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4.一日罢三相

大唐官 4.一日罢三相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49:28 来源:笔趣阁

这句话当真是坦然无忌。uu234

头上仍包裹伤口的裴延龄,这神色完全就是:这个国家不需要国库,也不需要任何国库系统,我判度支的职责不是管理赋税和支用,而就是把国家的钱转给皇帝就可以了。

你们不能反对我,更不能判我有罪,谁如此对我,谁就是悖逆圣主!

这只硕鼠,当真躲在了神偶的背后,得意洋洋地向人猖狂挑衅。

殿堂上,陆贽气得浑身发抖。

而皇帝则脸色阴沉,不作任何评述。

“裴延龄!财用之法,量人之力而授之田,量地之产而取以给公上,量其入而出之以为用度之数。是三者常相须以济而不可失,失其一则不能守其二。诚然,这天下的财赋确实都是属于君上的,可它们是从百姓的劳作里的来的,君和百姓间,在于舟水相济,岂能是如你所说的,毫无节制的盘剥之理?用百姓之力,不代表竭百姓之财,你这完全是偷换概念。只有暴君庸主,纵其佚欲,而苟且之吏从之,变制合时以取宠于其上。故用于上者无节,而取于下者无限,人竭其力而不能供,由是上愈不足而下愈困这里的苟且之吏、聚敛之臣说的就是你,裴延龄!”陆贽当即怒发冲冠,恨不得将笏板砸出,把裴给砸死。

然而当皇帝听到“暴君庸主,纵其佚欲”的话,嘴角不断地在抖动着。

这时陆贽在皇帝前愤声疾呼,“臣在此有书,论奸蠹裴延龄大罪有七!”

接着陆贽在延英殿中,把裴延龄的七条罪状一一数落出来。

一、裴延龄自任判度支以来,不断勾获欺隐国库钱财,挪移供给皇帝支用,从此是君有索臣有供,大肆搜刮,都城混乱,地方沸腾;

二、裴延龄擅自把太府寺的财货,视作文账遗漏之物,转为羡余,目无法纪,使得国家无财供军,无钱支付俸料;

三、裴延龄在度支左藏立欠、负、耗、剩、季、月六库,大造虚假账目,互相腾挪,掩人耳目,敲剥取盈,巧取豪夺;

四、如今河陇之地,边军亟需用粮,除去营田自供外,还有一半需度支司转输供给,可裴延龄明明没有输送粮食,却谎称已送已馈,全属欺骗,就此还蛊惑圣主,唆使出兵西蕃,以缺衣少粮的军队出战,必有倾覆之败;

五、裴延龄身为六卿之一,位列户部侍郎,却向来不服中书门下管辖,往往于私邸视事,结纳各方不轨人士;

六、裴延龄不学无术,根本不通财用之学,遇事只知委任胥吏,以至度支司行贿成风,纲纪大坏;

七、度支司衙署内有牛驴等三千余头,又有车八百辆,专门用于转输军粮到边军营地,然则裴延龄执掌度支以来,将牛、车所费转为私有,以至车破畜死,十不存一,其后转运军资,便让胥吏在街市内强征公私的用畜和人力,前后逼死百姓不下百人,京师内对他早已是怨恨沸腾,只是圣主还不清楚,犹以为忠。

“臣出身寒末,得蒙陛下恩典,得以身处台衡之中,难道不知道察言观色,随众沉浮的道理吗?但是臣是亲眼见过奸臣误国,以至陛下播迁奉天城的秘辛(皇帝听到这里,面目更加扭曲,他很忌讳大臣在朝堂上当众截自己的短),其后这十余年来,又看到我唐复兴是如此的艰难不易,故而岂能自默?希望陛下睿聪,惩处奸佞,为国熟虑,臣不胜荷恩报德之诚,谨冒死奉书以闻!”

言毕,陆贽把冠帽、笏板摆开,双手把书状抬起,希冀皇帝能够接下。

然而皇帝却没有动。

一会儿,皇帝叹口气,“陆九,朕什么时候对你言听计从,又在什么时候对你置若罔闻的?”

“陛下,臣在翰林学士院时,陛下对臣言听计从;而自从臣入政事堂后,陛下似乎对臣多有回绝。”

“你当学士时是朕的私人,当宰相时......大概是立场不同了,你和朕不再是一个想法一条心了。”

“非也,臣虽考虑的是天下,但也是为了陛下的社稷。”

“说得好听!”皇帝忽然发怒。

声音回荡在延英殿中。

其他大臣无不震恐变色,可陆贽低下头来,似乎这个情景他早有预料。

“朕现在分不清,到底什么是社稷,什么是私事。裴延龄把国库的钱移到大盈琼林来,朕未有胡乱花费,全都拿去供军的,你们要核查账簿,朕把钱归还来,让你们好给天下交代便是。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陆贽这时候终于抬起眼来,看到了盛怒不已的皇帝,然后非常清晰地说到,“不为他事,只为正身守道,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毕生所学,已经,已经不恤其他......”

“好一个正身守道,你们的道是什么?朕认为裴延龄对朕是忠,你们说他是奸;朕认为有的人对朕奸,可你们却说他是忠。孰忠孰奸,不在朕心,而全在你等之口,这就是你们的道,是也不是!”

“臣的忠言,不在口,也不在心,而在行。”

“在于何行?”

“愿独当豺狼,粉身奉君。”

此刻,皇帝坐回到绳床上,很长很长时间,他低着头,喘着气,思绪乱如麻线,愤怒、不解、冲动绞缠在一起,最后对陆贽说:

“宰相进言无罪,若无罪而免相,不可罢黜左降官秩,出制文,罢陆贽门下侍郎平章事,转为太子宾客。”

“陛下!”其余的官员无不胆裂,统统跪了下来。

可皇帝依旧对李吉甫说:“再出制文,重新析分出申光蔡安蕲黄共七州,设淮南西道,军号彰义军,出中书侍郎杜黄裳为节度使同平章事。”

“宁保大军节度使吴献甫方薨,以门下侍郎韩洄出镇。”

这时李吉甫很平淡地说:“陛下,如此中书门下一扫而空了。”

“朕不需宰相,朕只需三司、学士,照样能理好这个天下!”

就在李吉甫刚准备领受时,皇帝又说:“淮南节度使高岳,即刻入朝觐,回京为太子少师,朕会遣送合宜人去替手他。”

结果皇帝一日内,罢免了三个宰相,和一个节度使。

顿时京师轰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