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16.麻衣朱紫间

大唐官 16.麻衣朱紫间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49:28 来源:笔趣阁

虽然知道肯定下第,可高岳还是要来看看。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钟鼓齐鸣,黄纸做的金榜,自南省都堂处,直送到南院来,而后在一片惊呼声中,自东墙外垣上抛下,展现在众人的眼前。

“这是千佛经卷啊!”许多不第举子都跪下,隔着围篱,对着金榜顶礼膜拜。

而更多的专门人士,则开始敲锣打鼓,把榜单上二十二名进士的名讳分别写在泥金帖子之上,开始往举子所居住的邸舍,乃至其遥远的家乡送去,这便是“泥金喜信”。

安上门外车骑络绎如云,不久高岳听到有人高喊,“我们果然及第了!”

一看,原来是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朱遂、王表和彼军等人,各个春风得意,他们的拥趸们喳喳叫嚷着,表示贺喜之意,王表在马背上挥手高呼到,“将泥金喜信用快马,日夜兼程,送到我岳丈的方镇那里去!自淄青来西都应举前我岳丈便说,若是小婿高中,得举办二十万钱的喜宴。”

“喏!”众人领命,忙不迭地撒开脚丫,连滚带爬地去报喜了。

而幽州节度使朱滔之子朱遂也不甘示弱,对身边的长随说,“直接在我报喜的黄花纸笺上贴上真的金子,直送幽州去,让家父知晓!”

当即旁边的袁同直为了拍朱遂马屁,便高唱一联,“贺喜郎君,正所谓一千里外,观上国之风光;十万军前,展长安之春色!”

朱遂仰天大笑起来,说不出的快意,“潘礼侍这榜放的好哇,取得都是龙虎之英。”

接着几人望见外垣大树下站立着的高岳,便又互相看看,哈哈笑起来,便准备策马前来嘲弄高岳。

高岳扶住树干,刚准备狠狠反击这群纨绔子弟,那边却传来了叫声,“进士团来了!”

接着锣鼓声震天动地,高岳只看到,王团团、杨妙儿、宋住住、苏五奴、楚娘等平康坊的男男女女,连带着长安城的许多无业游民,都聚集起来,举着横幅彩旗,捧着佛牙、菩萨、糕点、茶酒,吹吹打打,向着礼部南院涌来。

而队伍里的王团团边喊着恭贺的口号,边对高岳使眼色意思是你快走吧,免得被这群人纠缠。

原来杨妙儿先前对他所说的进士团,便是每年放榜后,长安城内的娼妓、游民纠集起来,专门为新晋进士们操办各种拜谢、参谒和筵席活动的团体,类似于后世的“喜丧一条龙演出队”,杨妙儿等平康坊的自然要参与其中。

趁着这个机会,高岳急忙自南院离去,一路跑到了安上门的沿衣木边,犹自叉着腰喘气。

“高逸崧。”他接着听到这声音。

安上门外角落里,这声音是站在那里的郑喊出的,他立在那里,幞头和双肩上都落了不少雪,看来已是站在彼处很长时间,大概想进来看榜但又自矜,处在进退两难的地步。

高岳看着他,突然觉得好笑,但没笑出口,因为他总觉得郑一站在那,他就仿佛听到《一剪梅》的bgm。

于是高岳向他拱手,问他随后准备如何。

郑看着天际铅灰色层叠起来的云彩,又恢复了倨傲,他对高岳说,“你怕是还要呆在国子监虚耗一年,而我则要去终南山,专心温课,备战来年。所以高逸崧,就此别过,希望来年你的诗赋学业能够有所长进。”

高岳便提出建议,“终南山距离长安城不远,既然你在那里温课,不如干脆就和我们结成棚,你来当这个棚头。”

似乎现在高岳对团结人手来“结棚”的事念念不忘。

郑恼怒起来,“结伴读书倒不是不可以,但结棚却是为了互相争斗、驰驱王府、喧哗贡举,这种事郑某不屑为,鸟兽不可与同群,就此别过。”

接着郑便转身踏步离去,高岳还待说些什么,他已经骑着那匹驴子,急匆匆往胜业坊方向去了。

“孤傲什么?小布尔乔亚习气!”高岳愤愤地摆摆手。

“经过这次,高郎君应该知道些许贡举的门道了吧?”

这话又吓得高岳急忙回头。

只见那老者捋着胡须,依旧那个浑脱帽,依旧那个旧大氅,不知何时也站在安上门边上,笑吟吟对自己说。

“我有些彷徨,若我不进这个科举场,应该是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我去闯荡的。”高岳而今的心情确实有些矛盾:

他可以继续温习一年,备战大历十三年的贡举;

他也可以放弃进士科,去考录取率更高的明经科;

他还可以彻底摆脱太学生身份,去从事工商农等职业来养活自己。

反正那个安娜现在连鬼影子都找不着,他只能入乡随俗,在大唐生活下去。

那老者没有直接回答高岳的话,他缓缓走到了一棵大榆树之下,抬头望去,高岳也随着他望,只见树冠上冬天枯索的枝叶重新冒出绿色的芽来,其上的鸟儿们跃来跃去,发出清脆的叫声。

“这树上的喜鹊,全都叫灵鹊,每年四面八方来的举子,很多人特意来此树下,用谷粮拜祭供养它们,希望放榜之日,这群灵鹊的鸣叫能给他们带来好运。所以灵鹊哪儿也不去,就在皇城门边的这棵树上呆着,衣食无忧,四季无虞,送走一茬茬,又迎来一拨拨。高郎君很奇怪吧,皇城这儿叫灵鹊,没人伤害它们,而民间各坊的喜鹊何止千万,却每日都要遭到弹丸罗网的威胁。鹊和鹊仅仅是因为栖息的树枝不同,命运却如此迥异。人也是这样啊!”

高岳听到这老者的话,不由得皱起眉梢,也陷入思索。

接着老者对着他竖起手指来,“高郎君,你现在身着麻衣,是士,将来朱紫金银,是仕。回答我,士和仕之间,差了个什么?”

高岳立刻答道,“是个人。”

“没错,就差个人,我想你在这一年当中能明白的。”那老者嘿嘿笑起来,接着踏着残雪,径自向安上门内走去,只留下榆树下独自站立的高岳。

“差个人,应该指的是,事在人为。”高岳有所醒悟。

接着他突然想起,自己和那侍女芝蕙还有“西市小海池”的约定呢!

恰巧他也不想回国子监当中,太学馆里哀气沉沉:刘德室心如死灰,去忙乎张谭的丧事;卫次公心如刀绞,哀恸自己命运不济;杨曦依旧呆若木鸡,没日没夜呆在斗室里抄录佛经;其余诸位只会相对而坐,或向隅而泣。

“事在人为我倒想看看,那个愿花五百贯来买杯子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是个单纯的骗局也说不准。”高岳如此想着,开始沿着承天门横街,大步向西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