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11.合围方渠城

大唐官 11.合围方渠城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49:28 来源:笔趣阁

青刚川处,藏青色的山峦间,白灰色的河流穿行而过。

高敬奉、高敬仰两位兄弟,上身穿着有些不合尺寸的狗皮甲,下身露出了膝盖,哥哥腰后别着锋利的奚刀,脑袋上的发髻斜扎着,有点兴奋地站在处高岗上,奋力挥动着小旗,弟弟则羡慕地立在其后,眼巴巴看着威风八面的哥哥,心里也想挥旗。

太阳的炙烤下,他俩的脑袋津津发亮,几粒汗珠刚刚滚落,便黏在鬓角杂乱的头发上,很快在滚烫的阳光下被晒干,给通红的腮帮带来些许凉意。

令旗被日头透着,顺着青刚川(宋朝时的归德川)河岸边的砂土地上,高崇文头顶华丽的兜鍪,披着和山野一样的青色披风,胸前明光铠一轮一轮反射着夺目毫芒,骑着马踏过,马蹄应和着隆隆的鼓点在他身后是列队的骑兵,此刻他已接到都统监军使谭知重的号令,使者是从泾原水路先到鸣沙处,而后骑马至盐州城的,号令内容就是骆元光担任盐州留守,高崇文本人则必须领三千精骑南下,由高岳节制,围攻庆州负隅顽抗的东山蕃落。

七月至中旬时,先是扶余淮的分遣队不但救援了木波堡,还击溃了大虫族的主力,其后高岳、论惟明、吴献甫催动大队步骑至马岭处,抢先占据山险,并将斩下党项阿埋等十三姓蕃落的首级共数百颗,垒成高耸的京观,对前来的野利族夸耀武功。

看到京观后,野利叱惊得魂魄尽裂,急忙领着族人回撤,结果至方渠城和大虫族舒虎荣会合后,却发觉:

北面高崇文部杀来;

南侧马岭处,高岳逼来;

东侧,扶余淮、郭再贞、苏浦唐军分遣队,和杀牛、白马等族的羌骑义从也靠过来。

只有西侧没有唐军,可那是绵延高峻的子午岭山脉,不少通往原州的小路也被白草、萧关的神策军镇士兵伐木塞断。

这下,两族近四万的男女,就像被事前安排好似的,遭围堵在小小的方渠城四周,外围的山岭全有唐军的营砦、旌旗,他们所面对的只剩下无边无际的绝望:

战,两族还能拼凑出万把人上下的精壮,可对唐军不但数量处于劣势,质量差距更是有天壤之别;

和,高岳这位人屠已杀红了眼,想要与他议和,除非先把自己脑袋割下,盛在盘子里送来;

逃,高岳的骑兵如今有一万数千,全族如果逃,怕是还没跑出二三十里就得遭灭顶之灾;

降,现在投降的话,全族将遭受前所未有的屈辱和苛烈的待遇,武德充沛的野利、大虫族是绝不能接受的!

就在野利叱和舒虎荣还在为即将面临的命运歧路而迷茫时,高岳已至和方渠城相距不过二十里的木波堡,将营帐设在此处,接着他指画筹定:高崇文营乌仑山,自己营木波堡,吴献甫营百家堡,范希朝营曲子,近三万唐军精兵强将,还有数千羌骑义从,营砦围着方渠,覆盖四至各百余里的地界,隔断方渠城所有内外通路!

野利叱曾派出信使,企图去诱导白于山南麓的树黟族。

可树黟族当即就做出了决定,将野利叱的信使五花大绑,而后动员全族上千名精壮,立即跋山涉水至木波堡,到高岳营中及时参阵。

成排的党项羌酋,此刻都诚惶诚恐地匍伏在地上,高岳身着紫服,佩金鱼袋,他抬起了鹿皮**靴,就立即有数名羌酋爬过来,替自己奋力舔舐着靴底,只要高岳指南他们绝不敢往北,叫登刀山他们绝不敢跳火海。

“赐茶。”高岳收回靴子,很平淡地说道。

一群军卒奉着茶盅,交到这群酋长的手里。

酋长各个跪在地上,捧着茶盅,奉过头顶,因惊恐让茶盅和茶船间咔咔咔地抖动不已。

等到高岳微微扬起下颔,他们才敢饮茶。

“此后还敢不敢劫夺天家的茶叶,屙成矢?”高岳问了声。

这群酋长立刻叩首如捣蒜,说绝不敢。

“此后还敢不敢劫夺天家的丝绸,分给汝等的妻妾?”高岳又问了声。

这群羌酋们更是把额头叩出血来,哀声说那全是野利、大虫两族妄为,罪大恶极,我等愿为大尹先驱,尽屠此两族,绝不污大尹刀刃。

“表表真心吧......”高岳的话语很冷,也很实际。

义从们羌酋各个扼腕而进,声称要先登方渠城,然后唐军再进。

“唔。”高岳这才欣慰地点点头。

而后义宁军的军卒,把野利叱的密使押到方渠城外的旷野处,当着全城党项守兵的面,把倒霉的密使枭首。

随即又把两族事前送来的“罪人”,也一一斩首,明正典刑。

城内的党项望到这景象,知无法得到宽赦,也无法得到外援,无不震怖丧胆。

不过高岳很理智,对方渠城保持围而不攻的态势,随后火速发书给兴元府,让自己判官韦平即刻进京,向皇帝呈报自己心中想法。

韦平马不停蹄,当他到了京师,看到大明宫巍峨的殿檐飞角时,已是近八月的时节。

得到韦平捷报的皇帝大喜,便询问他说,高岳下步对方渠城该如何。

韦平便说高岳给他的书状当中计算得十分清楚,对庆州用兵以来,所用者主力为义宁军五千步卒,定武军骑兵、手五千余,宁、庆州、渭北、神策决胜军又各三千兵马,共计二万二千健儿而已,又有近五千党羌义从,皆为城傍先驱,自备马、箭、甲、粮,不耗度支一颗粟,出征不过两月,耗正俸二十三万贯,激赏、征马、口粮等折算在一起也不过四十七万贯,却斩获叛羌六万有奇,庆州至白于山为之廓清,请陛下再给臣一月时间,再拨二十万贯钱、十万石粮秣,臣即可为陛下屠灭方渠。

“这样斩获即能达到十万。”皇帝兴奋地说道。

高三办事情,果然是又快、又好、又省!

“全仰仗圣主威灵!”兴元府奏官韦平趁机说到。

随后韦平便问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那便是事前皇帝和高岳的约定,希望皇帝能兑现,说白了就是效仿太宗皇帝远征高句丽的故事,没这几近十万的党羌战俘为奴。

皇帝眼睛转了转,看起来也在下决心,然后他对韦平说,和高三的约定,朕不会忘记,马上朕等一个人来,然后朕就在紫宸便殿中提出高岳的这个论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