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9.兵临石头城

大唐官 9.兵临石头城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6:55 来源:笔趣阁

当日,旭日东升,大江南北,渚口山崖,蔚为壮观。uu234uu234

历阳梁山上的小城江燧上,率先燃起了烟火。

不一会儿,对岸博望山的姑孰小城烽燧,也燃起了回应的烟火。

此两座山,一北一南,隔江相对,望之如门,便是长江上大名鼎鼎的“天门山”。

烟火互相应答完毕后,齐集在历阳横江浦处的武毅军士卒,列好了阵势兵马,脖子稍微有点歪斜的郭再贞,在军礼后,才立在貔貅旗下的土台上,告诉全军真实的出击方向:

“镇海军节度使李,残人虐道,以致境内盗匪蜂起,生灵涂炭,卫国公多次训诫,李却不思悔改,怙恶不悛。现在对岸采石军明顺逆之势,愿迎接我等儿郎,代表卫国公征讨李,众位可一往无前,由此渡江后,猛击石头城、京口,还宣润越十五州个安宁。”

随后郭再贞举起一把佩剑,高呼“这便是卫公所赐云浮剑,可斩凶顽首级,解救黎庶!”

“斩凶顽首级!”所有武毅军的将士们愤然待发,愿意集合在卫国公的战旗下,捍卫王道。

随后在天门山两岸不断升起的烽烟里,历阳、采石的大小船只往来如梭:许多宣州当地百姓商贾,早就愤恨李的暴政,便主动摇橹划船,载运武毅军的士兵、弹药、战马和火炮,整个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博望山顶,王栖也立在其上,他的三千五百采石军上下,全都愿听命于卫国公,而他本人也自号为“镇海西面行营招讨使”,愿为讨伐李的先锋。

等到武毅军过江,便和采石军合流,越过当涂的东北界,开始迅猛往石头城推进。

宣州刺史刘赞、歙州刺史潘逢时、婺州刺史柳冕全都表示“保境安人”,不但不抵抗武毅军,还暗中动员百姓,成群结队给武毅军、采石军提供米、茶,而百姓们听说淮南卫国公来捕拿李了,也是兴高采烈,无不踊跃供军;

而整个宣歙境内的茶枭、盐寇,足足数千武装,也都来自愿给高岳的武毅军打头阵、充辅翼,江南多山涧野渡,这群人全都立在“排筏”上,这些排筏号称“青龙”、“轻骑”,行驶如飞,带着茶枭盐寇们自各条水路汇聚到丹阳湖处,而后他们便占据湖面,给武毅军是运粮、运茶叶、运草药,同时还结为义勇队伍,往石头城处探哨侦察。

石头城的李麾下,得闻此剧变,无不惊骇,赶紧往东通报于京口。

李也吓得是目瞪口呆,坐在床几上,足足一刻钟不发一语。

他手下的那群平日里拍马溜须的幕僚们,更是吓得在府院内乱窜乱跑,惊叫不已,有的要据守丹徒京口,有的则要出战石头城,还有的要先汇报给朝廷皇帝,等待裁断。

关键时刻,老将柏良器排闼而入,怒声对李说,如今朝廷已罢黜高岳,而王栖则引武毅军乱我宣润地界,兵锋已威胁到石头城,可节下你为何如此默然?

“韩晋公在时,淮南、徐泗的宵小,如何敢如此轻视我镇海军!”

这句话是真的刺激到李,他忽地站起来,大呼说:

“高岳这是困兽犹斗......我镇海军愿为天下先,讨伐高岳!”

“高岳自恃有攘除西蕃、平定淮西的大功,包藏如王敦、桓温般的祸心,他先遣人犯我宣歙,是想翦我右翼,隔断朝廷和我镇海军的联系。请节下不畏艰难,自京口出军,往石头城处亲自征讨。”柏良器请求说。

接着柏良器又说:“有我丹阳军守护侧翼,节下请安心!”

一听到“丹阳军守护侧翼”,李隐隐有股寒气升起在前后背,但又说不清道不明。

此刻几位心腹幕僚挨到李的身旁,提醒如此如此。

其实随着王栖反叛,现在李也开始猜忌柏良器。

他若是带着牙军前往石头城,柏良器的丹阳军便留后造反,迎对岸扬州的其他武毅军来,那该如何?

可是我若领牙军留守,派柏良器丹阳军去石头城,能不能打得过高岳的兵马暂且两说,万一柏良器也叛离,带兵投向高岳方,又该如何?

这会儿,韩时代另外两位颇有资历的牙将,丘岑和丘迟兄弟俩上前进言说:“高岳现在完全是孤注一掷,节下并不用急于将进犯石头城的贼军击败,不如出师,耀武于上元石头城以东,深沟高垒,只要等朝廷对高岳的处置下达,贼军必将不战而溃,我方再行追击,可得全胜。”

如此李下定决心,让柏良器的丹阳军为先阵,自己统制挽硬兵和蕃落兵则居于中阵,又以公孙领四千镇海牙军士卒居后,赶赴石头城。至于京口,则交给自己的四院随身子弟把守。

待到各位军将退下后,有幕僚劝李说,宣歙的刺史虽然没有明言,但实则和王栖一样,等于投向高岳方,那么润州京口东面,常州、苏州、杭州、湖州等大郡的动向也非常可疑不稳,要是这几位刺史忽然对我们背刺的话,不但会失去富庶的财赋地,还会腹背受敌,润帅您千万不可忽视,可遣送军将领轻兵,速速扑向常州、苏州,斩彼处的刺史,以震骇压服浙东人心。

“这件事我也担忧,然而我是国家设在此地的节度使,哪来的理由随意猜忌同为朝廷委派来的刺史?更别说随意加以杀戮。”

李拒绝了幕僚的建议,他认为只要能在石头城击退高岳的军马,整个局面便会安稳下来。

很快,京岘山一带烽火飞扬,李的大军开始往西而进。

围绕着金陵石头城,淮南和宣润这两大江淮雄镇,终于由政治上的斗争,延续到了武力冲突。

明面上,朝堂斗争,李这方的裴延龄、李齐运,借助自己和皇帝的特殊关系,彻彻底底击垮了高岳这方的杜黄裳、陆贽。

然而当高岳决心动兵的那刻起,牌局的博弈似乎又推倒重来了。

军事上的胜负,瞬间开始反过来决定起朝堂上的起落来。

武毅军的独走,先是震动到了淮汴间的宣武、武宁两个藩镇,董晋和张建封顿时不知所为,接着山南东道的忠义军节度使于,和鄂岳武昌军节度使严震,也是惊愕莫名。

随即便是忠武军、东都,一线往西,消息一段接着一段,瞬间接力到了长安大明宫。

金銮殿中,裴延龄抖得和筛子似的,对皇帝说,高岳起兵谋反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