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17.设营神都苑

大唐官 17.设营神都苑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49:28 来源:笔趣阁

崔云和先前已了解中书侍郎赵憬在东都被刺的消息,现在又听说高岳统制那么多道兵马,说是领镇淮南,实则东都、河南、淮西、淮南等都归他管,且要同时对付吴少诚、李师古两大叛贼,不由得大为担心他的人身安危,“赵中郎刚刚喋血洛阳,姊夫作为替手再去,万一有什么意外,可......”

云韶倒是天生的乐天派,她宽慰说,虽然你姊夫从兴元、凤翔,和从剑南韦皋、宁吴献甫那里借的“牙军”还未到,可陛下也派了足足五百名神威军骑士,昼夜长随守护,不会出什么纰漏的。m.uu234

这样说,云和才稍微安心下来。

可她心中还是挺失落的,她多想姊夫看看孩子,可是他永远都是满肩的国事缠绕。

长安至洛阳,便几乎是一道横线,贯穿潼关是也,待到出京兆府的戏口驿,行不到数十里,高岳和随行的军马就抵达“京东首郡”华州的普德驿。

普德驿为一大驿,楼宇宏敞,行人如织,但自从得到高岳要来歇脚的消息后,驿长和驿卒们早就驱散了四周的人群,在道路边迎接。

看着驿站外崔佑甫所撰写的碑文,高岳感慨万千,当初他还是一介青衫御史时,曾和陆贽一道经此前往虢州,去办官庄的案件,一晃十多年过去了。

崔佑甫死了,当时虢州刺史卢杞也死了,谁曾想到当初两位青衫御史,而今同登政事堂为相的呢?

不过除去怀旧外,高岳在华州还想见一个人。

他的老师,隐居在石堤谷的刘晏。

“我且去拜谒私人。”可高岳这话不管用,他骑着马刚从普德驿出发,身后就跟着两三百神威子弟,旌旗、长戟团团把他给围住,严严实实的。

无奈下,高岳到了石堤谷口,就严令这群人停住,不要惊扰了我晏师。

可谁想刘晏的小儿子宗经,早已听闻当国宰相要来石堤谷探望自己父亲,便立在谷口处,和高岳告礼后,谢绝说:“父亲已知中郎造访,让宗经在此设下薄酒款待,请中郎以国事为重,随即便回。”

高岳十分惆怅,便问刘宗经,晏师为何如此?

“父亲说,本与中郎在京师时熟稔,携手为国,而今既已远离仕道,和中郎便是陌路,不用相见。”说完宗经指着谷口往东的大道说“此是去东都路”,然后又指着幽深的石堤谷,“此是去商洛路。”

意思是,道路不同。

高岳万般无奈,只能问晏师身体康健否?

宗经答曰尚算康健。

又问晏师家人若何?

宗经答曰,我伯父(刘暹)为检校御史大夫,长兄执经在京为太常博士,姊夫(潘炎)已过世,仆本人则在家宅侍奉父亲,这也是中郎所知的,不劳记挂。

于是高岳只能拨转马头,回首看着青翠色和秋色互相映衬的石堤谷诸山峰,和飘缈的云气,实在是见不到刘晏的庄园,唯有缓缓往普德驿而归。

“高中郎!”这时刘宗经对着他拱手说,“家父也吩咐,待到高中郎此次大功归来,想必对世事时局有个更深的认知,家父届时会在三门峡处设宴,以期能与中郎会面。”

“又是一次策问吗?”高岳不由得苦笑起来......

数日后,过了陕州的高岳,再度抵达东都西南的甘水驿,杜亚便领东都幕府及河南府的众位官将,来迎接新的中书侍郎。

驿厅处,高岳没有任何寒暄,便让其他人退下,随后直接对杜亚说:“杜公,这甘水驿继续往东,可直通神都苑,是否?”

杜亚说是的。

“也就是说,刺杀赵中郎的山棚,走的也应该是这条路线。”

杜亚继续说是,并称河南府里的不良人,在神都苑、上阳宫,都找到了凶手留下的痕迹。

“可李师古的留后院在城内伊水以东,而圆静和尚则在城西南的中岳嵩山处,依你看若真的是伊阙、陆浑两县山棚作案,为何舍近求远呢?”

杜亚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

而高岳也笑而不语,只是对杜亚说,我的行营,不设在城内,而设在神都苑。

“这是为何?”杜亚问。

“数百神威子弟跟着我,在城内必然扰民。”高岳而后又指着自己头颅,笑言,“且凶犯可能还有余党潜伏城中,我身负陛下重托,要是项上之物也掉了,便真的是万死莫赎了。”

杜亚心中笑话高岳胆怯,随即便安排人手,协助高岳队伍前往神都苑立营去了,自己则告辞,前往伊阙防御兵的营地。

结果营垒甫成,高岳便将随行的两位神威将军,李靖忠和李元忱给唤来了。

李靖忠正是先前神威军的射生官李叔汶,而李元忱则是“焦不离孟”的莫六浑。

“你俩先前是山南东道一带的山棚出身,对他们行事熟悉,马上携三十铤白银,在神都苑附近帮我寻人。”

“寻谁?”两人问到。

三十铤白银,大约等于足足五百贯钱,这可是笔不少的赏格。

“如果真的有外地山棚到神都苑,沿路起码也得上百里,绝不可能完全遮人耳目的,我要找的人很简单,在赵中郎身死那日,见过外地山棚的人。”

“那要是,那人不肯披露,该怎么办?”

高岳笑起来,“那就肯定有能让他披露的价钱,三十铤白银我想应该足够了。”

“那堂老您?”

“我在这里,等另外个人。”高岳气定神闲。

接下来,神都苑中,高岳每日便是领数十人,在邙山下打猎,对外就宣称:

“待我牙军来齐后,便先讨淄青,再平淮西。”

而坚守许州的曲环、刘昌、张万福,及屯扎在汝州、邓州交界的董晋,都不断遣送书状来,请示高岳下步的军事部署,高岳只是回答:“等我那摧垮过党项、西蕃的精锐大军到东都,便一鼓出击,何战不捷,何城不克?诸君只需深沟高垒,各守本界,有擅自出战者斩。”

还别说,高岳这番话对李师古的刺激还是挺大的。

郓州城内,李师古焦躁地说:“高岳本书生耳,但他的定武军、义宁军久经沙场,乃是抗蕃精锐,如他真的领此军,与我交战,我恐自祖父传来的旌节,便会不保。”

此刻先前去京师为他奏事的令狐造便献策说:“节下,如今还是从长计议,得好好向朝廷解释,申明我们并没有杀害赵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