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2.李愬排角阵

大唐官 2.李愬排角阵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49:28 来源:笔趣阁

李宪和韩愈的年龄差不多大,因父亲门荫已有官身,这次来学宫,是父亲告诉他,你以后不要不学无术,送你去兴元的韬奋学宫精修二三年,回来后勿要有所成。

而李不过是个刚刚十五岁的少年,意气奋发。

至于高竟便更小,也就七岁,还扎着总角,跟在两位大兄之后。

然则在古代,因没有入学年级的限制,故而年龄相差较大,但却有同门情谊的人物是很多的。

看到亭子里坐着大尹和学政,三位立刻肃然,接着行礼。

“阿父。”高竟不由自主喊出这声来。

“嗯?”高岳摸着一字胡,态度严厉。

“不,不,大尹。”高竟虽然年纪小,但脑瓜转得很快。

高岳点点头,就问李宪和李,离家这么远,思念双亲否?

二位便回答,虽想在双亲前日夜温,但为了学业精进,绝不能想家,不然半途而废,是要被家父严责的,也无颜再回京师。

高岳笑起来,接着对竟儿说,你要以两位大兄为榜样啊。

然后高岳又问,你们三人来西苑做什么。

三人互相间望望,又有些好笑,又有些害怕。

“无妨无妨,韬奋学宫兼收并蓄,不但经书要学,兵法、算筹、律法都是要学的,非但如此你们晨昏间还要练健走、投石、超距,强健体魄,所以劳逸结合也是必要的嘛。”高岳温言说到。

这时李才大胆起来,他走到亭子旁侧的处不起眼的角落里,高岳看见那里有棵柳树,其下一堆各色落叶和土,李用手将落叶给扫开后,高岳这才看到,当间居然隐藏着个小小的“阵势”。

“不愧是李令公家的,这孙子兵法里的诡道之术,把握得很是到位嘛。”高岳说到,接着走近,看到这阵势十分精细小巧:

这三位用苇草编织成战车的模样,其下还有四个小轮,是栩栩如生。

高岳看到此,感慨万千,他不由得想起早先在京师升道坊的五架房内,春闱之前他和一群棚友,用苇草编成牛车、风船,接着举办“送穷仪式”的情景。

高岳数了数,小战车共有十八辆,两两并行,共分九双,呈雁翅状分列。

“大尹,我们在模拟左传和司马法当中的所言的‘角’到底为何?”

“学宫里没有传授吗?”

李宪和李笑笑,大概意思是学宫里虽然也将左传列为经书,但更多只是探究文义,里面关乎战斗的东西都语焉不详,很难让他们满意。

“哦,那你们有何所得呢?”高岳来了兴趣。

“左传里谈到泌之战时,曾经记载楚国乐伯单车向晋国挑战,‘晋人逐之,左右角之,乐伯左射马而右射人,角不能进’,由此可见,角分左右,一辆叫主车,一辆叫佐车,是为两辆兵车互为犄角之意,又取似雄牛角之形,晋人以一角两车,左右夹击乐伯单车,乐伯往左射晋人的驷马,往右射晋人的射手。”

“为何左射马而右射人呢?”高岳继续发问。

高竟蹲在地上托腮,聚精会神地看着听着。

“诗经里秦风曾说,‘公曰左之,舍拔则获’,战车田猎时需将舆侧往右旋转,以左面向猎物射弓,战场上对敌也是相同,我兄弟俩曾随父亲在京郊围猎,知无论乘车还是骑马,引弓往左才能射界最为开阔,如果战车上不居左而居右射箭,视界偏狭,若居中发射,则极易射中拉车奔跑的四匹马(不自后射)。所以乐伯居‘车左’之位,对晋人自后追奔来的的角,自然是回首,左射晋马,右射晋人。”

高岳满意地点点头,又指着地上十八辆兵车,就问“为何是十八辆?又呈雁翅排列?”

“司马法里说过,二车为一角,九车为小偏,左右合在一起,小偏战车共为十八辆,又说十五车为中偏,所以左传称楚君的禁军‘楚子为乘广三十乘,分为左右’(左右广,是楚王禁军名字),足见楚王施行的是中偏制。两部书里又都说过,作战时须得‘无干车’、‘不自后射’、‘不结轨’、‘逐奔不逾列’,意思即是战车列阵驰战,必须呈角状、雁翅状的长斜阵列,并不在一条横线上,阵内实以步卒,如此各车舆侧往左皆可射敌,不至互相干扰,不至误伤友军,最利追亡逐北。”

“唔,可本唐贾公彦注解说,‘无干车’意思是降者不杀,奔者不禁,背者不杀(投降的不杀,逃跑的不追,背对着你的敌人不杀);‘不自后射’意思是‘不中之后不重射’(第一把miss后,就别射第二把了),与你俩大相径庭,何如?”

原本李宪和李想说:“贾公彦一腐儒博士耳,只会用礼法胡乱解释战争,哪有逃奔的敌人不杀的道理?”但转眼瞧见,苏博士还站在亭子内呢,便急中生智,说:“贾博士谈得是仁威并重的道理,着眼处自然和我等武人出身不同。”

这时高岳大笑起来,对李宪说你不用在学宫里了。

李宪有些恐慌,这意思是高大尹因我指责教材的不是,要退我学?

高岳便说,你随即和本尹一道去京师,而后本尹奏请圣主,让你入行营,随我征剿党项,那不比呆在学宫里强吗?

一听到这话,李宪双眼发光,即刻鞠躬感谢高岳。

把旁侧的李和高竟给羡慕的不行。

当然高岳也安慰了这两位,等党项剿灭后,还有其他的战事能让你们参与,不要焦急......

离开学宫后,当高岳骑马行在前往府城的道路上时,韦驮天牵着马于前,不久指着榆阴下策马而至的几名游奕说,大约是军府内有消息,莫不是圣主陛下催促主人你入京?

不过来者在高岳的马前报告说,有京城来新赴任的凤州刺史前来拜谒节下。

唐朝此刻方镇,下辖的各州都为“支郡”,州刺史和节度使完全是下级和上级的关系,所以新任的凤州刺史,在下车前要先来军府拜见节度使。

“凤州刺史,白季庚......”高岳取来名刺,如此读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