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2.京师钱完税

大唐官 2.京师钱完税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49:28 来源:笔趣阁

《礼记.聘义》里说:“圭璋特达,德也。uu234uu234”

若丈夫无风骨品德,哪怕再富贵,也是碌碌之辈。

在信的末尾,刘禹锡还特意用略为鄙夷的语调,提及了一件事。

他写好《华山歌》后,也曾送给权德舆过目,结果权看到“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这句时,居然悚然对他说,这两句犯了卫国公的名讳,可遮去或用同音字代替。

至此,刘禹锡有些看不起处处阿谀权门的权德舆,就在信中私下对柳说:“这天下虽有一匹神骏,但要搞到万马齐喑的地步,也未免太过。”

柳宗元苦笑着,他晓得这句话针对的是卫国公高岳,不知道该如何给友人回信,只好将其折起。

他只记得高岳所说的那句话:“若想要功成,就不能让自己失败。败者,所有的一切都会荡然无存,还谈何志向和抱负。”

刚刚入秋时,来到扬州的崔云韶、云和、芝蕙,结伴去游河关长街了。

而在扬子镇的转运院前,自各处来的商贾们,云集起来,鼎沸不休,整条河川上停满了准备沿汴水漕运的船只。

“这,这......”扬子留后王海朝立在院厅中,结结巴巴。

对面坐着的,就是高岳。

王海朝感到惊悚和不解的是:转运院外大小进奉船上,装的不是钱。

即便这次两税,高岳说只需三成用现钱交纳,可得来的钱他又说全都不解送到京师度支司国库里去。

另外高岳真的废了虚估法,并且百姓用米粮和布帛纳税时,他还特意下了文牒,规定百姓布帛每匹固定按照一贯二百文算,稻米每石则固定按照七百文算,这样百姓们哪怕是交实物税,也比往年要少得多,以至于淮南百姓无不欢悦,甚至部分州县已开始为高岳立祠祭奉了!

而盐商们则恨高岳,恨得要死。

“卫公,这三成的现钱要再不用船送到京师去,光是送布帛和部分斛斗米去,判度支小裴学士那边自不敢言,可奈圣主何!”王海朝只能这样说。

“王留后,不但两税的现钱不送,连发盐引所得的二百万贯钱同样不送。”高岳接下来的要求,更是让王海朝恨不得跪下来,给这位爷爷磕头,磕到开颅脖折的那种程度。

难不成这高岳要占淮南九州造反?

你死便死耳,何苦连累我。

可高岳却说:“王留后肯定在心中骂我狂悖,明知圣主而今最需要在江淮八道以赋税得钱,却居然敢扣留两税和盐铁。”

“何敢何敢,只是卫公最起码也该用钱折算为轻货,送到京师去。”

“我不用将淮南的钱送到京师,也不折算虚标轻货,可纳给左右藏的钱,我却一文不会短缺。”

“?”王海朝抬起头,纳闷地望着高岳,看他是不是有戏谑的神情。

然而高岳是认真的,“我用京师的钱充作两税钱,入左右藏。”

“??”王海朝的表情就是如此。

“而在淮南征收来的钱,就可以留在淮南。”

“???”

这时候高岳击掌,从厅外的人群里,走过来一列穿着绫罗绸缎的人士。

“这是宣州的茶商王子弗。”高岳向王海朝介绍说。

王子弗其后跟着数位,捧着质地优良的茶饼,高岳依次介绍:“舒州的天柱茶,寿州的霍山黄芽,还有我们扬州茶园所产的蜀冈茶,这些茶只要能贩运到汴宋邹鲁,价钱可以翻三倍;若能贩运到东都,价钱则可以翻五倍;到了长安则可翻七倍;若是一路贩到了赤岭卖去西蕃,价钱可翻十二三倍。”

王海朝拱手听取,说实话,不要说天柱茶、黄芽了,连扬州本地的蜀冈茶,他都欠缺了解。

接着又有一位商贾上前,手里捧着小药囊。

“这内里的药草,大多是兴元、西川沿江路运到扬州的,俗话说‘江南药少淮南有’,其实淮南本不产药,不过因水陆交通发达而成为集散地,这位叫冯俊的药商,专门将药物往江南两浙贩运,获利数倍。”

下一位,高岳介绍说,名叫汪仲元,是位木器商人。

“我唐国都长安城,宫殿、甲第、寺庙、邸肆何止千万?无一不用到木材和木器,然则早些年整个京畿的树木就没有能做屋舍和家具的了,华州、陕州靠着山谷还能出点,但大部分须得从河东的岚州,或秦州的陇山运来支用。但我淮南木材依旧茂盛,若将来扬子江的**被彻底扫清后,还能从鄂岳、江西大举运载木材来制为木器。”

王海朝看到,那汪仲元手里捧着个很精巧的床榻模型。

“这种床巧思绮丽,顺着漕河运到京师去,可获利两万钱,更别说其他的木器了。”

再往后,又有数位穿丝质长袍,头发乌黑蜷曲,胡须浓郁,高鼻深目,肤色白皙的胡商上前,打头的便是扬州的珠宝王,汉名叫做胡道济。

胡道济手里奉着的,是黄金和珠宝制作的首饰。

“扬州有金银铜,又有胡商胡店,专门以加工金银珠宝牟利。单是将生黄金从这里运到京师,稍微逢金价上扬时出手,每两既能得利八千钱,如是用珠宝制成首饰贩卖,每两得利可达一万五千钱。”

渐渐地,王海朝好像明白高岳所说的,用京师钱来给国库交两税是什么意思了。

果然高岳下面又说:“更别说,我扬州还可从江南两浙地,运来纱绫、酒、藤纸、瓷器等货物,转手卖到东西两都,获利大可翻倍。”

随即高岳又请出一男一女两位商贾,而后介绍男的是王四舅,而女的便是俞大娘。

“此两位有大批船舶,叫做发商(批发商),四方商贾贩运都得仰仗他俩,所谓匿踪货殖、人不可见是也所以下面的事就很简单了,王四舅、俞大娘的船,和扬州留后的船,及我军府新造船,一起来,不再运税钱,也不再运轻货,而是将方才我们扬州的好货物,沿漕运直到东都、西都贩卖,所获得的利润便全是现钱了,最后全汇聚到我淮南在京师的进奏院处,让进奏院直接把这笔钱当作两税,送到国库当中,这可不是用京师的钱来完税吗?如此,淮南的钱便可留在淮南本地流通了,钱荒便不复存在,而朝廷也不再用担负脚力钱,出现‘花钱运钱’的怪局面。”

“可商贾到了京师后,贩卖货物所得的钱全都送到进奏院,而后入国库,那商贾该如何得利呢?”

面对王海朝的疑问,高岳从袖中取出一片彩纸来,“只要商贾纳钱,从进奏院那里换来这东西,再返归扬州时,便可凭借其取等额的钱,绝不可能有亏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