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4.高师独暴走

大唐官 4.高师独暴走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49:28 来源:笔趣阁

“之前叫商队转输,还有二十万贯的尾款未付,现在反正所有物资都被窦参扣押,这笔钱是不是不用再付,交由三衙的人去渭北人户里和买粮食?”西门粲这时建议道。

高岳沉吟下,“不,不可。兴元、凤翔、河东和京兆的商贾们,先前垫付了很多钱在这上面,我们如不把尾款结清,他们当中很多人可都要倒霉的,窦参不仁,我们可不能不义,这群商贾先前就长久支持我们定武军和义宁军,这么多年出力很大,绝不能叫他们寒心,况且马上的局面还得依仗他们。”

随即,高岳就让自己的明舅哥崔平,和暗舅哥崔枢,将二十万贯钱带着,前往庆州处把这笔钱支给商贾们。

然后在绥德城,高岳于帐幕中设酒宴,招待原本所节制的浑、李自良、王延贵、戴休、吴献甫等节帅。

“悲哉!”宴席上,高岳捶打这自己的胸膛,是泪流满面,接着满饮一盅,对各位慨叹道:“本想直捣统万城,诛灭羌戎,再与诸君痛饮耳,可孰料时局如此,臣数年心血功勋,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俄尔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素来忠厚的浑也垂头落泪。

吴献甫更是咬牙切齿,泣不成声。

就连先前和高岳没什么交集的李自良、戴休和王延贵,虽然表面不说,可心中也是激愤悲叹。

高岳放下酒杯,目视南面的方向,口述李太白诗歌一联: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就在众将帅惆怅莫名时,高岳便又哽咽着唱起了曲子词: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河陇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焉支山缺。壮志饥餐西蕃肉,笑谈渴饮羌奴血。待从头、收拾故山河,归天阙。”

刚唱完,后面坐着的明怀义没忍住,呜哇声,哭得像个两百多斤的孩子。

而后整座帐幕当中,不光兴元凤翔,也包括其他诸军镇的官佐、军将,无不掩面哭泣,而帐幕外的整个吐延川的营盘,也都满是悲壮的哀声。

吴献甫当先拜倒,主动对高岳说,先前淇侯给保大军的营田钱款,除去已花掉的部分,尚有三万贯,原本确实想充入到我保大军的军资库当中私用的,现在全都返归给淇侯。

接着便是浑,最后连李自良、戴休和王延贵等都提出相同的要求。

高岳大为感动,也对他们拜倒,“这如何使得?岳只是想拼尽军中最后些钱粮,将抚宁寨给攻下来,如此银州、绥州和延州便能联成一线,对统万城的围困便能大功告成,这样就算高岳个人有什么荣辱得失,也了无遗憾。”

“逸崧,无论如何,窦中郎的幕府来春便会开赴北都,到时我等各军营田的本利,全都会被他收走。坦率说,我们宁愿这些本利能在逸崧你的手中。”浑拍着胸脯,慷慨激昂。

“对,当初国家最危急的时候,是高淇侯你领军苦战转斗,才挫败西蕃,如今方有兴复河陇的希望,他刘玄佐当初在韩晋公死后,立刻缩卵,还上疏说什么西蕃方盛,不可争锋,现在却恬不知耻地要来抢我等血战的果实,绝不能忍,我们可做的,也就这么多了!”吴献甫这时也说到。

“我等虽是武夫,可义理本分也稍微懂些,万望淇侯勿要推辞!”李自良等人也喊到。

“诸位......”接着高岳哽咽着,领定武军和义宁军的各将领僚佐,齐刷刷地对着浑、吴献甫等拜倒。

而对面也是肃穆拜倒。

次日正午,高岳将其他几个友军方镇返归的钱财,外加先前余留下来的十二万贯钱帛,统统堆在中垒的高台上,近两万麾下将士列队环绕,将这些财货看得是清清楚楚。

高岳立在台上,各大将、幕僚分站东西,“这里有三十万贯,你们追随岳征战数年,大部分人却未能腾达富足,岳觉得心中有愧,政府(唐宋对宰相政事堂的别称)大约不日就要派敕使来,要求我等班师,这抚宁、统万,我们是去不了啦,所以这钱索性就分赐下去,权当岳对你们的饯别之礼。”

“淇侯!”许多士兵捶胸顿足,大哭起来,纷纷跪倒,“这些年来,俺们定武军、义宁军精锐冠绝天下,可绝不能就这样遣散了啊!淇侯如不坐镇兴元凤翔,那再换其他人来掌旌节,这汉中和陇的儿郎,还肯不肯为大唐卖命,这国家的西门还能不能守住,实未可知也!”

更有人喊出“淇侯若不主军,我等索性去投山水寨(甚至可以去投西......)。”

“这江山除去淇侯,谁能收拾?”

“这断头的钱,我们不要,愿继续随淇侯平羌!”

一时间群情汹涌,高岳便动(趁)情(机)洒泪,说你们的忠义岳看在眼中,刻在心里,不如这样,三十万贯钱我托付给三衙,在渭北的人户里,加价统购粮食供军,哪怕三十万贯只换十万石的粮食,那也是好的。

然后,兴元和凤翔两府,我会想各种办法,使其送更多的粮食来供军。

我们不班师,继续北进,攻抚宁寨,攻下来后所得,统统分给诸位儿郎。

不过这三十万贯钱,还是你们的,不过我高岳在此立据,算是借你们的,等到凯旋那日,加三成返还!

说完,高岳取出借款的凭据,当着两万将士的面,啮破手指,蘸着热乎乎的血,在其上署名画押。

“万岁!”将士们无不欢呼踊跃。

三日后,数名监察御史从长安城驰马而来,先到延州城,询问高岳班师了没有,解散御营了没有?

这时渭北节度使留后,就回答监察御史说,你且去吐延川。

于是这几位又马不停蹄,赶往吐延川。

结果刚好遇到往后班师的保大军和静塞军,便又问高岳何在。

吴献甫故作惊讶地说,淇侯已经领军去攻抚宁了。

监察御史大惊失色。

很快,长安邸报的头首出现了可怕的篇目,即《高淇侯麾下定武义宁军,独断暴走,攻党羌抚宁寨》、《高岳擅兴兵革,不俟朝命》、《高逸崧者,和平之敌也》,是触目惊心,整个舆论大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