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6.征南极稳便

大唐官 6.征南极稳便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49:28 来源:笔趣阁

许布岱则,正是那位在平戎道大战里,被唐军俘虏的西蕃士兵,而后俘虏大部分接受了高岳和韦皋的安置,还有部分被雄祁军屠戮掉了,但他却坚持走了数千里的路程,居然自剑南西山,走回到了高原的故乡。uu234uu234

回来后,许布岱则发觉,家乡村庄的四面,满是无人收割的庄稼,在惨淡的日光下摇摆着:

男人都在平戎道那里战死、被俘殆尽,女人和孩子根本无力做这些农活。

许布岱则刚到家,就看到群戴着赞夏帽子的贵族,穿着从唐土那里买来的丝帛衣衫,骑在马上指手画脚,村落里的妇孺们都跪在他们的面前。

贵族的话语很简单:我可以让我们的奴隶,把你们的田收割,而且送去碾出谷子和面,因方圆数百里只有我有水。我会用我慷慨的恩惠,喂饱你们这群妇人和孩子,但是请记住,此后我便是你们的债权人。

认可“富人放债”,正是赤松德赞在位期间批准的法律。

“不能这么做,这么做就要沦为奴隶了!”许布岱则对母亲和妻子说,然后他脱下了袍,每日每夜地在自家田中疯狂收割,然后准备用最简陋的石头磨碎谷子,自给自足。

他挥汗如雨,累到眼发黑,腿发抖,他想着马上自家的田收好后,再去帮同个蕃落、村庄的。

但最后妻子哭着,穿过长长的垄道跑来了。

他问妻子为什么哭。

妻子指着田野的西面,那里矗立着高耸的山脉,还有条奔腾而下的河流,这儿的田全依靠着河水灌溉。

“茹本老爷们,施了巫术,那条河被他们给截断了,以后再也流不到我们的村庄里来了!”

等到许布岱则看到山那边的景象,不由得瘫坐下来。

那不是什么巫术,贵族和官员们勾结起来,用家奴们造了道分水堰,把河水全引到他们自家的田地里......

谁叫他们有权有势,现在又有了唐土输送来的钱和布帛,力量更加嚣张。

最后,所有的自由民,包括许布岱则都屈从了,他们全背负了债务,没办法经营自己的田地,便卖给了趾高气扬的贵族,成为贵族的农奴佃户:贵族们不满足于田地全种谷物,开始毁掉田,造起更大的牧场,因为牛羊是赤岭(青海)和通轨军(剑南)互市贸易里的大宗,唐人就喜欢买,用钱帛和茶来交换。

这样,他们要供养贵族,要供养佛寺三宝,还要供养苯教师们。

这一两年,许布岱则的日子凄苦无比,好在他家庭还有他这个壮丁劳力,其他丧失男丁的家庭就惨了老爷们将妇孺随便编配,就好像给牲口配种般。

当牟尼赞普宣布富人和穷人要均贫富时,许布岱则看到了希望,便和家人一起,跋涉去逻些城,希望能看到新律法的木简。

可牟尼却死了。

然后老赞普也升遐了。

许布岱则隐隐觉得,这个世道马上要混乱、崩溃。

但他这样的草芥能改变什么呢?当初几千里返归,就是为了母亲为了妻子为了孩子,可这高原激烈残酷的权力斗争,他只能被收其害,却无法制衡其中。

听说蔡邦家族马上就要推翻老赞普曾下达的命令,要把牟汝王子从流放地里迎回,而蔡邦家族正是那群贵族、官僚,还有苯教师的代言人。

无奈的绝望里,许布岱则只能背起母亲,妻儿低着头,光着满是血痂的脚,跟在其后,和其余苦难的西蕃百姓一道,又回故里而去。

春末,长安大明宫的政事堂里,书吏如云,现在这个机构更加壮大起来,因为由他来处断的事务增多,不但有宰相秉笔班子,还有中书舍人班子,更别说和政事堂一体的宰相五房了。

不过四位宰相,在今日还是爆发了争执。

郑不是特别情愿在“刑戮李一房”的连署堂牒上署名。

“文明,当初这个处断是你敲定的。”杜黄裳说到。

听到这,郑脸色涨红,但执拗地不予答复。

先前,其他宰相的调子,给李定的罪是谋逆,是要株连到整个淮安王李神通后裔家族的,刚刚来政事堂的郑不同意,便直言:“淮安王是开创我唐的功勋大臣,岂能落得如此结局,只罪李一房即可。”

结果这一直言不要紧,说来奇怪,杜黄裳、陆贽和韩洄,一致都同意郑的方案。

这时郑才明白,他们是有意等自己说这句话的。

也即是杀李全家,是四位宰相包括郑在内,都同意的。

这三位等于用李的脑袋,诱使郑给政事堂纳了“投名状”。

“我说那高三心那么好,推举我入政府里来......原来如此......”郑大悔也是大恨。

他在洞察了京师的局势后,知道宰相的南衙,和皇帝所处的北司,以后的裂痕怕是无法弥补了,“高三是在拉我下水!”

最终无可奈何下,郑只能在文状上连署下自己的名字。

延英殿内,皇帝缓缓放下了奏状,声音缓和文弱地说:看来看去,还是郑门郎的这个处置最为公允啊!

随后皇帝意味深长地望了郑眼。

那时你和高岳都是青衫,在都亭驿喝得伶仃大醉,骑着马绕兴庆宫走,朕在勤政楼上可是看得清清楚楚。

你也是高岳的朋友,对不对?

手奉笏板的郑,听到皇帝的回答,也感受到了皇帝的眼神,只能在痛苦里闭上双目......

宰相们接下来,又把征南的奏状呈上,对于这场战争,他们一致同意将江淮东南的盐利全都拨给高岳充作军费,待到夏季的暴风过去后,便让高岳自海路前往岭南,征讨洞蛮。

皇帝便例行公事般,将奏状、出军会计簿、国库预算簿册给扫了圈,然后就问了下,“征南稳便否?”

“稳便。”宰相们一致回答。

郑夹在其中,居然也没有否认的表示。

很快大明宫的诏令,以一日三百里的“急递铺”速度,往扬州而去:

以卫国公、上柱国、太子少师、淮南节度营田观察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江淮两税盐铁转运使、武毅军使高岳为岭南黄洞蛮行营招讨使,都统淮南、宣歙、浙西、浙东、福建、湖南、江南西道、荆南、黔中、岭南五府十道兵马,进讨黄少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