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19.刘晏吐真言

大唐官 19.刘晏吐真言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6:55 来源:笔趣阁

待到中堂处,刘晏没有正襟危坐,而是十分轻松地抱着膝盖坐在茵席上,高岳在他的对面跪坐下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香炉燃着袅袅的青烟,弥散在二人的身旁。

回廊帘后的潘炎刚走出来,见到岳丈和高岳对坐,便又默不作声地退出去。

也真的是巧合,今日恰好刘晏来女儿家,原本高岳不过是想通过潘炎带个话的。

“逸崧想说的是,杨炎回京为门下侍郎的事?”还没等高岳开口,刘晏就直接点破了高岳来此的缘由。

高岳思绪万端,咬了咬嘴唇,最终还是吐露出心声来:“十王宅使霍忠翼、十王宅判司王公素、内庄宅使王维荣......”

“没错,他们都是韩王的心腹,而我多多少少都和这群人,包括前兵部侍郎黎有所交集。”刘晏的话说得极其爽直,随即他说出的话更是大胆,“大行皇帝还御天下时,我也确实参与禁中的事,曾劝说大行皇帝废太子,立韩王。”

此言一出,顿时如惊雷般,炸得高岳耳轮嗡嗡作响:

不可能,不可能......以刘晏的为人,怎么可能真的参与到这种事情当中来,他是多么精明的一个人啊!

看到高岳脸色苍白,刘晏也明白他一时难以接受,便立起身来,缓缓踱了两步,背对着还在跪坐的高岳,继续说了下去:

“我掌天下财赋利权十多年,逸崧真的以为是因圣恩不衰吗?逸崧可知我前二次贬官,是因为什么......”说完,刘晏转身对着高岳,用手指掀开幞头,高岳清清楚楚看到,这位老人额角上有道很深的疤痕,“上元二年,我就因泄禁中语,矜功怨上的罪名,遭御史台的中丞敬羽拷打,而后贬窜通州,这个伤痕便是那时在御史台的囚牢里留下的......泄禁中语?逸崧是聪明人,当然知晓我泄的,到底是什么。”

听到这话,高岳重新低下头来,他明白了:当年距离肃宗驾崩还剩一年时间,其时肃宗的身体已经非常差了,卧病在床,并出诏让太子(即代宗李豫)监国,而太子李豫和皇后张良娣间的斗争也达到白热化境地,刘晏这时因“泄禁中语,矜功怨上”的罪名被远贬通州,而后代宗继位后又立即召回委以重任,原因很简单和他先前写“甲乙判”时相同,都参与到皇室内讧当中去,并且都支持太子。

不过肃、代二皇交替,要比高岳经历的血腥得多,李适在处理霍忠翼时,很聪明地没有牵涉到韩王,总的来说算是相当仁慈:而他的父亲李豫是得到李辅国、程元振军队支持,抢先斩杀了张皇后及其党羽,禁军甲士是在肃宗病榻前活活将张皇后拖走的,肃宗两日后也因遭受惊吓而一命呜呼,宫廷陷于片血海当中,后来李豫为赏赐安抚这次政变里“立功”的将士,特意将其统统列为“宝应元从”,也即是宝应军的前身。

以前对高岳温情脉脉的李豫,其实在登上皇位的途中,双手也沾满了血。

“我第二次被贬,是因遭到程元振牵连,不过也没什么冤枉的,我确实和程元振交往甚密,在担任转运使时,花了许多财货来巴结他。”刘晏继续说下去,“逸崧我这辈子用利权所得,贿赂了许多中官、权要来固位,不过也帮了些孤寒士子,你大约也是其中一位吧!”

听到刘晏这番话,高岳心中更加难受痛苦,刘晏为什么要固位?是因为这个国家的财政离不开他,此外他不也重用拔擢了许多如戴叔伦、刘长卿、张继,还有自己这样的人来支撑这个国家吗?我在泾原屯田,一年后刚有小成就被残酷地废掉了,刘晏当时执掌的是整个东南的财权,他耽误得起吗?那么唯一可行的办法,真的只有靠贿赂形形色色的权要。可这些,不知道从何时起,又会成为置你于死地的罪名。

“万事总有因果,第二次被贬,正是另外位得宠中官帮我复了位。”

“霍忠翼......”

刘晏点点头笑起来,意思高岳猜的没错,“所以从那时候起,我的名字就不可能不和霍忠翼,乃至整个韩王党联结起来......哈哈,说出来逸崧可能不信,其实年轻时我和元载的关系是很好的,那时候我俩同朝为官,我精于理财,他野心勃勃,我俩互相欣赏,都靠着自己的门路往上腾跃着,也互相援引,宛如两只雏鹰般,迫不及待地想振翅在这片皇城的上空。可到头来,当各自的翅膀羽毛丰满后,独掌东南财赋的我成了韩王一党,独秉国均的元载却成了太子一党......平康坊街角安老胡的蒸胡摊,和逸崧初遇后的那日,元公辅死在我的面前,死之前秽袜塞口......”

言毕,刘晏重新坐在自己的对面,提起了茶瓯,咚咚咚清冽的声音响起,高岳前的茶盅渐渐满了。

“喝吧,文房曾经在睦州当司马时送来的‘鸠坑’。”

高岳垂着手,他想说的,他想提醒的,也许刘晏全都清楚。

这时候刘晏丑陋而清矍的脸庞笑起来,伸出手来劝自己,“喝吧,很好喝的。我这人没时间煎茶,所以只能喝即冲即饮的庵茶了。”

高岳捧起茶盅来,啜了两口,原本甘美的茶水入喉,却觉得一阵酸涩,说不出话来。

但刘晏却望着自己,“其实我八岁时,和逸崧相同,在太子春坊司经局当过正字,那时候玄宗皇帝的杨妃(1)把我抱在膝上,曾问过我,正字正字,可知这天下何字最难正?”而后刘晏短暂陷入了回忆,又失笑起来,“我回答的是,天下唯一个‘朋’字最难正。那正是张燕公(说)和宇文融二党争构最为酷烈的时候,可谁想到数十年后,我自己的这笔‘朋’字也是正不得了......”

“使相......”

“逸崧,你身为殿中侍御史,此后可不能说在这里见过我,我也不能问你为神策招讨行营粮料判官的内情。饮完这盅茶,便回去吧!还有,泾州的事我会替你办好的,我曾经说过,既然你的行囊里有志向理想,束之高阁便太可惜,总得给你个实现它的机会。”

高岳压制住自己,仰起脖子,将茶水一饮而尽,而后对刘晏长揖三下,接着便转身离去。

走到廊下阶时,刘晏忽然坐在原地,自背后问了他句:“逸崧如今本钱既大,心思是否小了?”

“使相安心,还能高歌。”说完,高岳便告辞了座主潘炎宅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