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9.葭芦冶铁务

大唐官 9.葭芦冶铁务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49:28 来源:笔趣阁

初秋,高岳已站在抚宁寨西侧的山头,在他脚下,城寨的四周自无定河引入开凿的土渠纵横交错,割出一大片一大片肥沃的田地,稻子并不是完全齐整的,它们成簇成簇,方向各不相同,交错起来,自远方望去好像金黄色的焰火般,和碧蓝的天空,和依依的白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人的眼睛都温热舒怡起来。

整个天气是无风的,许许多多的将兵、羌户正弯腰,手持大小镰刀,背负着麦笼,热火朝天地收割稻谷入仓。

这群抚宁寨里降服的六府党项也是难得,居然很迅速就在定武、义宁军将兵的指导下,学会了稻作,干得还有模有样,如果再来几轮耕作的话,估计他们就完全适应这种农业生活了。

非但是抚宁一地,之前在高岳的主持下,由营田副使王绍亲自操刀,整个白于山南和东侧,自庆州白豹川起,直至黄河边的抚宁,白马河、吐延川、大理河、小理河、无定河各流域,全都使用羌屯来营田、放牧,成果斐然。

这片地带本就是整个白于山的农牧菁华处,现在落入高岳手里,怎可能不使其发挥功用?正如高岳对皇帝的奏疏里所说:“白于山周回绵延千里,最以山南、山东处易于牧稼,且此处山界羌人强劲敢战,可收为城傍义从,授予弓箭、良马,编练为熟羌军,每战先上,为我唐前驱,统万城平夏部党项不足为虑也。”

如今王绍在庆州、延州、绥州、银州,编组了二十多处羌屯,收六府、离石投降、依附来的党项男女十三万(其中熟蕃军兵丁在簿登录的足有两万)授田、授牛、授农具种籽,稼穑稻麦,所得四成归公,六成归己,实则已化为唐家的“农社奴隶”高岳又暗中许可细封移鼠在当地营建多所“帝天祠”,吸引熟羌们来信仰朝拜,移鼠十分感激,并对高岳承诺,“汲公以剑来护持我等,我等便以祷告来回报汲公。”

当然光是精神征服还不够,高岳另有其他的操作来收服人心,他把羌屯里的头领子弟全都送往庆州学宫去,学习儒学,这便形成了个有趣的现象:羌屯里的高层接受的是汉化的教育,而底层则开始信仰帝天教高岳认为如此做,高层和底层因分歧,也就很难抱团起来。

而后高岳还教会了党项熟羌酿酒,一时间这群羌人饮酒成风,留下的六成收获有富余的,全都拿去酿酒了,这样他们在棉布、食盐和其他日用品上,还是得依仗唐人输入,“羌屯里的党项只需要做四件事就行,种田,畜牧,酿酒,还有为我唐做工打仗就行。”这便是高岳的目标。

这时候,一群党项男女跪在高岳的面前,手捧着收获来的稻穗,献给汲侯。

高岳从中抽出颗最饱满丰硕的来,用力将谷壳掰碎,随即看到内里的谷粒雪白,含入嘴里,一股沁人心脾的微甜顿生。

“抚宁的稻米养人啊,真的就像肉脂般香甜可口,以我的看法,此后这里就改名,叫米脂好了。”就此,抚宁便在高岳的口中,改为了“米脂”。

光是种植稻麦放牧马匹还是远远不够的,自米脂往东北,行约一百五十里,白于山东侧余脉直入黄河处,和河东隔河相望的府谷,横贯一道葭芦谷,此地出产好铁,高岳在之前将其营造为铁官,同时把庆州的炮局和铳局迁徙到了这里,如此锻冶炮铳、箭矢、铠甲、弹丸等军器,便不用再从兴元、行秦州长距离输送原材料来了。

这时高岳索性将萧,自兴元府给邀请来,对他说葭芦的铁官,还有米脂的炮铳局、箭炉,就外包给河东的商贾承办算了。

萧当即就领受下来,商人做事很有效率,很快河东大户霍良便中选,高岳答应他,葭芦、米脂的冶炉、棚子、道路、驿站的花费都归你,建好后军器的所需也都仰仗你,不用课税,军队直接用度支司的钱帛支给,此外还给你一千五百名专司锻冶的羌户,你按照规定的薪资格养好他们就行,他们会好好给你做活的,源源不断的军器制造足以让你有赚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不是虚的,契约期限是十年,十年后官府可能收回这葭芦的冶务自营,当然你或其他商贾大户也可继续经营,但此后则需要课税。

霍良经手后毫不含糊,立刻就和雇人手,并驱使高岳送来的羌户们,修治冶炉、炮铳台、抟车、模具、吊重等设施,没过多久整个葭芦谷内就是副红光冲天,烟雾滚滚的景象来军器的基地,距离高岳的营地更加近,更加便捷了!

对此高岳非常得意,历史本位面上后来的宋朝,沈括也曾在米脂、葭芦经营筑寨,然而葭芦寨刚刚筑起一年,驻兵两千,还有一支小水兵百人,河东转运司的财政就支撑不住了,究其原因,就是宋为了保护葭芦寨修筑成功,发河东、延两路重兵保护,就已花了一大笔钱;而后还得长距离运输粮食和军饷来供应,再加上将帅到处屯扎重兵借机贪污,闹得宋神宗不得不考虑裁撤周围其他的堡寨,只保留葭芦寨一处。

面对窘境,当时太原府尹吕惠卿说要开源,于是说米脂到府谷,沃地有一两万顷,西夏称之为“歇头仓”,咱们可以招募河东、延的百姓来耕作嘛,然后收获粮食支援军需。结果事情哪里简单?招募百姓来营田有耗费,耕作时为防西夏掳掠袭扰,又得派兵护耕,忙乎好长时间,最后河东转运司的上奏还是“不偿所费”,最终元分疆时只能草草又割让回西夏了事。

而高岳摸着后人石头过河,首先他无需在米脂和葭芦筑城,前者党项已帮他筑好,后者也无什么军事意义,且交通不利,既然不用筑城,也就不用派兵驻扎,没有负担;其次他直接用降服的党项在米脂营田,收取四成,除去初期投入外,全无其他花费;再者,他直接将葭芦铁官冶务承包给商贾,也不用任何投入。

“逸崧,你这葭芦冶务的模式,可谓开天下风气之先啊!”萧对此大为赞叹。

“静之兄谬赞,葭芦有好铁,又临靠水源,自然能让商贾来承办,所谓‘贫女难嫁,而美女先嫁’嘛,我又有何创新?”高岳如此回答说。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