甚为便利,即日起也请赵憬来金銮殿,施行故事。

赵憬没办法,当晚只能留下,当值金銮殿西堂。

堂中,翰林学士、枢密使,还有诸多中书省的书手,都在忙碌不休,在东堂的皇帝还时不时派遣中官来,询问各道的消息,又吩咐该如何处置,问好后就直接让李吉甫、韦执谊、卫次公三人去办理。

那索铃是响个不休,可坐在当中央的赵憬头晕脑胀,因皇帝凡事又不找他商议,也不晓得大家都在忙什么、做什么,只能化为一块“无字碑”,默默呆在西堂。

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皇帝就迎来了降诞日,便召集重臣们于麟德殿宴会,同时借此宣布大赦天下,规劝淄青李师古和成德王武俊罢战言和,同时要求魏博田绪从州撤军,返归本镇。

不久,李师古以毁弃三汊城,但却保留蛤朵盐池的占有为条件,于黄河边,和王武俊握手言和,随即各自领军罢战。

魏博田绪小打小闹番后,看到朝廷方浑、王虔休的兵马已到了临,便也接受了朝廷的德音和宽赦,下令要聂锋和邢曹俊撤兵。

然则皇帝却唯独不赦淮西的吴少诚。

非但如此,皇帝还下令,以宣武旧将刘昌,和张万福、令狐建一道,领一万神威殿后军,赶赴许州,协助曲环对付吴少诚。

蔡州城的吴少诚大为光火,当初说好了,要全力联手对付朝廷的,可皇帝一下赦免的诏书,你魏博也好,淄青也罢,全都束手无为了?

“田绪、李师古都是守家贼,眼见朝廷已罢免高岳,态势不再紧迫,便又松懈下来。”李元平对吴少诚如此解释说。

吴少诚恼怒地问,那只有我淮西还孤零零地在炉火之上炙烤,该如何办?

李元平便说节下勿忧,现在正是我发挥谋略的时候!

皇帝在降诞日宴会时,太子在少阳院中,为父亲送来一尊纯金佛像作为贺礼,等到庆祝结束后,皇帝便把在东学士院当值的韦执谊给喊来,“执谊,这佛像还差一篇赞文,你替朕写就吧。”

韦执谊不敢怠慢,当场挥毫泼墨,写下了赞文。

皇帝看了后很是满意,就说学士应该有赏赐,不过这赏不该由朕出,佛像是太子送来的,学士理应去少阳院处,让太子酬谢学士。

“岂敢。”韦执谊诚惶诚恐,急忙回绝。

皇帝大笑,伸出手来,很温和地抚了韦执谊的后背,低声说:“你泰山现在于朝中为门下侍郎平章事,你又是翰苑承旨学士,未来太子登基后,还得倚重你父子,现在太子就能和你这样的年轻俊杰结为友人,正是朕的苦心所在啊!”

于是韦执谊便只能手持赞文,来到少阳院的馆舍当中。

听到翰林承旨学士来访,太子也非常高兴,先是让少阳院使王忠言拿三十段上好锦绣布帛来答谢韦执谊,而后太子亲自坐在中堂,与韦执谊交谈。

最初两人都有些拘束,互相对坐,沉默了好长时间。

太子是长期幽居在少阳院里,很难见到真正的朝臣。

而韦执谊呢,知道太子根本没法插手朝政,也搞不清楚应该和太子聊些什么。

于是很自然地,话题便转到了新任太子宾客高岳的身上。

毕竟韦执谊算是高岳的半个门生。

结果一说到高岳,太子眼泪都落下来,说“汲公罢相,岂是陛下本心,不过是迫于形势,忍痛为之。”

韦执谊也摇头叹息不语。

此刻中堂帷幕后,忽然有一爽朗激昂的声音响起,“殿下、内相,现在岂是坐而吁叹的时刻?汲公罢相,中外便危如累卵,殿下如真的忧心,便应该面奏圣主,让汲公二度为相才是!”

韦执谊感到惊讶纳闷,这是何人,居然在太子所居的少阳院内丝毫不拘礼仪,公然发表如此言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