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18.谢恩主司宅

大唐官 18.谢恩主司宅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6:55 来源:笔趣阁

这位唐雍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皇太子李适,之所以自称“唐雍”,是因其曾被封为雍王。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太子的言论倒可算是持中:只要高岳能通过覆试,那么常衮也就不会说什么了。

常衮、钱起和张涉也都一致赞同。

可代宗皇帝还有疑虑,这位其实很聪明,他心中认为:此次贡举如果真的覆试,不管规模多小,朝廷如何掩住影响,涉及的人多么少,都将是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事件,马虎不得。

于是李豫皱着眉来回走了两下,沉着嗓子一连问了三个问题,“几人要覆试?在何处覆试?又派谁去主持覆试?”

“陛下,榜单里只有高岳最可疑,自然只覆高岳一人。可于尚书省都堂择一小院覆试,至于人选,陛下可自翰林学士中选择。”

常衮的回答倒也合情合理翰林学士品秩低但地位名望却高,再加上属内廷系统,和外朝倒也没那么多牵连,更重要他们都是皇帝的私人,也不愁不认真负责。

看到皇帝的表情,常衮被衣袖遮住的脸,露出了阴沉的笑来。

其实他暗中早和张涉、钱起通气过,只要皇帝点头,就让钱起来主持覆试,高岳必死无疑。

皇帝的嘴唇微微张开。

常衮目不转睛。

这时潘炎的宅子里,潘炎让仆人将中堂四面的屏风、垂帘、帷帐全都撤去,设席褥东面西向独坐。高岳领着众位进士,向北鱼贯列队走入,接着转身,对主司长拜谢恩,潘炎答拜,便说“请诸郎君叙中外。”

“卫州高岳,行第为三,郡望渤海......”高岳身为状头,自然排在第一,他按照自己家状朗声叙述,最后再次曲身向潘炎致意,“谢主司衣钵。”

今日高岳内衬白色中单,外罩海青色雀眼纹纱袍,头着软纱帽,两鬓乌黑如剪,丰姿俊采,端坐如碑,和潘炎对坐,言语如流。

潘礼侍中堂两侧回廊的纱帘后,多是各色夫人,都是想抢先一步来为女儿择婿的,不少人都冒着星星眼,围着潘炎夫人低声叽叽喳喳,问这“高三鼓”、“高二头”到底有无婚配,也有很多问高岳身旁的郑的。

“高三鼓当然有婚配了!”一阵哀叹声中,御史中丞崔宽大摇大摆地踱过来,身后跟着京兆尹黎等一批朝廷公卿,他这话一说,很多夫人都心如冷灰了。

接着崔宽和黎等坐在中堂南,旁观登第的进士们。

“黎京尹今年解送十名举子,其中国子监五人中了四人,可谓龙虎榜,怪不得人说京兆府举子独抗百郡,解送即为等第(等同登第)。”坐下来后,崔宽当即就说了黎的好话。

黎也嘿嘿笑起来,“按方才崔中丞所叙,这今年的状头怕是落在令贤嫒的闺阁当中喽。”

“哪里哪里,两相情悦。”崔宽仰面大笑,其实心中唯恐被别人占先。

这时,进士们一个接着一个将家门汇报完毕,酒宴正式开始。

而同时在紫宸殿内,皇帝李豫最终说出的话是,“降宣头叫门阁使开紫芝殿,朕要延英召对。”

“陛下!”常衮企图急忙阻止,“覆试小事,委派一翰林学士即可。”

常衮没想到李豫居然要开延英殿研究此事:代宗前,唐朝本无“延英召对”的制度,后因宰相苗晋卿年老,不能每日去政事堂处理政务,故而代宗皇帝便直接在小延英殿召其商议事务,渐渐早朝后,皇帝便会召大臣(主要是宰相及常参官,但也会有其他相关臣僚,甚至有召对左拾遗的,唐晚期更有神策中尉及枢密使入对延英)于小延英议政,便成项专门制度不过准确说,“延英召对”的地点并不是延英殿,而应该叫小延英殿,也叫紫芝殿。

“陛下,此日为双日,不便召对。”张涉也急忙说道。

原来,既然延英召对通常在早朝后,而唐朝皇帝早朝一般都在单日,所以召对也肯定在单日。

“兹事体大,分什么单日双日?”代宗皇帝丝毫不为所动。

不久,紫芝殿内,刘晏被召入。

“刘卿你来了。”见到刘晏来到,李豫便让内侍赐座。

“本在都堂内,门阁使来传唤,来此便见正衙(宣政殿)门悬了子,知有召对。”刘晏回到,接着他扫了眼,看见常衮、崔佑甫都各自坐着,满脸严肃,心中立即知道发生了什么。

皇帝李豫便详细说了此事。

“陛下,潘礼侍取高岳为状头,不是出于他的诗赋杂文,而是诗赋通了后,策问和经文又都通,才授予甲第的。”听完后,刘晏不慌不忙地解释。

李豫点点头,说高三的策卷朕都看了,确实有体国发聩之论。

常衮着急了,便又将方才的质疑重申一遍。

“常门郎,我唐科场自创设以来,有行卷,有省卷,有通榜,还有拔解(不试就中),就是不想错漏贤才。潘炎既知贡举,掌文柄,晏对他的操守还是信得过的。但假如常门郎心中有衔恨,那也不妨覆高岳一场好了,请圣主无须在意。”

“我哪里有什么衔恨,不过是想求公正罢了。”常衮冠冕堂皇。“既求公正,那若只覆高岳一个人,没有比较,又怎么能体现公正?”刘晏针锋相对。

常衮立刻哑口无言。

这时崔佑甫便说,“若覆,便只能覆今年所有登第的进士。”

崔佑甫的话一出,连李豫都有点惶恐,便转向了咬牙切齿的常衮,“真的要覆?”

其实常衮内心不但恨潘炎取高岳为状头,更恨的是自己当初答应郑为状头,现在没法兑现,郑当不当状头倒在其次,只是以后谁还把我这个堂堂宰相说的话摆在眼中?这种仇怨忌恨就像毒虫般,反复噬咬着他的心灵。

在这样情绪的支配下,常衮爆发了,大声说,“请陛下委派专人,覆试今年春闱所有登第的进士!”

李豫看了看常衮,重重叹口气,摆摆手,“如此便按照冢宰你的想法去办好了,至于人选......”

“请允许翰林学士......”结果常衮话还没说完,刘晏就也说出来,“翰林学士品秩太低,恐难服众,请陛下让中书舍人崔佑甫主持覆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