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官 > 20.崔宁荐李晟

大唐官 20.崔宁荐李晟

作者:幸运的苏拉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26:55 来源:笔趣阁

梓潼,乃是东川节度使的理所,其座落于中江水和涪水间,是两道天然的峻深城壕,再加上境内有铜矿、盐井,是极为重要的军镇。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见到张延赏落荒而来的吴冕大惊失色,他原本已点起五千人马,准备和张一道去奉天城勤王的。

结果堂堂拥两三万精锐的西川节度使,而今只剩一二十人还伴随。

张延赏坐定后就对吴冕说,西山军叛乱攻入蜀都城,我要借你的兵去将它夺回来。

“此事是否先奏报朝廷?”吴冕极为担心,因向来东川的武力是不如西川的,万一张延赏此举把他自己的人马也赔进去,那可就尴尬了。

“不可奏报朝廷!”张延赏急忙否定,他清楚就算奉天城李适知道此事,八成还是叫韦皋和高岳前来帮助平叛,那样岂不是开门揖盗?

如今张延赏是惶急万般,又想起小女儿碧笙也失陷在蜀都城里,不由得长吁短叹。

正在没商量时,忽然外面有东川兵急报阆州方向,出现大批官军。

“什么!”张延赏和吴冕同时大惊失色。

“对方打的是何种旗帜?”张延赏急忙问到。

答曰对方规模大约万人,多有骑兵,一面军旗为黑白貔貅旗,一面军旗为大黑封旗。

这下张延赏是咬牙切齿。

黑白貔貅旗自然是高岳白草军的,而大黑封的“封”则是大野猪,韦皋所认的先祖大彭氏封国为豕韦国,其国又以善牧养野猪而闻名,所以绘封图案于奉义军门旗之上。

“他们是怎么一路抵达梓州的?”张延赏和吴冕最为惊恐的就是这样的问题。

实情倒是非常简单:

韦皋在和高岳会师后,于三泉供军院取得粮食后,却没有走利州至天险剑门关的道路,而是越米仓山,出入米仓道,借着巴南观察使严震的名头,在巴南诸州内畅通无阻,一路取葭萌关、阆中,而后强渡射洪水,直驱梓潼城下。

梓潼城外,吴冕和张延赏集齐数千东川兵列阵,出马后张延赏见大黑封旗下的韦皋,是七窍生烟,指着韦皋就喊到:“韦郎何至如此!”

韦皋却不正面做出回答,只是喊到:“西川节度使张延赏驭下不公,以致兵乱,既丧蜀都城,可回朝请罪!”

“可回朝请罪!”韦皋身后的奉义军、白草军将士齐声应和到。

张延赏气得差点自马上坠下,疾呼说:“我要奏呈陛下,数你和高岳趁火打劫之罪。”

韦皋冷笑几声,也不应答,直接拨马回到自己的阵中。

“父亲,如今的情势,还是尽快和城武媾和,共复蜀都城为好。”张弘靖急忙建议说。

“可笑,如今韦皋和高岳飞兵来此,就是冲着蜀都城和西川的旌节来的,正所谓怀璧其罪,你到底懂不懂?”

接下来的三日内,韦皋也不走也不进,就是堵着梓潼城。

张延赏和吴冕发出数拨驿信,想要送到奉天城内,去要求皇帝仲裁,可全都被拦下来如今蜀地和兴元府间的通道,即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全被韦皋、高岳的兵马封死,张延赏的讯息根本翻不过米仓山,更别说到秦岭了。

几乎绝望的张延赏,便唤来儿子弘靖,对他说:“蜀都城丢了已是耻辱,若再让韦皋和高岳在奉天城信口雌黄,进我的谗言,那我还不如死了算了!你走三峡的水路,迂回去奉天城。”

张弘靖大哭跪在父亲面前,说这怎么可能啊?我走水路,就算到荆南江陵府,去奉天城还不是或走上津道,或走武关道,或走兴元道,哪条道路都没法子。

听到这话后,张延赏脸色蜡黄,差点一口老血吐出,他捂着心口,恨恨地说,“一时疏忽,让韦皋、高岳这两竖子成名得利。”接着张延赏横躺于坐榻上,仰天长号:“圣主,而今播迁在奉天城,贡赋道路全都握在环伺的奸臣手中,臣无法分忧,当真是死罪!”

结果还没等张延赏抒情结束,就得到最新的消息:

就在韦皋监视梓潼城的同时,高岳领三千白草军,自葭萌关侧出,绕过剑门关,到了蜀都城的门户鹿头戍时,内里驻屯的王升鸾部立即打开关隘的栅门,接应高岳进入。

如今高岳已大摇大摆地到了蜀都城北,正在和西山军“商谈”事宜,要消弭这场叛乱。

“啊噗!”这下张延赏真的吐出血来,染得身前的紫袍皆是,吓得张弘靖忙哭着给父亲擦拭。

“白草贼、奉义贼、西山贼皆是一丘之貉......”张延赏大恨。

奉天城钟楼大堂,皇帝李适目瞪口呆,看着拜谒于阶下的白草军长史韦平,这位已携着韦皋、高岳的奏章前来。

“西川兵乱?”李适急忙将奏章展开,“韦卿、高卿正火速领军入蜀平乱......”

堂内的大臣莫不失色。

现在艰难时期,朝廷除去要靠上津道运来东南的米粮外,也非常需要蜀地的钱帛。

“你来时,张延赏如何了?”皇帝急忙问道。

韦平回答说,不知。

皇帝身边的翰林学士郑脸色苍白,明显非常担心岳父和妻子的安危,眼泪都快要流下来,可身为侍奉在圣主身旁的学士,职责又不允许他做出任何过激的反应。

郑闭紧双眼,纹丝不动,可双手却死死抓住膝盖大腿处,几乎要掐出血来。

“可再去探听消息。”皇帝急忙命韦平说到。

又过了几日,崔宁亲自来到奉天城,谒见了皇帝。

“仆射可否紧急入川,安抚军情?”皇帝对崔宁,几乎是拜托恳求的语气。

谁想崔宁却慷慨呈辞:“臣本为西川节度使,如今因兵乱,就回镇旧地的话,简直等于说旌节可私相授受,恐更加折损圣主的威信。依臣的看法,凤兴、兴元两地的都团练使已入蜀,事态未必会继续恶化,此外陛下可另选位素有威信的大将,去镇西川。”

“卿之公心,朕感铭于内,不知仆射推选何人?”这时李适真的要什么都答应了。

崔宁不假思索,便说出了李晟的名字。

“可李良器正在长安城的东渭桥,无法赴任蜀都城。”

“无妨,陛下即刻下诏于蜀都城西山军,只要宣布李晟为节帅,军兵必然心服,再选一两人暂为留后,消弭兵乱,等到光复长安城后,再让李良器去镇西川不迟。”

皇帝心想,也只能如此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