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5.上皇三失误

大唐官 5.上皇三失误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6:55 来源:笔趣阁

郑就侃侃而谈:“成德王武俊有两大仇雠,一个是易定义武军节度使张升云,张的父亲张孝忠,原本便是因忠于朝廷,才从李宝臣麾下分割出来的,所以义武军便是成德咽喉处的一颗钉子,王武俊日夜欲拔之而后快;另外一个就是幽燕卢龙军了,当初安史余孽李怀仙为节度使,为麾下兵马使朱希彩及朱太尉(称太尉官职表示尊敬)、朱司徒滔兄弟所杀,成德军李宝臣曾率兵口称为李怀仙复仇,企图吞并幽燕,却反被朱希彩所败,而后幽燕和恒冀便势同水火,朱希彩和李宝臣虽先后死去,但两镇的仇怨并未消除,成德军王武俊就曾骂过朱太尉和朱司徒滔为‘田舍汉’,绝对看不起这兄弟。”

“朱太尉为国死难尽忠,以象笏击贼而死,却被王武俊如此诟骂,真的是让人扼腕啊!”杜黄裳等宰相叹息道。

郑没有分散话题,而是继续说下去,又称成德军王武俊,为争夺德、棣二州的盐池,又曾和淄青镇闹翻过,所以成德虽内部稳若泰山,可外部却可以算得上“四面皆敌”,朝廷用兵时,只要略施恩惠,拉拢幽燕、易定两个方镇,威胁王武俊的后路,那么王武俊即便不出师协助朝廷,也不敢叛逆。

“善,那魏博呢?”杜黄裳继续问到。

郑就说,如果恒冀成德军能叫“家镇”的话,那魏博天雄军便能叫“兵镇”。魏博初代田承嗣死,传位于其侄田悦,田悦后为承嗣子田绪所杀,田绪死又传位其子季安,推其规则,便发觉和成德有所不同:

成德内旌节的更替,军将的意见占据绝对地位;

而魏博镇虽有一次内讧,但却始终是在田氏内部更迭的,为何?因田承嗣开始,便在魏博组建了牙军,牙军的主要来源便是当地农民,把原来耕作的强壮农民,变成听命于节帅的爪牙亲兵,并且通过厚赏笼络他们,所以魏博的士卒最为桀骜,割据性也最强。哪怕田氏众叛亲离(如先前马燧、李抱真都打到魏州城下,守门的魏将李长春都要为官军打开城门,可只要田悦拿出财产,对魏博牙兵们叩头,他们还是会毫无反顾地聚集在田氏身边,继续对抗朝廷官军,最为顽固凶悍),只要牙军愿意跟着田氏继续走下去,那魏博依旧无宁日。

“哪怕田氏族灭身死,牙军也可随意推选一位节帅来,继续割据魏博。”这是郑的判断。

所以和朝廷为敌的,不单单是田氏这个家族,而是整支魏博牙军,这点上和淮西十分类似,所谓“长安天子,魏府牙兵”绝非戏言。

“那如何根绝牙军势力?”诸位宰相继续问到。

郑便说,这点高岳这些年研究颇深:“田氏想要位子坐得稳,就不得不仰牙军的鼻息,所以就得倾其所有厚养厚赏,财力上单凭魏博镇本土所出是不足的,故而魏博镇有个胡商(粟特)集团存在。”

“也即是说,在魏博田氏是掌旌节的,而牙军是掌兵杖的,这胡商是掌钱缗的。”

“然也,胡商有个头领,现在于魏博当中军兵马使,名曰史周洛,封爵北海郡王。”随即郑竖起手指,“对付魏博镇,便可用这批胡商来做文章,商贾只追求利益,只要能保障他们的利,那么魏博军府存在与否,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根本性的大事。”

宰相们都点头赞许,高岳和郑深研河朔方镇,果然到位,战争里的情报永远是最重要的,和粮草是同等地位。

郑于是说出整个方案:

困王,赚汴,打魏,肢解淄青。

所谓的困王,就是利用幽燕卢龙军、易定义武军,困住王武俊的手脚,让他不能自由帮到魏博或淄青,不能和其抱作一团。

赚汴,即是先麻痹河朔的四镇,而将最初目标锁定在汴宋宣武军,“宣武军基干,为昔日进入河南的平卢军一系,除去偶尔还能听从朝廷号令外,其他诸般和淮西、淄青无异,想要对魏博、淄青用武成功,必须得先削平宣武。”郑说,马上要全力突袭宣武,让汴宋这个漕运枢纽完全掌握在朝廷之手,接着对魏博和淄青用兵,便会轻松许多,全无后顾之忧。

而后,重点却不是攻淄青,而是将淄青给围困住,为何?郑解释说:“李师古、李师道兄弟占据淄青十二州,也全依仗军将支持,二李又对众将猜忌,所以将他们的妻子儿女全都拘押在府中为人质,这帮军将全都以利相结,特征就是守土尚且能战,可越境却不能战,重压下能猬集顽抗,稍有松懈便人心各异。故而不用攻淄青,只需在光复汴宋后,凭靠汴宋和徐泗,将淄青给困住就行。然后......”

“然后就集中重兵,狠狠打魏博。”韩洄按捺不住,喊了出来。

郑颔首,说韩幼深所言极是,必须把魏博牙军给打残打废,那么田氏必然就会龟缩求饶,而淄青见友援魏博无法自保,也肯定会起内讧,届时只要各路官军稍微发力,便可把淄青全境光复,建起行省管理,再过两三年,以朝廷的财力不断压迫魏博,利用其内部的胡商集团,推动魏博政变,待机的官军再长驱直入,削平魏博。

“魏博乃安史余孽,淄青为平卢军一系,两者并非同源,貌合神离,只要办法得当,便能各个击破,只要把这两镇夷平,余下恒冀、幽燕,便不足为虑,什么五十年不变,全是缓兵之计而已,拿下这些地方,江山重归一统,就立即建行省重镇,镇护北疆要害!”郑很有力地将手挥动,完全是下定决心的样子。

“那如何避免建中年间,太上皇对河朔用兵的失败?”陆贽发问。

毕竟惨痛的教训犹在眼前。

郑便说,太上皇对河朔用兵,失误有三:

虽有李晟、李怀光、李抱真、马燧等名将云集,可却无坐镇全局的人物,以致各方勾心斗角,军务紊乱,此次用武,必须要有位硕德望高的宿老大臣,统制全局,此君“非高三不可”(众宰臣一致通过);

其次,昔日对河朔用兵,处置不当,平了李惟岳后,田悦就反,击败田悦后,王武俊却反,接着李正己、李希烈、朱滔依次反,战火绵延天下,朝廷荡尽财用,也无法平定,可如今腹心地带的淮西已平,西蕃、回鹘在外都不再构成威胁,朝廷可专力削平河朔;

再后,朝廷当初主要是出太行滏口壶关,战场在邢磁,补给越山困难,以致最后官军缺粮而自我崩解,而如今只要占了汴宋,便可利用漕运,军需源源不绝,“随即重点攻击魏博窃据的相、卫二州,在此地决战!”郑掷地有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