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17.缺一潮州尉

大唐官 17.缺一潮州尉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49:28 来源:笔趣阁

“此似乎不合法度。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蔡廷玉虽然忠于朝廷,可他也清楚在我唐的皇子亲王是不太可能出阁,更难真的到军事重镇泾原来当节度使。

可朱却早已得到高岳、韦皋的提示,便正色对蔡廷玉说道:“唉,司马是何言也?昔日玄宗皇帝以临淄王定内难,由此猜忌宗室,不令出阁。安禄山之乱时,宗室惨遭其鱼肉,霍国长公主以下诸公主、亲王、王子、王妃、驸马宗室等未及离京者百余人,尽被屠于崇仁坊礼会院,每当想起此事,未尝不惊悚叹息,椎心泣血。何故?因其聚于一宫之内,一旦有难如何保全!

向使诸王散处各州,即便不能对国有所裨益,亦可各保其生。且肃代之时,中官握禁旅、飞龙马,内闱篡继,皆由阉宦之手,陛下而今罢中官干政之弊政,又岂能不用宗室?”

蔡廷玉皱眉说:“矫枉未必需过正,陛下亦可用疏属旁支宗室,如嗣曹王皋。舒王乃是陛下至亲至爱之辈,如出镇有任何差池,可如何是好。”

原来蔡司马所说的嗣曹王皋,即太宗之孙曹王的后代李皋,曾任衡州刺史,后被辛京杲陷害,被御史台平反后,现接替辛为湖南观察使,颇有政声。

又如手握重兵,备受信任,现任汴宋滑亳河阳三城都统(总节度使)的李勉,也是唐高祖十三子郑王李元懿的曾孙,可谓宗室宰相。

朱便苦口婆心说:“如今国家多难,一由强镇叛将割据,二由宫闱操于中官,危难关头陛下不依靠宗室又可依靠谁呢?依的看法,十王宅百孙院不用废除,内里王子王孙安养如故,然方今诸王岂无贤才?无所施耳,陛下可择二三,委以国事,分领戎师,以壮皇威。若长久如此幽闭,既伤骨肉人伦,又遭天下公议,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慢慢地蔡廷玉理解了朱的方案(实际是高、韦捣鼓出来的):

大部分王子王孙依旧呆在安国寺边的“十王宅”、“百孙院”当中,过着高级囚徒的日子;

但陛下可从中挑选两三位比较有才华的,比较忠诚可靠的,到地方州县、军府去锻炼锻炼,见见世面,这样万一国家有难时,也不能光依靠我朱这样的忠臣,这些重点培养的近亲宗室是可以派得上用场的(你看曹王皋和李勉能力就还可以,那个丰王李珙养在十王宅里就变成个弱智废物);

这两三位出阁的皇子,不可私自开府,招收腹心,可择一二忠直可靠大臣辅弼监管;

此后十王宅百孙院里,亲属关系疏远些的,或年事超过六十岁的,便可放出,且授诸州上佐(也就是别驾、司马这些拿着优厚俸禄但不干事的)养老,他们所生的子女也可出院,任由其婚嫁,这样朝廷财政的负担也会大大减轻只要陛下如此做,不但能积行善福报,海内也将莫不欣悦。

当然最后朱说出了真正目标:

舒王李谟,在诸王当中年纪最长,品质最贤,听闻陛下要授其泾原、安西、北庭行营节度大使,所以不妨让舒王亲自来节镇,舒王傅孟为节度副使追随。

这话说得蔡廷玉也心动不已,最终答应朱,起草封奏疏呈交给朝廷去。

另外朱又关切地询问蔡廷玉,最近幽州方面我那弟弟朱滔可与朝廷有什么表章往来?

蔡廷玉如实回答说,如今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在病榻上,已是命悬一线,他一死,火就要揭盖子。

朱滔也已预料到马上围绕着冀镇的旌节,朝廷和李宝臣父子及魏博镇田悦之间,必然有番较量。所以朱滔也暗中上表,请缨讨伐冀镇、魏博镇,但条件还是和李希烈类似:希望能身官回授,瓜分战利品和地盘。

“哼,朱滔如此行为,和李宝臣、李正己、李希烈之辈又有何不同?”朱对蔡廷玉扼腕叹息,说河朔之地以幽州卢龙方镇兵最多,实力最为雄厚,早就该彻底归顺朝廷啦!不要再做些首鼠两端、遗害子孙的事。

朱还特别提到,“我弟朱滔之子朱遂,也早已是朝廷礼部试的进士,于公于私,早就该重纳版图贡赋于圣主了。”

这话说得亲朝廷的蔡廷玉万分感动,但他又不太敢相信面前朱的表态,便试探说,遂宁郡王既有如此想法,便应该亲自写信给你弟弟。

“别说一封信,就是十封百封又有什么难的?”朱慷慨激昂,毫不推阻,他又问蔡廷玉说,“你也知道,朱滔性格不比我,他最为桀骜凶暴,所以想让卢龙十一州回归朝廷,不可轻躁,步步为赢最好。司马有什么谋划,可以对我坦言。”

蔡廷玉这时完全被朱打动,便畅快地在书案上摊开纸张,洋洋洒洒地把自己筹划很久的“幽州回归”的计划方略写了出来。

低着头奋笔疾书的他并没有察觉,朱望着他的眼神,在和蔼的暖流下,暗藏涌动着阴冷的冰碴。

冬至时,几份奏疏表章前前后后到了长安城大明宫。

其实最早到达的,是宁监军使翟文秀暗中弹劾高岳的状子。

里面称高岳擅兴军旅,戕戮内附蕃落野鸡羌,摇动庆、灵、宁、泾诸州骚动不宁。

这是翟文秀的专精,他在罗织罪状时颇有一手,当初就是他献策李怀光,一举将温儒雅等朔方老将给诛杀掉的。

别的不说,光是擅兴军旅,妄开边衅,那可就是重罪。

之前张光晟杀回纥使团的事,就惹得皇帝心烦,现在高岳又闹出个灭野鸡羌的事端来,“这高三鼓比张光晟还狠。张杀了九百人,高三鼓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还是进士出身,那书写上谷墨的手,一下子杀了何止两千人!”皇帝李适果然颇为震怒,就对身边人问到:“如今潮州似乎还缺一名县尉?”

高岳再去的话,潮州的班子就齐齐整整了。

可冲动过后,李适又感到犹豫,他毕竟爱惜高三的才能,现在原州行在的屯田他也始终关心,似乎正红红火火,高岳杀野鸡羌应该会有理由吧?

于是他召对了杨炎、严郢和卢杞三位宰臣,专门询问此事。

卢杞和严郢没有作声。

因高三这件事搞得有点大,卢杞明哲保身,不会在这方面陪高三绑的。

却是杨炎,主动为高岳行为做了辩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